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瓶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南常德:壶瓶山

  壶瓶山,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北端,为湖南极北之界山,由二迭系灰岩及泥盆系砂岩构成。山南为湖南石门县,山北连鄂西山地,为湖北鹤峰五峰县,距石门县城146公里,海拔一般1700米左右,主峰海拔2098.7米,是湖南省最高峰,被誉为“湖南屋脊”。因其主峰顶四周高,中间低,形如瓶口,故面得名壶瓶山,为湖南石门、湖北五峰、松滋枝江宜都等县诸山之祖。

  壶瓶山于1994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即6.66万公顷),核心区228平方公里,实验区242.8平方公里,为湖南省面积最大、生物资源最多的自然保护区。现在,壶瓶山是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2001年,壶瓶山被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同盟、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中国仅9个)重点生态区之一。现该区已开发江坪河、黄虎港、云雾山、东山峰等4大旅游区,原始生态游、湖南屋脊峡谷生态漂、鱼洞探险游、“泰和合”茶庄和老街土家民俗风情游、壶瓶山顶观日出等旅游项目。

  壶瓶山区位优势明显,北有三峡,南有桃花源,西有张家界,东有洞庭湖,它们如众星捧月,围护在壶瓶山四周,因而壶瓶山自明清以来,就有“控引鄂黔,接纳三湘”的誉称。

  壶瓶山主脉呈东西方向延伸,以雷打岩为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雷打岩西边,自西往东有两条主脉。南列主脉西起龙门洞附近湘鄂边界的高家界,向东经犀牛圈、阴坡、黄连棚到失妻河西岸的梯儿岩,海拔由1700米降至1000米;其支脉不明显,南侧多为古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剥夷平面,表现为四周独立,顶部平坦,海拔为1000米以上的山原。靠北一条主脉沿湘鄂界山自西往东依次有高家界(海拔1738米)、顶坪山(海拔1840米)、门坎岩(海拔1884米)、棋梁尖(海拔1445米),主脉沿湘鄂边界,止于北溪河西岸,雷打岩,海拔由1900米递降至1000米,其主要支脉有金竹山(海拔1542米)、芦竹山(海拔878米)、狮子脑(海拔1327米)、月亮山(海拔1397米)、阳高山(海拔1302米)等,参差错落,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

  雷打岩东边,有三列平行延伸的东西向山脉。其北列西起鸦雀岭、东经双尖子(海拔2000米)、壶瓶山主峰(海拔2098.7米),至九姊妹尖(海拔1411米),为石门县与湖北五峰县的分界山脉,自西向东海拔渐降。其中壶瓶山主峰特立云表,睥睨群山,为湖南省最高峰。支脉有桐木山、紫高山、后山等,海拔高度亦在1200米以上。中列自剪刀垭(海拔2000多米)往东,沿湘鄂边界,经土蜂垭(海拔2000多米),东至寒池坪北部一直到懒板墩附近唐家河西岸,绵延12公里,南列由中岭北部老木尖往东,经凉水峡、石板滩,东延为龙池河以南的上、下八峰山、四姊妹尖、三望坡至神水溪以东,止于黄连河西岸,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境山脉,海拔以老木尖一带为最高,达1500米以上,上八峰山至神水溪一带也均在1300米以上。

  亿万年前的壶瓶山是一片汪洋大海,许多远古的遗物都完好地保存在这里。这里有中国目前出露最齐全的标准时代地层剖面,有世界上最大的寒武纪地层剖面,有与张家界、索溪峪相类似又独具异形的地质地貌。化石极为丰富,特别是鹦鹉螺化石和三叶虫化石(即燕子石)随处可见。壶瓶山的燕子石比山东泰安、陕西半坡的燕子石质地更坚韧,手感更光润,色泽更明快,图案更清晰、生动。在活跃的地质年代生成的矿藏极为丰富,有磷、铁、钒、煤、铜、滑石、矽砂、莹石、石英砂岩等,近来还发现有石油资源分布,其中磷矿储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大的磷矿产地之一。

