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瑜伽汉语拼音:Yujia;英语:yoga,印地语:योग),佛教修行方法。也称瑜珈。梵文本义为“连接、接合”等。中国旧译为“相应”。中国佛教中用于表示总摄修心、修慧的法门。具体说是一种集中精神,调动内在生理以至心理潜能的修行方法。与佛教所说的禅相近,是佛教禅定的先前形式和基础。这一修习法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有采取,名目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会要求持守戒律,行以调息炼气,求达凝神观想。

  印度的《瑜伽经》(属婆罗门教瑜伽派体系)提出瑜伽有八支,即禁戒、持戒、坐势、制感、调息、持摄、静虑、三摩地(三昧)。佛教中各种以三昧为名的经典均属于瑜伽修法,《首楞严三昧经》、《月灯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后各宗提倡观法,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华严宗的法界观,法相宗的唯识观,净土宗的十六观和禅宗的各种参禅方法等,其有关著述也属于瑜伽。西藏密教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当中,除事部外,后三部都有瑜伽修法,内容为修风息、修明点,目的也仍然是小则求神通,大则求智慧,归趣于菩提觉悟。

  佛教认为瑜伽行者可证得三乘之果(阿罗汉、缘觉和佛三种果位),在证最后果位之前,因为瑜伽修炼,也可先得超人威力,即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前五种与婆罗门教瑜伽派相似,漏尽通为佛教所独有。神足通又分能变通、能化通两种。能变通有十八变,能化通有化为身、化为境、化为语三化。龙树在《方便心论》中还列举“瑜伽外道”有能小、能大、轻举、远到、分身等八自在。在《大智度论》中又列举有能轻、能自在等八神变。

  瑜伽修行是佛教求解脱智慧的重要途径,属定学范围。在南传佛教经典中,早就有《瑜伽抉择》一书。古印度的僧伽罗叉著的《修行道地经》即讲瑜伽禅定法。此经在汉地先有安世高译出略本,后由竺法护译7卷本。原来“瑜伽”是被译为“道”的。后来佛陀跋陀罗(觉贤)译“瑜伽”为“禅”。由《修行道地经》至弥勒、无著的《瑜伽师地论》,都联系到瑜伽禅定讲佛教三乘的修持法。最胜子的《瑜伽师地论释》中则说“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大乘佛教中有一派称瑜伽行派,就是在继承了中观派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在理论上对中观派有所抉择和批判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他们得自瑜伽禅定的心理体验而产生的。对于八识的陈述,除了理论上的分析,更有观想冥证的结果。毗钵舍那(“止观”的“观”)就是瑜伽实践之一的修持。它指修行者在心澄意静状态下,运用清明智慧,借观察外界事物于主体经验中唤起的表象,洞悉世界实相的直观活动。《瑜伽师地论》中有大量关于禅定发慧的论述,这就揭示了瑜伽实践与大乘瑜伽行派产生的内在关系。

起源

  瑜伽(Yoga)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瑜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300年的著名瑜伽大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瑜伽的重要理论经典著作),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是一个对瑜伽有巨大意义的圣人。他撰写了《瑜伽经》,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在这部著作里,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 瑜伽的内容 、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帕坦伽利开创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所以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严格来说,瑜伽是一种身心锻炼的统称,好比中国讲返本归源、导引等等,瑜伽在印度也是一个身心修练的通泛名词。有一段时期进行各种身心修练的人不管任何派别,都被尊称为瑜伽士(Yogi,女性为Yogini)。

  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派别林立,不过有三本著作被大多数印度人尊为经典,一是“奥义书”,二为“薄伽梵歌”,三“瑜伽经”,古印度婆罗门教提倡“梵我合一”理论,由于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伽祖师同时也是印度教祖师商羯罗的影响,这三本书也被往后大多数的瑜伽士奉为经典。瑜伽术本是一种身心修持术,表面上看似与宗教无关,也可以说古印度任何宗教都采用。它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一切可能,从精神(小我)与自然(梵,大我,最高意识)的合一(即“梵我合一”),一直到成佛成仙,或者其他教派所说的最高目的,瑜伽术都是被认可的途径之一。

  印度古语有云:世上有两种超越太阳轨道(获得永恒)的方式,一是在瑜伽中离弃世间;二是在战场上委弃身体。这其实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有所契合,例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说,与儒家的“忠烈祠”信仰。

瑜伽的“八支分法”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撰写的古典经典文献《瑜伽经》,详细说明瑜伽的“八支”(Eight Limbs),即八种方法:

  1. 制戒(Yamas):是指外在控制,宇宙的道德戒律。
  2. 遵行(Niyamas):是指内在控制,通过自律进行自我净化。
  3. 体位(Asanas):是指瑜伽姿势,也称调身。
  4. 调息法(Pranayama):系统的呼吸方法,呼吸的控制和能量的处理。
  5. 制感(Pratyahara):精神从感觉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脱出来,是指感觉消失,控制内心,也称调心。
  6. 专注(Dharana):集中注意,一心一意。集中专注力以提升生命之气。
  7. 禅那(Dhyana):即冥想。
  8. 三摩地(Samadhi):由冥想而来的超意识全部集中到灵魂中,和宇宙合二为一。超越意识的境界。身体和感官静止,看似在睡眠,但头脑仍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