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6行: 第6行:
 
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jüan)毒'''([[上古汉语]]拟音:[n̥iŋ dˁuk])([[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记]]》曰:“张骞曰:‘臣在[[大夏 (中亚古国)|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
 
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jüan)毒'''([[上古汉语]]拟音:[n̥iŋ dˁuk])([[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记]]》曰:“张骞曰:‘臣在[[大夏 (中亚古国)|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
  
唐初统称为“天竺”,其[[中古汉语]]拟音:[{{IPA|tʰen ʈiuk}}]),是南方方言对“Sindhu”的音译;“贤豆”([{{IPA|ɦen dəu}}])、“狷笃”([{{IPA|kʷiɛn tuok}}])、“乾笃”([{{IPA|gian tuok}}])等称呼都是根据[[波斯语]]“Hindu”的音译,[[波斯人]]读“Sindhu”为“Hindu”,[[希腊人]]读“Hindu”为“Indu”。
+
唐初统称为“天竺”,其[[中古汉语]]拟音:[tʰen ʈiuk]),是南方方言对“Sindhu”的音译;“贤豆”([ɦen dəu])、“狷笃”([kʷiɛn tuok])、“乾笃”([gian tuok])等称呼都是根据波斯语“Hindu”的音译,波斯人读“Sindhu”为“Hindu”,希腊人读“Hindu”为“Indu”。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IPA|ʔin duo}}]),《[[大唐西域记]]》记载:“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ref>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ref>
+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ʔin duo]),《[[大唐西域记]]》记载:“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
  
 
===读音===
 
===读音===
  
 
历史之音变过程为:
 
历史之音变过程为:
# “身毒”([{{IPA|n̥iŋ dˁuk}}])
+
#“身毒”([n̥iŋ dˁuk])
# “天竺”([{{IPA|tʰen ʈiuk}}])
+
#“天竺”([tʰen ʈiuk])
# “贤豆”([{{IPA|ɦen dəu}}])、“狷笃”([{{IPA|kʷiɛn tuok}}])、“乾笃”([{{IPA|gian tuok}}])
+
#“贤豆”([ɦen dəu])、“狷笃”([kʷiɛn tuok])、“乾笃”([gian tuok])
# “印度”([{{IPA|ʔin duo}}])
+
#“印度”([ʔin duo])
  
 
===相似名===
 
===相似名===
第25行: 第25行:
  
 
[[Category:古印度]]
 
[[Category:古印度]]
[[Category:中国-印度关系]]
+
[[Category:印度]]
 
[[Category:佛教史地]]
 
[[Category:佛教史地]]
  

2021年5月26日 (三) 06:15的最后版本

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次大陆的称谓之一。

概论

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jüan)毒上古汉语拟音:[n̥iŋ dˁuk])(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记》曰:“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

唐初统称为“天竺”,其中古汉语拟音:[tʰen ʈiuk]),是南方方言对“Sindhu”的音译;“贤豆”([ɦen dəu])、“狷笃”([kʷiɛn tuok])、“乾笃”([gian tuok])等称呼都是根据波斯语“Hindu”的音译,波斯人读“Sindhu”为“Hindu”,希腊人读“Hindu”为“Indu”。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ʔin duo]),《大唐西域记》记载:“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

读音

历史之音变过程为:

  1. “身毒”([n̥iŋ dˁuk])
  2. “天竺”([tʰen ʈiuk])
  3. “贤豆”([ɦen dəu])、“狷笃”([kʷiɛn tuok])、“乾笃”([gian tuok])
  4. “印度”([ʔin duo])

相似名

山海经》有记载“天毒国”,但是地理位置在朝鲜附近,不一定指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