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均徭(汉语拼音:junyao),中国明代按民户丁粮多寡而编排的杂泛差役。英宗正统二年(1437),江西佥事夏时根据知州柯暹的《均徭册式》而创行于江西。十年诏罢。景泰元年(1450)重新推行。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逐渐在各地施行。弘治元年(1488)令全国各地编审均徭,查照岁额差役,于丁粮有力之家编派本等差役,贫困下户、逃亡人户听其空闲。

  均徭之法以人丁、税粮(即丁粮)多寡为基准设定户则,均派杂役,丁粮多者为上户,编重差;次者为中户,编中差;少者为下户,编下差;一户或编一差,或编数差,也有数户共编一差的。轮差次序常和里甲同时排定。服役期在里甲正役满后的第五年。南方以丁田为基准,北方以丁粮为基准。

  均徭分力差和银差两种。力差指应役户亲身充役,名目常见的有皂隶、狱卒、门子、马夫、驿馆夫等,多在近地承当,士绅有免役特权;银差行于弘治、正德年间,即应役户缴银代役。名目主要有岁贡、马匹、草料、工食、柴薪、膳夫折价等,多派在远地。力差与银差的编派原则是丁多则力差,粮多则银差。正德以后,力差亦折征银两,均徭法一条鞭法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