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河北省 > 保定市 > 安新縣

繁体.png 简体.png

保定市安新縣:縣城風貌
保定市安新縣:深秋白洋澱

  安新縣中文拼音:ān Xīn Xiàn;英文:Anxin County),中國河北省保定市轄縣,位於河北省中部。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接壤;西與清苑徐水交界;北與容城毗鄰。總面積738.6平方千米。總人口45萬人(2012年末)。全縣轄9個鎮、3個鄉。

  安新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2.2度,極端最高氣溫40.7度,極端最低氣溫-26.7度,無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529.7毫米,但年際變化較大。白洋澱位於境內,水面366平方千米,有143個大小澱泊,1700條溝濠縱橫交錯,其85%的面積屬安新縣。

  早在新石器時代,安新縣即有人類生息繁衍。戰國時,境內建有葛城(今安州鎮政府所在地)、三台城、渾埿城(今安新鎮政府所在地),地處燕南趙北。安新縣建置在沿革上較為複雜,現境的西南部于東漢末年建有依政縣,唐置唐興縣,宋建順安軍,金建安州;東北不自金設渥城縣,元代改名新安縣,明、清因之,道光十二年省新安縣入安州,明合實分。民國3年(1914年)取安州、新安二地名各首字稱安新縣,抗戰初期曾劃為安新和新安二縣,後又曾劃為安新、白洋二縣。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合為安新縣。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安新縣政府駐地從安州遷往新安城內。1958年從與徐水、容城合為徐水縣,1961年析出複名安新縣至今。

  • 郵編:071600 代碼:130632 區號:0312

行政區劃

  全縣轄9個鎮、3個鄉:安新鎮、大王鎮、三台鎮、端村鎮、趙北口鎮、同口鎮、劉李莊鎮、安州鎮、老河頭鎮、圈頭鄉、寨裡鄉、蘆莊鄉。縣政府駐安新鎮育才路1號

歷史

  安新縣境,在戰國初期為燕國轄域。後為燕南趙北地。時有葛城(今安州鎮)、渾埿城、三台城。

  秦代,為廣陽、钜鹿兩郡交壤地。西漢隋代,大都屬高陽、容城兩縣轄域。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為武興縣 ,代宗廣德二年(764年)置唐興縣。先後屬瀛州、易州、莫州 均為河北道。

  五代時,唐興縣於後晉初改為宜川縣,屬莫州。宋代建順安軍(今安州壘頭)。後移軍治于高陽縣 (今高陽舊城)。升順安軍為安州。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並置葛城縣泰和四年(1204年)又置渥城縣(治所在渾埿城,即新安城。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又移治渥城縣,稱新安州,葛城仍為縣。

  元代,安州仍領渥城、葛城二縣,並徙治葛城。後幾經歸併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複治,渥城縣更名為新安縣。安州繼領葛城縣,與新安縣同屬保定路 。

  明代,葛城縣、新安縣入安州,安州降為安縣。後複設安州(安縣即廢)和新安縣,安州治新安縣,屬保定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州治,安州改為安縣屬直隸范陽道。民國3年(1914年),安縣(安州)與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併為安新縣,屬直隸省保定道;1928年屬河北省。

  1949年11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安新縣東高莊、西高莊、南高莊、劉爺廟4個村劃歸保定市。1950年4月24日,中共安新縣委員會決定安新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安州城關遷至安新城關。1950年4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安新縣所轄的第六區(駐藏村)、第七區(駐大堤口),共71個村劃歸清苑縣。

  1958年12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3次會議通過:撤銷安新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劃歸徐水縣。1960年12月19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7次會議通過:恢復安新縣,以原安新縣劃歸徐水縣的行政區域為安新縣的行政區域。

  1996年,安新縣面積733.8平方千米,人口約39.7萬人,轄9個鎮、3個鄉:安新鎮、安州鎮、端村鎮、同口鎮、三台鎮、大王鎮、老河頭鎮、劉李莊鎮、趙北口鎮、圈頭鄉、寨裡鄉、蘆莊鄉。縣政府駐安新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安新縣常住總人口393001人,其中:安新鎮57354人,大王鎮26086人,三台鎮33925人,端村鎮40910人,趙北口鎮17566人,同口鎮30130人,劉李莊鎮43657人,安州鎮33959人,老河頭鎮37540人,圈頭鄉21269人,寨裡鄉32115人,蘆莊鄉1849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安新縣常住總人口437378人,其中:安新鎮68962人,大王鎮26538人,三台鎮60665人,端村鎮39136人,趙北口鎮17152人,同口鎮31576人,劉李莊鎮45276人,安州鎮36619人,老河頭鎮41260人,圈頭鄉18521人,寨裡鄉31748人,蘆莊鄉19925人。

