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孫中山 像

  孫中山中文拼音:Sun Zhongshan;英語:Sun Yat-Sen;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名,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廣東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今廣東中山)人,中國政治家、醫師、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三民主義思想創建者。

  孫中山早年曾受中國傳統教育,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第一名畢業,期間認識歐美世界較深,通曉粵語、官話、英文、日語。曾上書李鴻章,要求滿清政府改革,後因滿清積弱不振,於中日甲午戰爭時,在檀香山加入由楊衢雲創辦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後在東京合併改組為中國同盟會,擔任總理。孫中山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領導國民革命。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至深。

幼年

  孫中山於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祖籍東莞縣,五世祖於明代中葉遷居香山縣,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出身於農家,為家中第三子。自小參與家中農業輔助勞動,自謂本“農家子也,生於畎畝,早知稼穡之艱難”。家無田產,佃二畝半高租田耕種,難以糊口,其父達成還在村中打更報時。孫中山6歲時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澗捕魚蝦,隨外祖父到海邊打蠔,還到鄰村三合會人辦之武館偷學拳術。

  七歲時,孫中山進入私塾,接受國學啟蒙教育,閒暇之余常聽太平軍老兵講述太平天國故事,心生佩服嚮往。到了日落時,很多孩子都走了,只有孫中山仍在樹下,他就對太平軍老兵說:“我不想做皇帝,我要做洪秀全第二。”由於家道貧寒,平時孫中山要去撿豬糞。幼年貧寒生活,使得孫中山對於舊中國民生疾苦有切身體會。

  1878年5月,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檀香山,“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在當地,孫中山於英國聖公會主教韋禮士(Alfred Willis)主持、采全英語授課的意奧蘭尼書院內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正式認識基督教。1882年7月,孫中山畢業,獲夏威夷王國國王卡拉卡瓦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1883年春,進入夏威夷最高學府——美國公理會教會學校奧阿厚書院(相當於中學)繼續學業。然而入學不過三月,由於孫中山對加入基督教意向不減,又經常勸說工人不要膜拜關帝君神像,兄長憂其觸犯眾怒,二怕雙親斥責,遂斷絕支助,將18歲的孫中山送回家鄉。不久與同鄉友人陸皓東一起“搗毀偶像”,破壞村中北帝廟神像,不為鄉人所容。

  同年冬天,孫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到基督教綱紀慎會由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喜嘉理博士(Charles Hager)主持洗禮加入基督教,在施洗名單中,孫以“孫日新”(後以粵語諧音又號“逸仙”)排名第二,“日新”蓋取《大學》“苟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陸皓東在施洗名單中署名“陸中桂”,孫隨即入讀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1884年,孫進入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同年5月,奉父命返鄉娶盧慕貞為妻。孫眉獲知弟弟成為基督徒後,將其召回夏威夷,試圖切斷孫與教會之間關係,可惜徒勞無功,幾個月後在基督教友人幫助下返回香港,由於中途輟學,孫中山並未取得中央書院畢業文憑。

文件:92776 拷貝.jpg
孫中山17歲時的照片

  1886年孫持喜嘉理博士介紹信,到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學堂習醫學,結識日後的革命夥伴鄭士良。隔年1887年轉學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西醫書院和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校後來合併為香港大學,但是嚴格來說孫不算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為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孫曾回憶:“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方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肄業。”而當中提到這所“英文醫校”便是香港西醫書院。1923年2月20日,孫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有問到孫於何時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說:“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我於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事絕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

  就讀香港西醫書院的五年期間,孫中山結識許多日後對其革命襄助甚多的友人,包括恩師康得黎、陳少白與楊鶴齡,並經楊鶴齡介紹認識尢列。1892年7月,孫中山以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江英華回憶錄:1892年,余與孫先生同時畢業于雅麗氏醫院,餘年廿一,孫先生年廿六。同班三十餘人,僅吾二人及格而已),並獲時任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其後,孫中山于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不管是就學或在廣州行醫期間,孫中山都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

投身民主革命

  孫中山青少年時代嚮往太平天國革命事業。1879年隨母至檀香山,受長兄孫眉資助,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接受較為系統的西式近代教育。中法戰爭後,目睹清政府賣國、專制,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西方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1892年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隨後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面行醫,一面聯絡反清秘密會社,結識有志之士,準備創立革命團體。1894年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但未被採納。

革命時期的孫中山,攝於1900年8月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宣言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為宗旨,正式走上反清革命道路。次年2月,建立香港興中會。10月,密謀廣州起義,事泄失敗,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國倫敦被清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事後用英文寫成《倫敦被難記》。隨後赴歐美各國考察經濟、政治,看到西方社會一些弊端,產生了頗有特色的民生主義理論,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

