博物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物馆学拼音bó wù guǎn xué),(英语:Museology),研究博物馆科学理论和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范围包括博物馆学的一般原理以及博物馆与经济基础和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博物馆的性质、作用、特征、社会功能;博物馆展品的征集、鉴定、保管、陈列等业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博物馆的建筑设备及其他设施;博物馆的机构设置、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

  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一般包括研究博物馆学基本原理的理论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发展规律的历史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博物馆技术学,研究博物馆微观管理的博物馆管理学,综合研究多种分支学科的普通博物馆学,研究特定类型博物馆的专门博物馆学。

历史和现状

  博物馆学和许多学科一样是从描述开始的。博物馆志一词在西方语言中的出现早于博物馆学。17世纪出版了一批博物馆藏品目录,其中最著名的是1656年在伦敦出版的《特拉德斯坎特博物馆目录》。1727年第一部以博物馆方法学命名的著作在莱比锡出版,作者是C.D.F.尼克利乌斯。该书主要探讨藏品的分类、管理和补充来源。1837年G.F.克莱姆发表了第一部关于博物馆史的论著《论德国科学和艺术藏品的历史》。19世纪中叶,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第一任会长J.亨利十分注意博物馆普及科学知识的功能。在他的影响下,G.B.古德于1888年起发表了《博物馆历史和历史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管理原则》,系统地论述了博物馆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知识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1904年英国博物馆学者D.默里发表了3卷本的《博物馆的历史及其利用》,肯定了博物馆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娱乐公众的功能,也强调了为研究服务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进一步发展。1934年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出版了2卷本的《博物馆学》,并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促进了各国博物馆学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博物馆学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学体系。1955年出版的《苏联博物馆学基础》在东欧国家和中国有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德国K.施莱纳的《博物馆学概论》(1982)、《博物馆领域史》(1983)、《博物馆学基础》(1984)等著作陆续出版,提出了博物馆物质、博物馆实物、博物馆领域等概念,使以藏品学为核心的博物馆学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西欧、北美和日本也有许多重要的博物馆学研究成果问世。A.S.维特林的《博物馆:它的历史及其教育任务》一书,对于收藏活动和博物馆的起源、博物馆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各种类型博物馆、博物馆在教育中的作用等都有新的论述。法国G.巴赞的《博物馆时代》是继维特林之后的一部重要博物馆史著作。1969年纽约出版的《神圣的园林,博物馆论文集》,作者是美国著名博物馆学家、史密森学会会长S.D.里普利。此书有专门篇章讨论博物馆的未来。1970年在德国出版的论文集《未来的博物馆》,在美国出版的维特林新著《寻求有用的未来博物馆》等著作,着重探讨了当代博物馆面临的种种问题,强调博物馆应该为大多数公众服务的思想。英国K.赫德森著《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以及其他著作则对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与博物馆面临的新任务进行了探讨。在日本,继棚桥源太郎之后,鹤田总一郎、仓田公裕等人都对博物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博物馆学的发展。历次大会和各专业委员会均以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会议讨论的中心。国际博协1974年哥本哈根大会的议题是“博物馆与现代世界”,大会章程中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得到各国博物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1980年墨西哥大会以“博物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职责”为题,198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则着重讨论了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在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作用,1995年挪威斯塔万格大会的主题是“博物馆和社区”,1998年10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国际博协19次大会,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多元性:古老的文化,崭新的世界”。国际博协所属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自1977年成立以来,举行过多次学术会议,为发展普通博物馆学做了不懈的努力。70年代初,出现了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并在探索中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2001年7月巴塞罗那大会讨论的主题是“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与社会的挑战”,大会提出:博物馆应以“以人为本”为宗旨,应将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主要任务。2004年10月韩国汉城(今首尔)大会讨论了“国际博物馆协会2004~2010年战略规划”,其中将人类社会现在的和未来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自然的和文化的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播和交流,列为首要的使命。

学科的性质和分支学科

  博物馆学是应用性和跨学科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并吸取了许多学科的有关内容,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都同博物馆学相关。博物馆是一种社会文化教育设施,它的发生、发展和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受社会需要的支配,并为社会条件所制约。因此,它属于社会科学。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一些学者因为博物馆的藏品是信息的载体,认为博物馆学应属于信息科学。

