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般若经汉语拼音:Dɑbɑnruojing;英语:Dɑbanruojing),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般若经类之汇编。600卷。唐玄奘译于660~ 663年(显庆五年~龙朔三年)。

主要内容

  此经认为世俗的认识及其对象都属因缘而有,假而不实。如实观察,悟入空性真谛才是至高(波罗蜜多)的智慧(般若),才能到达彼岸。故般若波罗蜜多义译为“明度”。此经依所传佛陀说法处所即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竹林精舍四处。内中含十六会。玄奘新译者为第一、三、五、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会,共 481卷。其余部分为重译。其第二会相当于西晋无罗叉和竺叔兰译出的《放光般若经》、竺法护所译的《光赞般若经》或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经》;其第四会则为汉末支娄 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三国支谦所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和鸠摩罗什的《小品般若经》同本异译;其第九会也与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经》、北魏菩提流支所译《金刚般若经》为同本异译。

  此经是大乘佛教的最基本经典,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均重视对此经的把握。此经之藏译本也是藏传佛教显宗修习内容之一。

意义

  该经在印度较为流行。相传瑜伽行唯识学派鼻祖弥勒菩萨,根据此经义理撰成《现观庄严论》,来阐释此经的实践行证之道。陈那菩萨则根据该经第四会撰成《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总数该经的主旨。中观派创始人龙树曾注疏解释此经,而成《大智度论》,来阐释该经所表达的性空实相的义理。汉传佛教方面,三论宗的主要典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皆继承此经旨意。经过多位佛经翻译家的传写讲述后,般若学逐渐开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刚般若》、《大智度论》、《中论》、《百论》等使般若学发展到一个高峰,使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主要的佛教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