創建同盟會,組織武裝起義

  戊戌政變後至義和團運動興起期間,孫中山曾一度與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改良派商談合作,也支援過部分興中會員通過港英當局與李鴻章代表商談兩廣獨立問題,但均未獲成功。同時,還曾派鄭士良到廣東惠州三洲田發動起義,因餉械不繼而失敗。1904年,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羅(今泰國)、美國等地向華僑、留學生宣傳革命。次年在比、德、法等國留學生中建立革命團體,並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繫。同年8月,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小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被舉為總理,所定革命宗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成為同盟會綱領,並在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也增強了孫中山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國的信心。他一面派員回國發展組織、宣傳革命,一面親赴東南亞各華僑聚居地從事革命宣傳、募集經費、創立同盟會支部等工作。又領導同盟會對改良派反對革命的種種錯誤論點進行嚴肅批判,為辛亥革命作了有力的思想準備。1906~1911年,多次在華南各地組織武裝起義。1907年12月,還親自參加過鎮南關起義。歷次起義雖以缺乏群眾基礎、組織又不夠嚴密而失敗,但革命黨人前仆後繼的英勇戰鬥,仍沉重地打擊了清政府,鼓舞了全國人民。1911年4月27日的辛亥廣州起義,更是震動了全國。

革命經過

次數 時間 革命經過
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5年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惠州起義 1900年 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
潮州黃岡起義 1907年 5月命余醜起義于潮州黃岡,曆六日而敗。
七女湖起義 1907年 6月命鄧子瑜起義于惠州七湖。
安慶起義 1907年 7月6日,光復會的徐錫麟在安徽安慶起義。
防城起義 1907年 9月命王和順起義于欽州王光山。
鎮南關起義 1907年 12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欽州、廉州起義 1908年 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河口起義 1908年 4月命黃明堂起義于雲南河口。
廣州新軍起義 1910年 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于廣州。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4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武昌起義 1911年 10月由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引發了各省宣佈獨立,導致清帝退位。

推翻封建帝制,捍衛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聞訊後,積極在國外為革命軍爭取外交援助,但沒有取得預期成果。12月下旬回到國內,被17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隨即在帝國主義列強、封建舊勢力和革命黨內部妥協分子的壓力下,被迫接受袁世凱以清帝退位作為“讓位”的交換條件。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次日即兌現承諾,向臨時參議院辭職,將臨時大總統讓給了袁世凱。3月11日,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總統制為責任內閣制,企圖以此限制袁的專制獨裁。4月1日正式宣佈解職。

  此後一年多,孫中山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還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築鐵路幹線。但因政權已落入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勢力代表袁世凱手中,沒有取得任何成果。8月,被由同盟會改組而成的國民黨推舉為名義上的理事長。1913年2月,赴日本訪問。3月,得知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後,立即返國號召武力討袁。7月,發動“二次革命”,但很快失敗,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精神,發動“三次革命”。1915年10月25日,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1917年7月,因皖系軍閥段祺瑞解散國會和廢棄《臨時約法》,率領部分海軍南下廣州,聯合西南軍閥建立軍政府,從事護法運動。9月,被舉為大元帥。但“護法”旗幟並沒有受到人民群眾的重視,在軍政府內部軍閥、政客的排擠下,1918年5月不得不辭去大元帥職務,經日本回到上海,從而認識到南北軍閥是一丘之貉。1918~1920年,完成了過去已著手撰寫的《建國方略》,總結以往革命經驗,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畫。

討袁護法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孫中山認為袁世凱是元兇。孫中山反對法律程式解決,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開民國武力解決政治爭端先河。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1913年8月2日由上海乘德國船舶潛逃至福州,之後轉往臺灣的基隆,隨即再乘日本船舶信濃丸赴日本尋求援助。袁世凱則於是年10月15日以北京總檢查名義通緝孫中山及二次革命首要。在日本內閣的默許下,孫中山經門司、神戶,最後從橫濱進入東京。

  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党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黨員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分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陳炯明等俱未有加入。該年7月,孫中山派蔣介石(化名為田雄介)與丁景梁等人秘赴東北策動討袁軍事,並對蔣表示,“日本人如果不將東北和臺灣交還我們,並保護朝鮮的獨立,我們國民革命運動是不能停止的,你要將這個意思告訴日本將領”。蔣介石後在東北時將孫的話表達予“一位日本聯隊長”:“聽了我的話大為不滿,面紅耳赤而去。第二天就請我離開東北。”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在北京稱帝。1916年5月1日,孫中山回到中國,住于上海租界區。5月9日,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推翻袁世凱。

  1917年7月張勳復辟,孫中山號召護法,時任廣東省長朱慶瀾邀孫赴粵,並派程璧光之獨立海軍載孫中山、唐紹儀汪兆銘伍廷芳等人和部分國會議員南下廣州。抵達廣州時,段祺瑞“保護共和”已經成功驅逐張勳,但是拒絕恢復被張勳廢止的1913年選出之國會。孫中山號召國會議員南下,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舊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

  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11月28日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1921年4月2日,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改總裁制為總統制,4月7日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孫中山宣誓就職,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又稱作三次革命。

  1922年5月,直奉戰爭直系獲勝,恢復約法和國會。在粵國會議員紛紛北上。陳炯明主張停戰,實行聯省自治,而孫主張繼續軍事北伐,最終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