地理

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蕉蔦
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旅遊碼頭

  安新縣地理座標為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安新縣位於河北省中部,縣境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接壤;西與清苑、徐水交界;北與容城毗鄰。總面積738.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安新鎮是安新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里,西距保定市45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187公里。

地形地貌

  安新縣因受歷史上冀中拗陷和黃河改道及太行山東麓永定河、滹沱河沖積扇的影響,形成特殊形貌。西南北有沖積窪地平原,東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澱。白洋澱上承九河,下流入海,由大小不等的143個澱泊組成,百畝以上的大澱99個,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安新境內面積312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85%。澱周邊堤墊環繞,東有千里堤,西有四門堤,南有澱南新堤,北有新安北堤,境內堤長169公里,分安新大地為5個封閉區。內有7個較大窪地。總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地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為1:2000,西半部最高海拔10米,東半部最低海拔5.5米。地勢較高的土壤發育成褐土,地勢較窪的土壤發育成潮土。

氣候

  安新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2.2度,極端最高氣溫40.7度,極端最低氣溫-26.7度,無霜期203天。年平均日照2578.3小時,太陽輻射量128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529.7毫米,但年際變化較大,年最大降水量941.6毫米(1988年),年最小降水量263.3毫米(1962年)。澱區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761.7毫米,最大值2132.6毫米(1972年),最小值1535毫米(1979年)。白洋澱初冰期在11月末,冰期至翌年3月中旬,冰厚0.19-0.42米。

交通

  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在安新縣形成交通網絡,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安新縣周邊互通連接,形成高速外環。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樞紐,白洋澱上承九河(瀦龍河、大清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溝引河),連接較大水庫5座(王快水庫、西大洋水庫、安格莊水庫、龍門水庫、瀑河水庫),下注渤海,流域面積3.12萬平方公里,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滯洪區。白洋澱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24萬立方米。經“引黃濟澱”跨流域補水之後,白洋澱水位為7.5米(大沽高程),水量為1.54億立方米,水域面積為148.4平方公里。

地熱資源

  安新縣境內蘊藏的地熱資源儲藏面積達350多平方公里,儲量150多億噸,並且埋藏淺、水溫高、水質好、自噴力強。

生物資源

  白洋澱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類92屬,底棲動物35種,水生束管植物16科34種,魚類17科54種。同時有鳥類19科26種,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鏈結構,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產品基地。白洋澱盛產魚、蝦、蟹、貝、蘆葦、蓮藕、芡實、菱角等。

  白洋澱野生禽鳥已恢復到198種,主要有天鵝、大鴇、葦鶯、黑水雞、鴣丁、蒼鷺、斑嘴鴨等鳥類,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6種。

文化

文化遺址

  梁莊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安新縣城東南14公里的梁莊村南百余米處。地勢低窪,平時有水,水位低時辟為耕地,多年生長蘆葦。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8萬平方米。遺址保存狀況基本完好。梁莊遺址發現於1986年4月,當時曾收集骨化石100餘件,泥質陶片、夾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兩件。同年9月,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學歷史系和安新縣文化局聯合對此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7.5平方米。

  留村遺址,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遺址,位於安新縣城西1.5公里留村北300米處,南距白洋澱新安北堤1.5公里。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長250米,寬200米,面積5萬平方米。地勢原略高於四周,被當地群眾稱為“疙瘩頂”。此遺址發現於50年代,後被列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保存狀況良好。遺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遺物包括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獸骨、蚌殼等。1986年,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和安新縣文化局對留村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從文化層堆積和出土的文化遺物來看,第一層為上文化層,出土了大量陶片,器形有折沿罐、斂口罐、紅頂碗、壺、盤、缽、陶匕、陶支腳及鼎足等。第二層為下文化層,出土陶片數量少於上層,主要器形與上層基本相同,出土有陶罐、盆、釜、石磨盤、石磨棒、支架等。從發掘資料分析,留村遺址為一處仰紹文化晚期遺址,並含有龍山文化的成分。該遺址於1982年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定市安新縣:圈頭民俗音樂會
保定市安新縣:圈頭民俗音樂會

