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微观经济学汉语拼音:Weiguan Jingjixue;英语:Microeconomics),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分析,说明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及其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又称价格理论西方经济学中与宏观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涉及的是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个量经济范畴,所以,又称为个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条件,即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它假设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所谓“合乎理性”是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微观经济学论证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的经济行为都是追求自己的私利,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能得到增进,并且实现全社会的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形成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开始的关于商品价值论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及其之后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但当时的研究并没有划分微观与宏观。19世纪70年代初,奥地利学派提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分析的开始,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C.门格尔F.von维塞尔E.von庞巴维克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对微观经济现象作出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他关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以及均衡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同期,美国J.B.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1899)一书中以边际生产力理论分析了微观的分配问题。但是,马歇尔的经济分析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的,这一假设前提显然与经济活动的现实不符。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J.V.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和E.H.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1933)在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框架下分析了生产者的行为,从而使微观经济学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没有微观基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缺乏联系的桥梁。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P.A.萨缪尔森出版了《经济学》一书,试图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综合起来,并以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由此使《经济学》一书成为继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尽管如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并没有填平。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经济学家致力于为宏观经济学构建微观基础,从而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一个商品市场中,商品的价格越高(或越低),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就越少(或越多),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规律,该规律被称为需求定律。相应的,在一个商品市场中,商品的价格越高(或越低),生产者的供给数量就越多(或越少),即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规律,该规律被称为供给定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在一个商品市场上使得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就是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对应的相等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一般说来,如果市场的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则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际价格会逐步恢复到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需求增加(或减少),那么,将引起均衡价格上升(或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或减少);如果市场供给增加(或减少),那么,将引起均衡价格下降(或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或减少)。这便是著名的供求定理。见均衡价格。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将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发生变化。测定商品的需求量或者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的度量指标分别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区分弹性大小的类型有五种,即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见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消费者行为理论 研究消费者在偏好、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其基本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该理论认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在均衡点上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相对价格。见消费者均衡。

  以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分析为基础,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而且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水平的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被用来进一步分析需求曲线的形状。事实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见吉芬悖论。

  生产和成本理论 传统微观经济学把企业的生产过程看成是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转化过程,用生产函数Q=f(L,K)来表示,式中Q为产量,L、K分别为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厂商的生产可以区分为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从长期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经济行为可以表述为:在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价格给定的前提下,厂商如何选择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以实现成本给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实现产量给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其基本分析工具是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其结论是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均衡点均发生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的相切点。在均衡点上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见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由于厂商的生产技术状况决定厂商的生产成本,所以,成本理论以生产理论为基础。厂商的生产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通常用成本函数表示为C=C(Q),式中Q为产量,C为成本。厂商的生产成本可以区分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短期的生产成本具体分为总成本(STC)、总可变成本(TVC)、总固定成本(TFC)、平均成本(SA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固定成本(AFC)和边际成本(SMC)。决定短期成本特征的仍然是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长期的生产成本具体分为总成本(LTC)、平均成本(LAC)和边际成本(LMC)。决定长期成本特征的是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市场理论 根据在一个市场上厂商数目的多少、各厂商生产产品的差异程度以及厂商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等,可以将市场结构区分为4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上有无数的厂商,每个厂商都生产同质的产品,单个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完全自由以及信息是完全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数目有无数多,每个厂商的产量只占市场总产量的一个很小份额,加之产品是完全同质的,所以,任何一个厂商都没有影响价格的力量,只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这样,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水平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根据MR=MC原则进行生产决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厂商实现短期生产的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或者最小的亏损。当厂商短期亏损时,厂商需要通过对总收益和总可变成本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在长期生产中,如果厂商获得利润,新的厂商就会纷纷加入该行业,从而行业的产品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直至利润消失;相反,如果厂商亏损,行业中原有厂商的一部分就会退出该行业,从而行业的产品供给下降,市场价格上升,直至亏损消失。所以,短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获得利润,但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以完全竞争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分析为基础,可以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厂商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并且供给曲线上每一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可以给厂商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会呈现出水平的、向右下方倾斜的和向右上方倾斜的3种情况。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该厂商的产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厂商进入该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完全垄断厂商凭借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力量,可以通过改变产量来控制价格,所以,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或者最小的亏损。当短期亏损时,也需要通过对总收益和总可变成本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但在长期均衡时,由于其他厂商不能进入市场,所以,完全垄断厂商一般总是可以获得利润的。

  垄断竞争市场上有许多厂商,它们生产的同种产品存在差异但彼此之间又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厂商进出行业自由。该市场结构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之间,既具有垄断因素又具有竞争因素。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或者最小的亏损;亏损时也需要考虑是否继续生产。但由于厂商进出市场自由,所以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为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由于垄断竞争厂商们所生产的产品有差异但彼此之间又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往往注重非价格竞争,即进行产品的品质竞争或广告竞争。此外,垄断竞争厂商的生产规模往往比较小,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这种过剩的生产能力可以看作是以产品的差异性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代价。

  寡头市场是介于垄断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其特征是市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为数不多的厂商,每个厂商对市场都有影响力量;厂商之间的依存关系强,是价格的搜寻者;厂商之间可能有合谋,也可能没有合谋;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可以有差异,也可以没有差异;市场存在进入障碍,新厂商进入市场是困难的。鉴于寡头厂商的以上特征,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该市场下厂商的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寡头厂商特征的假设不同,分析的框架就不同,相应的寡头模型也不相同。例如,根据不同的假设前提,于是有古诺模型、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张伯伦模型等。寡头市场的特征使得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以上四类市场结构中,完全竞争市场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垄断竞争市场次之,寡头市场再次之,垄断市场最差。

  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不仅分析产品均衡价格的决定,还分析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分别研究这四类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及其所有者的收入决定,所以,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又被称为分配理论。此外,分配理论还包括对分配的公平问题分析。

  一种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是该生产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厂商,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其最优的要素使用量;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其最优的要素供给量。以完全竞争市场为例,通过实现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生产要素价格)的原则,厂商可以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生产要素需求量;通过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可以确定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生产要素供给量;再进一步利用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便可以得到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见要素价格理论。

  分配理论还利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等分析工具对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即公平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除了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外,还使用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事实上,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格,还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当把每种商品的供求都看作是市场上所有商品价格的函数时,便需要使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等条件下存在一组关于所有市场的均衡价格,该组均衡价格使得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当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社会实现一般均衡时,它表明实现了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微观经济学既包括实证分析内容,又包括规范分析内容。微观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内容。福利经济学确立了帕雷托最优的标准,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生产和消费没有外部性,且消费者的偏好和厂商的技术是不变的,则一般均衡将满足资源有效配置的帕雷托最优状态的条件。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的论证。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所得出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可以实现一般均衡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帕雷托最优状态的结论是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条件下得到的,事实上,这些理想化的假设条件及其结论通常并不符合现实经济生活的真实情况。也就是说,现实经济活动的市场机制在许多场合并不能导致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便被称为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4个方面: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完全。为矫正市场失灵,经济学家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