景观

  壶瓶山有雄奇的山水美景。壶瓶山群山巍峨,奇峰挺拔,怪石嶙峋,岩磴环叠,沟谷幽深,溪河交错,集险、峻、奇、秀于一体,山、水、洞、云于一身,步步有景,处处有画,其雄奇壮观无不令人叫绝。登壶瓶主峰,南、西、北三面峭峻,坡度70°左右,东南面稍缓,有崎岖狭径可登。穿过天险猴子崖隧洞,上山第一关锁封岩,石壁中开,如斧劈刀削,像直插云霄的两扇大门,中间一条羊肠小道,盘旋到散酒潭。潭水清得可数水底卵石,崇山峻岭、花草树木倒映水中,有如“山在水里坐,鱼在石上游”。登上令牌岩,绕过道人湾,经过大洞坪,再到银杏树,直上大山顶。沿途重峦迭峰,悬崖处处,若翡翠妆点;奇峰如戟,胜鬼斧神工;其水飞流直下,飘逸如白练横空;其洞幽深奇幻,瑰丽如仙山琼阁;其云缭绕流涌,潇洒若天马行空。正是这些奇山异水、怪洞流云构成了“千丈壁”、“铜人岩”、“金蟾望月”、“雄鹰展翅”、“仙人守龙门”、“玉兔下金河”等惊世奇景,荟萃成气势磅礴的山水展览馆,令人目不暇接,咋舌称奇。

  登临绝顶,茅草遍生,视野开阔。山顶冬春雪封,夏秋风凉,时有雾漫。望群山莽莽,云海翻腾,顿觉气象万千,“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油然而生。天上一轮红日,金光万道。脚下千山起伏,群峰攒动,恰如众星拱月。突然间,发现对面云雾缭绕的山坡上有袅袅炊烟,真可谓“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使巍峨的壶瓶山更具诗意。引颈北望,长江如练,云梦如烟,江天寥阔,武汉黄鹤楼也依稀可辨;南眺,洞庭浩渺,武陵秋艳,好一派雄伟壮美的景观。俯视,云雾山、东山峰、文峰尽收眼底,奔腾的河流,美丽的田野,繁华的城镇,幽静的农舍,一览无余。看日出,观沧海,赏雪景,登高望远,湖南虽有多处,但壶瓶山应居首位,堪称一绝。难怪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白流放夜郎经此,被这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所陶醉,欣然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佳句。

  壶瓶山除高峰峡谷、清泉飞瀑、壶瓶主峰、净乐遗址外,尚有九姊妹尖、雷打岩、仙人岩、神景洞、黄连洞、深溪河、犀牛圈、铜船沟、象鼻子沟、天池等众多自然景观,还有那龙门出水、木梯栈道、龙池缆桥、顶坪奇观、溶洞怪泉等诸奇,美不胜收,令人神往。身处这种神秘、野性的原始佳境,让人性情愉悦,不由感叹“相见恨晚”,怪道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过壶瓶山后曾感慨万分:“壶瓶好景看不足,来生有幸再重游。”“莫以壶瓶远,江山多神游。”

峡谷景观

  “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壶瓶山的峡谷美。”壶瓶山上有江南最大的原始峡谷群。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深涧峡谷就有毛竹河、纸棚河、象鼻子沟、黄连河、黄虎港、石碾子沟、冉家峡、龙洞峡、后河、相连河等十大峡谷,将其分割成各具特色的高山峻岭。266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卓立如林,7湾流水绕山而出,河流大多深切,最高海拔2098.7米,最低的峡谷地带毛竹河海拔仅251米。峰顶与谷底相对高差达800~1800多米,峡谷总长200多公里,最长的峡谷在30多公里以上,最宽处1000米左右,最窄处仅2米多宽,呈“一线天”奇观的峡谷数十处。壶瓶山的峡谷陡峭险峻,层次变化丰富,呈原始生态状,是中国中东部地区峡谷发育最伟岸、狭长、幽深的地区,且各峡谷景观各异。