孫中山同蔣中正(中)、何應欽(左)、王柏齡(右)合影

  國內外發生的兩件大事,對孫中山的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是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二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1918年夏,孫中山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對十月革命的勝利表示祝賀,同時表明願與俄國革命黨團結奮鬥。次年8月,指派胡漢民朱執信廖仲愷等人在上海創辦《建設》雜誌,又在《民國日報》開闢《星期評論》,大力宣傳民主革命理論。10月,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指示駐閩粵軍回師廣東,驅逐桂系軍閥。同時開始與蘇俄人士接觸。11月,回到廣州,重舉護法旗幟。1921年5月,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接著出師廣西,消滅舊桂系軍閥陸榮廷的勢力。12月,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討論建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問題。後因掌握廣東軍隊統率權的陳炯明叛變,艱苦奮鬥50餘日,被迫離開廣州轉赴上海,從此決心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歡迎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1922年9月,孫中山在上海召開改進中國國民黨的會議,指定有共產黨人參加的改進案起草委員會。次年1月,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表示要依靠人民群眾完成革命事業,修改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又發表《孫文越飛宣言》,奠定了聯俄政策的基礎。隨即派廖仲愷赴日與越飛談判。2月,在滇、桂軍的擁戴下,回到廣州重建陸海軍大本營,以大元帥名義統率各軍,綜理政務。8月,派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前往蘇聯考察軍事、政治和黨務。10月,聘請蘇聯派來的鮑羅廷為顧問,委派廖仲愷、李大釗等為國民黨改組委員。接著,又委任廖仲愷、譚平山等組成新的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負責籌備改組工作。11月,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和黨綱、黨章草案,各項籌備工作,全部就緒。

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通過新黨綱、黨章,選出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中央領導機構。孫中山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在民族主義方面,主張對內實行民族平等,對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民族獨立;在民權主義方面,主張實行普遍平等的民權,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個人及團體皆可享受自由民主權利;在民生主義方面,主張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改善工農經濟地位和生活狀況。是謂孫中山新三民主義,也是國共兩黨建立統一戰線的共同政治綱領。5月,在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仿照蘇聯紅軍建軍原則和軍事制度,培養軍事幹部,為革命軍隊的建立打下了基礎。10月,在中共和工農民眾的支持下,不畏帝國主義列強威脅,下決心鎮壓了由買辦階級操縱的廣州商團武裝叛亂。

病逝

孫中山晚年照(1924年)

  1924年10月,孫中山為爭取國家和平統一,決定接受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等人的北上邀請,並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由廣州北上至滬,繞道日本轉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與堅持維護不平等條約及召開軍閥、政客分贓“善後會議”的段祺瑞、張作霖作了堅決鬥爭。不久,因積勞成疾,與世長辭。逝世後留下遺囑:“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1929年,遺體移葬南京紫金山。生前著述被後人編成《孫中山全集》11卷,1986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著作

  • 三民主義(十六講版),1924年
  • 革命方略
  • 五權憲法
  • 中國革命史,1923年
  • 中國存亡問題,1917年
  • 建國大綱
  • 建國方略
    • 《民權初步》,1917年。
    • 《孫文學說》,1919年。
    • 《實業計畫》,1920年。
  • 論文
    • 中國之鐵路計畫與民生主義,1912年
    • 三民主義(文言論文版),1919年
    • 八年十月十日
    • 中國問題真解決
    • 支那保全割和論
    • 中國第二步
    • 農功
    • 我的回憶
    • 自傳
    • 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
    • 中國之現狀與未來
    • 駁保皇報
    • 民報發刊詞
    • 論據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
    • 平時開口便錯
    • 對外宣言搞
    • 錢幣革命
    • 平白的話
    • 中國實業當如何發展
    • 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
    • 內政方針
    • 發揚民治說帖,1923年
  • 其他
    • 《倫敦蒙難記》,1912年2月。
    • 《赤十字會急救第一法》(譯著)

  最早出版的孫中山集錄有胡漢民所編的《總理全集》、黃季陸所編的《總理全集》、1958年國防研究院編的《國父全書》、與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50年編的《總理全集》12冊(後正名“國父全集”並由於右任題字),後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將孫中山著作、宣言、演說、電文...等加以整理並由蔣中正題“國父全集”四字,最早于1965年國父百年誕辰出版《國父全集》三冊,後於1973年再次以前一版為基礎補充近二分之一出版《國父全集》6冊,1985年出版《國父全集》補遺,1988年由秦孝儀為首組織“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將中國國民黨党史館現存資料、中國大陸的《孫中山全集》與公私立機關經考證為孫中山思想的資料,以1973年出版《國父全集》和1985年出版《國父全集》補遺為基礎全數整理編列為《國父全集》十二冊,並於1989年11月24日由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而在中國大陸則有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孫文研究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合編,由中華書局於1981年到1986年分別發行的《孫中山全集》,全十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