  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一般包括:

  1. 理论博物馆学 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和特点以及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2. 历史博物馆学 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3. 博物馆方法学 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以及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和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及方法。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这些领域又分别发展为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
  4. 博物馆管理学 从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从微观上研究博物馆内部职能、机构组织、资金筹措、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5. 普通博物馆学 综合上述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
  6. 专门博物馆学 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此外,信息博物馆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将逐渐形成。

国际博物馆协会

  该会1946年创建。对博物馆学的提高和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50年代,国际博物馆协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组织各国专家在博物馆人才培养,文物征集、保管、交换,博物馆教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60年代研究过艺术品防盗等;70 年代研究过博物馆收藏所遵 循的道德、博物馆安全 、博物馆为东南亚国家发展进行成年人教育等;80年代研究过博物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职责、博物馆如何适应发展中的世界等。该协会还组织通过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它是各会员国博物馆的工作指针,不具有法的效力。1984年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咨询委员会专设委员会起草,1985年7月由38个国家、18个国际委员会共96名代表参加的咨询委员会第24次会议讨论,1986 年11月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4次大会上正式通过。分序言、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3个部分,共8条。对博物馆的性质、任务、要求,藏品的征集,馆藏文物的捐献、出售、交换和注销,工作人员对藏品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等作出了严格的要求。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

  始自18世纪中叶。清末的张謇在他的《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议帝室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 》中,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性质、征集、保管、陈列、管理、馆舍建筑和规划等都有精辟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后,推动了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1936年出版了陈端志著《博物馆学通论》、1943年出版了曾昭燏、李济合著《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借鉴前苏联博物馆学理论,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博物馆学论著。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后,学术活动空前繁荣,出版了《中国博物馆学概论》。

  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古代文物收藏与研究形成的金石学是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渊源。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和科学文化一起被介绍到中国。1849年刊行由徐继畬所著的《瀛环志略》一书,即记载有西欧诸国博物馆的状况。1905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在筹建中国第一个博物馆的过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政治和学术参考的重要部门、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性质、征集、保管、陈列、行政管理、人员选配及馆舍规划等都作了探讨。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认为: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学校以外,还有图书馆、博物馆。这些论述集中表达了中国对博物馆的早期见解。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研究获得较快的发展。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协会出版会报,刊登博物馆学论文,介绍有关博物馆学的论著。1936年6月,《博物馆学概论》出版,编著者是费畊雨、费鸿年。同年7月《博物馆学通论》在上海出版,作者是陈端志。1943年曾昭燏、李济的《博物馆》出版,书中提出博物馆具有保存有价值之物品、辅助研究工作、实施实物和精神教育等功能。这是博物馆收藏、研究和教育三重性质或三大职能的最早论述,代表了当时博物馆学研究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博物馆学理论,确定中国博物馆基本性质和任务,探讨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是这一时期的特点。1956年5月第一次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中国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基本任务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也表现在藏品的征集、保管以及陈列内容的设计、陈列艺术问题和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的讨论。1957年傅振伦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出版。1961年文化部文化学院文物博物馆干部学习班集体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年来各地博物馆工作的经验,编写了《博物馆工作概论》(初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来,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博物馆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初,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学会相继在北京成立,推动了博物馆学研究的开展。《中国博物馆》季刊、《中国博物馆通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通讯》和吉林省博物馆学会编辑的《博物馆研究》相继出版。1985年出版了在1960年《博物馆工作概论》(初稿)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有关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博物馆陈列艺术等多种专著,并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1993)、《中国博物馆志》(1995)。

  1994年9月,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ICOFOM)在北京召开,讨论的主题是“物质世界即实物——资料”。

  20世纪末,中国博物馆已发展到2,000多个,专业人才的培养日益迫切,博物馆学列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并在1997年6月定为历史学类二级学科。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成立了博物馆学系或文博学院。为了适应教学需要,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王宏钧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1990年初版)借鉴新的研究成果,修改补充后,2001年12月出版了修订本。这一时期,出版了苏东海、宋伯胤、甄朔南等人的博物馆学论文集。

  2005年5月,在中国贵州省召开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暨生态博物馆国际学术论坛”。同年9月在江苏南通召开了“南通博物苑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学术论文集《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