  圈頭民俗音樂會,圈頭村音樂會是與民間信仰牢牢結合在一起的,他們用音樂來祭祀祖先和神靈,也用音樂來為自己故去的親人超度。關於圈頭村音樂會的書面記載,可上溯至清代乾隆年間。據安新縣誌: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陪皇太后前往曲阜祭孔,途經趙北口住一日,乾隆首次在白洋澱行水圍,建圈頭行宮。越五年,乾隆去易縣西陵掃墓之後,再次陪同皇太后來白洋澱閱視水圍,先後在郭裡口、端村、趙北口、圈頭四處駐蹕,聆聽了圈頭音樂會演奏的樂曲,並表示讚賞,御賜飛龍旗、飛虎旗各一面和雕龍紅蠟,現仍保存飛虎旗一面和雕龍紅蠟4支。      圈頭原屬任丘,這裡是古代名醫扁鵲的故鄉,而音樂會信奉的先人正是藥王“扁鵲”及中國歷代名醫:如華佗、孫思邈等,每年農曆四月十九至二十一日廟會是祭奠藥王的日子。幾百年來,祭祀藥王的傳統在這裡從未間斷,圈頭音樂會奏樂也得以留存完好。

  音樂會至今保存著古老的樂譜――工尺譜,在所有55首曲目中,音樂會今天還能完整演奏其中40首和一首名為《坐禪譚》的打擊樂。這些曲子按照音調高低、篇幅長短可劃分為:小塌曲、小尖曲、小大麯和大麯;按照內容和用途可劃分為:宮廷音樂、歷史故事音樂和祭祀音樂等。曲調的完整性、功能的健全性使得圈頭村音樂會成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活標本。

  圈頭音樂會屬於冀中笙管樂南北樂會中的北樂會。南樂會以嗩呐為主,常用於婚禮等場合,而北樂會以笙管為主,主要在祭祀和葬禮上演奏。因此,對當地人來說,圈頭村音樂會是與民間信仰牢牢結合在一起的,他們用音樂來祭祀祖先和神靈,也用音樂來為自己故去的親人超度。因此,音樂會也被稱為“聖會”。

白洋澱捕魚文化

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捕魚文化

  白洋澱捕魚文化,白洋澱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發明了許多體現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生產工具。有的工具,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看似簡單,但用起來還真有點出神入化的味道。

  撒網捕魚 用特別細的絲線織成的網,網上面有浮飄,下面有底腳,一字長龍的撒到澱水裡,魚遊過來碰到粘網,或鑽入網眼中就被網裹住,魚越動裹得越緊。只有等著收魚網時進入漁人的船艙了。光是粘魚網就有近十種,有屎包魚網、刀魚網、黃瓜魚網、大魚網等等。

  魚鷹捕魚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滿載鸕鷀行。鸕鷀斂翼欲下水,只待漁翁口裡聲。船頭一聲魚魄散,啞啞齊下波光亂。中有雄著逢大魚,吞卻一半餘一半....。。”這是對魚鷹捕魚的生動描寫。詩中所寫鸕鷀,就是白洋澱上的魚鷹。魚鷹為猛禽,目光犀利,能在水中發現魚類!

  花籃捕魚 魚籃在白洋澱傳統打魚方式中同屬陷阱類魚具,利用魚類趨光,覓食,遊弋,追逐,好奇等天性,設置像一個籃子的漁具,內置誘餌,錐形口令其能進而不能出。

  迷魂陣 在白洋澱的淺水地帶或溝壕港汊的入口處,遊人常可看到曲曲彎彎的葦箔圍成的小圈子,這叫“箔旋”,是漁民另一種獨特的捕魚方式。什麼樣的魚用什麼辦法對付,對那些傻魚可用“花籃”、“密縫”,對精明的魚可用紮箔的方法。箔,是用粗細相等的蘆葦打成,高約四尺,把一片片葦箔連接起來,戳在水中,露出水面一尺左右。隨著地形,左盤右繞,拐彎抹角,形成一個玄妙無比的圈子—“箔旋”,當地人戲稱之為“迷魂”。“迷魂陣”的四周,綠葦環抱,蒲草叢生,雜以各色小花點綴,是個天然的樂園。而淺水地帶水溫合適,水底藻類及軟體動物豐盛,魚都願意到這個理想“王國”來玩。當魚遊到箔旋跟前,看到面前一堵牆似的東西阻住去路,覺得十分奇怪,繞著“牆根”往裡遊,一路東瞧西看,越看越覺得新鮮,游來遊去,身不由已地順著“牆根”就遊進了“城圈”,迷失了方向。而越往裡遊“城牆”越密,景致也越佳。這樣一直就游進了漁民為它們設計的最終歸宿——魚簍。

旅遊

  白洋澱景區,國家級AAAAA風景區,白洋澱分屬保定市的安新、雄縣、容城、高陽以及滄州市的任丘五個縣管轄,其中85%的水域在保定市安新縣境內。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舊稱白陽澱,又稱西澱。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藻雜澱、澇王澱等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