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宏观经济学汉语拼音:Hongguan Jinɡjixue;英语:Macroeconomics),以一国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其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经济增长与波动、充分就业失业、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等问题,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活动,如汇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学科。在经济学中,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故又称总量分析总量经济学

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R.弗里希于1933年提出,但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F.魁奈的《经济表》。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学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随后,以美国P.A.萨缪尔森和英国R.F.哈罗德、J.R.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20世纪7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人们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怀疑,西方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一些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经济学学派,包括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美国经济学家R.E.卢卡斯和T.J.萨金特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和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唐·帕廷金为代表的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等。这些学派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虽都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但属于凯恩斯主义反对者,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当然,这一时期凯恩斯主义学派以美国的N.G.曼奎、D.罗默和J.E.斯蒂格利茨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并接纳非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一些研究成果,着力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构造其微观基础,力争保持其业已受到挑战的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两大主流学派,它们虽然呈现出对峙的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汲取、相互融合;它们都坚持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都相信要理解总量问题就必须分析厂商、消费者与政府在劳动市场、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上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问题是考察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一般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宏观经济学考察了其他一系列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具体而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总需求问题 即分析总需求决定及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宏观经济学一般将产品按其需求的去向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总需求相应地由这四部分组成。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增加上述任一组成部分的办法来刺激总需求,因为在短期内国民收入主要由总需求水平决定,所以总需求的增加会直接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主要是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思路,总需求问题因此被视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总供给问题 即分析总供给的决定及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因为任一价格水平上的总供给是每个厂商在这一价格上供给量的总和,所以社会总供给由许许多多的单个厂商共同决定。又因为单个厂商的供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主要包括劳动市场工资率、产品市场价格水平等因素,长期内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变动、进口价格的变化等,所以,总供给也相应地受上述因素影响。经济学家指出,刺激总需求的措施所产生的结果非常依赖于当时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具体而言,当经济处于供给能力过剩的水平时,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加;当经济处于供给能力有限的水平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国民收入增长较少。因此,短期内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主要起间接影响。在长期中社会总供给可以调整,因而对国民收入的决定起直接作用。

  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主要讨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失业包括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如果愿意并且有能力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工作的人不能找到工作,这时就出现了非自愿性失业。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在劳动市场上工资对向下调整具有黏性所致。具体而言,当劳动需求减少而劳动供给不变时,如果工资下降具有黏性,现行工资高于使劳动需求量等于劳动供给量的水平,那么厂商将只雇佣所需要的、较以前更少的劳动量,现行工资下愿意工作的人将比能够得到工作的人更多,这时就产生了非自愿性失业;当劳动供给增加而劳动需求不变时,如果工资下降具有黏性,增加的劳动供给将不能按现行的工资找到工作,从而导致非自愿性失业。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工资刚性,宏观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释。通货膨胀一般根据其剧烈程度与特征,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隐蔽的通货膨胀等类型。通货膨胀可以由需求冲击引起,也可以由供给冲击引起,但不管初始的原因是什么,都会引起工资和物价水平的螺旋上升。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依据早期研究的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低水平的失业率会伴随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亦然,即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以后,经济学家研究了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指出政府长期以物价水平上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做法的最终结果只能使失业率回复到“正常”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并且导致加速的通货膨胀率,于是,菲利普斯曲线成为与一个特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相对应的一条垂直线。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使得经济学家又将注意力转移至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是研究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问题。经济增长主要有4个源泉:增加资本品的积累(投资);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大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是把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以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有: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新剑桥增长模型。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学界还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极限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见增长极限论)。经济学中一般根据经济周期的长短,把它分为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短周期一般为3~4年,中周期一般为9~10年,长周期一般为50~60年。此外,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经济中的内生力量造成的,例如投资的过度、消费的不足、银行体系扩大和紧缩信用等都会引起经济周期性的变动;并且运用乘数与加速数原理来具体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可以是经济中某些实际的外在冲击的结果,例如某些重要的投入品(如石油)的价格变化、自然灾害,特别是技术冲击(如新发明)等。

  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即政府如何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换言之,政府如何通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影响经济的一种手段。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两大类。常用的需求管理政策工具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改变消费者和(或)工商企业应缴纳的税率;改变政府支出水平。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要求;贴现率。常用的供给管理政策有: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常常搭配使用,以期收到预期的效果。

  开放经济问题 研究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活动。换言之,研究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变化及其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由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在开放经济中,因为一部分国内产品要出口,一部分国外产品要进入到国内市场以满足国内居民的需求,所以,决定国内国民收入的总需求不再是国内总需求,而应该是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国内总需求-进口需求+出口需求。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不仅要考虑国内充分就业的均衡(即内在均衡),而且要考虑国际收支的均衡(即外在均衡)。影响内在均衡和外在均衡的因素除了总需求、总供给之外,还有价格水平、汇率水平与利息率水平等。开放经济中各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国内经济政策,而且还需要对外经济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与对外投资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