  纸棚河峡谷全长8.5公里,有典型的森林特色。峡谷森林遮天蔽日,古藤缠绕,溪水清澈湍急,两侧悬崖峭壁上接云端,奇峰异石鬼斧神工,岩缝中山花灿烂,绚丽多姿,在峡谷中钻行,呼吸着清新怡人的空气,聆听着林间的百鸟和鸣,猿声啼叫,只有身处其境,才能真正切实地感受到“虎啸龙吟一河水,鸟语花香两岸春”的诗情画意。在拥翠清幽的象鼻子沟峡谷,则以瀑布多而壮观为特点,飘逸的仙女潭瀑、跌宕的大岭瀑等瀑布为峡谷增添了美丽的亮色。谷口的神景寨,河水萦绕着古朴的吊脚楼。白天游峡谷,夜宿吊脚楼,闻屋前水声,近山虫鸣,一片天籁之国。而黄虎港峡谷则以观猴为趣事。这是一条绵延30多公里的峡谷,水源充沛,倘若荡舟溯流,沿岸成群的黑猴、麻猴、黄猴的活动就成为旅游的焦聚点。龙洞峡两岸悬崖夹峙,则形成“一线天”的峡谷奇景。

  峡谷生态漂更让人领略到无比的惊险与刺激,在已开发的龙文峡(龙洞峡神景寨――文峰)长达22公里的漂流线就有险滩50多处,落差90多米。坐皮艇漂下,险急处艇快如飞,石回水转,左冲右突,高呼呐喊,惊心动魄;舒缓处静如处子,沿途观赏奇山秀峰,令人心旷神怡,扼腕惊叹。看两岸古木参天,百鸟送艇,听水声轰鸣,两岸山歌隐约,使人疑是梦中。置身江流,一路惊险,一路风光,让人进入一种全新的人生境界。壶瓶山峡谷生态漂,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漂流队来此漂流、探险、揽胜。

飞瀑流水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更幽。”壶瓶山群峰高耸,峡河幽深,这些溪河或流水潺潺,或湍急奔腾,或欢歌或细语或咆哮,高山流水,变成了瀑布群落,又因地势差异、源流大小而形成了飞瀑、喷瀑、漏瀑、帘瀑、线瀑、雾瀑、滚瀑等奇观。特别是暴雨过后,无山不瀑,无水不奔,千山万壑,到处迸溅着瀑布的浪花,震荡着飞泉的涛声。其中以象鼻子沟、纸棚河、黄连河等数十处最为壮观。它们有的从洞中窜出,声如惊雷,有的从高崖峭壁飞流直下,疑似银河落九天,有如卷帘,有如暴雨,也有如细珠。纸棚河峡谷北岸的泉坪飞瀑,从海拔800米的悬谷口飞洒而出,瀑长170米,气势壮观,且分为三层飞叠,一叠瀑飞泻而下,在阳光辉映下,彩虹富丽;二叠瀑、三叠瀑似缕缕丝带,飘飘而坠,如奔马,若雪花。板桥瀑位于象鼻子沟峡谷源头西侧,瀑布从宽约100米,高约130米的大陡壁上飞泻直下,像一匹白练高挂,瀑水跌入谷中石板上,激起万朵水花,给幽暗的峡谷增添了一抹亮色。象鼻子沟尽头的大岭瀑,从100米高的峭壁上跌落,雨季似万马奔腾,枯水季节则丝丝缕缕,水雾扑面。油榨河瀑布在黄连河下游,落差约200米,水从山顶喷涌而下,三叠滚落……壶瓶山的瀑布千奇百怪,雄伟壮观,当是游人观的最佳去处。

  壶瓶山的溪河一里三湾,三湾一滩,滩滩各异,湾湾显奇。在水潭,在溪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穿梭游动,螃蟹在水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上静卧,好一幅鱼蟹戏水图。多姿的水体点缀了壶瓶山,给壶瓶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溶洞怪泉

  壶瓶山石灰岩广布,溶洞成群,怪泉密布。溶洞景观极为壮丽,洞口或藏或掩,异彩纷呈;洞内石乳倒挂,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石笋如林,琳琅满目,幻比蓬莱;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景中有景,处处迷宫。下雨时节,游鱼涌出洞外;晴天丽日,百鸟栖息洞中,壮观迷人,有很大开发价值。更为奇特的是还有鱼洞(从泉中冒出鱼群)、风洞、牙齿洞(有成堆的古人牙齿)等;还有洞中流泉,有喊泉(泉水随人的喊声潮涌而出)、奶泉(流出的泉水像牛奶、米汤)、鱼泉(雷雨时鱼从泉眼中涌出)、惊泉(炮竹声响时泉水喷射数十米)、不溢泉(取之不尽,且不满溢)。奇异的洞泉,耐人寻味,会使人产生无限遐思。

