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电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象派电影(impressionist film),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失,加上百代采取全面清理的政策,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关闭了经营的制片、发行机构,卖掉了掌握法国主要影院网的百代交易公司和万塞纳胶片厂,使法国电影濒于消亡的边缘,影片产量大幅度下降,影片输出几乎等于零。为了重振法国电影,L.德吕克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的运动,并以他为中心创立了一个包括G.杜拉克、M.莱皮埃、J.爱浦斯坦、A.冈斯等人的电影流派──印象派。

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太阳的死亡》(1921)、《微笑的布迭夫人》(1923)、莱皮埃的《海上的人》(1920)、《无情的女人》(1924)、《金钱》(1929)、爱浦斯坦的《巴斯德传》(1922)、《忠实的心》(1924)、《美丽的尼维尔纳斯河》(1924)、冈斯的《车轮》(1923)、《拿破仑》(1927)。印象派电影由于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发展到完全否定人和社会,脱离现实。1924年德吕克故世后印象派便告衰落。印象派虽然只昙花一现,但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却有所贡献,其中有德吕克在《狂热》(1921)中的深焦距镜头,冈斯在《车轮》中的加速蒙太奇、在《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莱皮埃在《黄金国》中从人物眼中看到的各种景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