生物资源

  壶瓶山奇花异草掩映,珍禽异兽云集,以其丰富、典型的资源著称于世。由于受地球史上第三纪海浸和第四纪冰川运动影响较小,以其独特的地史起源和地质构造,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小气候条件,从而成为我国亚热带第四纪冰期动植物理想的“避难所”,保存了大量的孑遗动植物及其群落,被国内外动植物专家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是欧亚大陆最完整的物种宝库。看顶坪山上原始森林,林海浩瀚,步入林中,清新舒畅,野趣横生。榉树、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古树高大雄伟,争相竞立,欲与天公试比高;黄心夜合,白天开出朵朵黄花,十分俏丽,夜晚悄然闭合,无声无息,举目望去,可谓“鲜花朵朵依芳树,万绿丛中一点红”,趣味怡然。20万亩原始次森林、6500多种植物、1019种药用植物、172种动物、35种矿种构成了一个天然珍贵的、物产丰富的聚宝盆。这里有珍稀濒危植物4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34种。有国内海拔最低、群落最大的珙桐群落,为世界罕见。每年开花季节(4~5月)朵朵白花在碧叶中随风摇动,像一群跃跃欲飞的白鸽,美丽动人。湖南花楸、石门鹅耳枥、长果安息香(长果秤锤树)、倒披针叶珊瑚等7种植物首次在壶瓶山发现,为世界新品种,属壶瓶山所独有,被誉为“天外来客”。有在热带雨林中才能见到的大板根状群落,实为华中地区所仅见。兰花品种繁多,极品时有发现。有名贵药材白三七、天麻等57种。

  壶瓶山有珍稀濒危动物53种。华南虎在全国仅湖南壶瓶山和福建武夷山两处所幸存。早已绝迹,只在古籍中记载的九头鸟在壶瓶山已被发现。鸟类学家认为只在广西、云南及东南亚才有的短嘴金丝燕却生活在壶瓶山,是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尤为奇特的是这里还生活着白色动物种群,至少有白猴、白蛇、白熊等5种以上的白色动物。还有4200余种昆虫,其中新发现的就有32种。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一批批的专家学者来此观光考察,并留下了珍贵的科学记载。

民族风情

  壶瓶山生活着土家、汉、苗近十个民族,以土家族为主。当地居民世代在此耕作,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乡土风情。有土家肉食三奇——腊肉、腊香肠、榨肉;摆手舞,对山歌;牛王节、端午节;奇特的婚俗——哭嫁,还有土地戏、跳丧舞、打溜子、九子鞭、薅草鼓、三棒鼓……,以及以吊脚楼为典型代表的民族建筑。尤其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文化遗址,在壶瓶山附近出土的古代巴人军乐器,曾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创造过辉煌一幕的“泰和合”茶号,源远流长的大胜寨、云雾山宗教遗址……渊远的民族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无不让人心旌神摇,激昂振奋。

百年古镇——泥沙

  壶瓶山下的壶瓶山镇,初称“宜沙”、“宜市”,后称泥沙。因泥沙附近有块河谷平原,系历年泥沙淤积而成,故名泥沙镇。1995年改名为壶瓶山镇。泥沙系百年古镇,古为巴人国一部、土家族腹地,兴市于明洪武年间,为麻寮土司古荣阳寨的发祥之地。明时置泥沙塘,镇北建有“土祠”,对岸立有督军营盘大胜寨,自明清以来“控引鄂黔,接纳三湘”,乃军事要塞,与五峰之渔洋关、鹤峰走马坪并称湘鄂西三大名镇,是湘西北古驿道、物资集散地。现在的壶瓶山镇,依然是西北的重要集镇,是石门县面积最大的镇,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这里已成为新兴的旅游区,旅游业正方兴未艾。这里远销香港、深圳的高山反季环保蔬菜、享誉中外的高山云雾茶及珍贵的中华燕子石资源都为壶瓶山开辟了广阔的经济前景。古镇附近有著名的“泥沙八景”。

  壶瓶山是湘鄂西革命老根据地的一部分。上世纪30年代大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任弼时、王震、肖克、周逸群等率领红军浴血转战泥沙,游击壶瓶山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贺家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尚存,红军师长贺锦斋革命烈士纪念塔巍然屹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