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宝华山佛教“律宗第一名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北部,距镇江市区32公里,主峰海拔437.2米。宝华山静卧于长江之滨,西与南京钟山栖霞山绵延相连,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势雄伟,挺拔而壮丽。宝华山原名花山,盛夏季节黄色野花漫山遍野。开山之祖南朝梁高僧宝志登山结庵讲经传授,此山遂名声大震。宝志圆寂后,世人改花山为宝华山。

  宝华山历史悠久。山脚下的“丁沙地遗址”距今近7000年,曾出土过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实物,是一处“宁镇地区早期的新文化遗存。”

  宝华山计有36座峰峦,好似36片莲花瓣,寺庙则如莲房端坐其中。诚所谓“围着寺庙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僧人影”,营造出了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每当宿鸟归巢,听轻风絮语,游人不由顿生隔世之感。

  “水流石不动,山静云自飞”。以佛教传世的宝华山更有“二龙四池七台九洞十二泉”之胜景,集“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于一体,人在山中走,如在仙境行。

  宝华山的“雾海”比之黄山云海毫不逊色。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

  宝华山还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古木参天,叶稠荫翠,根株蟠结,绿草茸茸,落英缤纷。山上珍稀树木繁多,椴树、银杏、紫兰等树种成长良好。其中,“宝华玉兰”更是宝华山所独有。其花大如莲、白如雪,每至传戒期则竞相争艳,那浓郁的花香和婀娜的姿态给教徒们送来了一片温馨、几多亲切。

  宝华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历经1500余年沧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故,宝华山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

  站在宝华山顶峰的拜经台极目北眺,但见长江如带,苏北平原烟树苍茫;西望栖霞山、汤山,山青如洗,枫叶如画;东顾镇江,金、焦二山如浮现在扬子江中的两块碧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这是对宝华山的真实写照。

  乌龙洞:位于宝华山西南,为山中九洞之一(其余为潮音洞、白虎洞、黄花洞、志公洞、品洞、东华洞、西华洞、古僧洞)。此洞外狭内宽,深不可测。山志载: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师一日开堂授戒,忽见一僧,面苍黑,貌怪异,不类人样,遂大喝一声,该怪僧急出走,众僧尾追其后,至洞口,现乌龙身潜入洞内,乌龙洞由此得名。该洞属溶洞,壁上有石蟾,其形逼真。钟乳石遍布,石笋奇特,滴水之声如击钟馨。洞内有小广场,别有一番天地。

  隆昌寺:原名千华寺。自宝志创寺以来,已逾1500余年。据《宝华山志》记载:“宝华律宗为金陵四百八十梵刹最上者。”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令宝华山律院住持、律师赴京放皇戒(即授御戒),宝华的名望随之日高。该院先后授戒70余期,全国僧尼均来此受戒,以为正宗。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海外。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不少僧尼曾来此受戒。建国后,1955、1957和1992年三次举行授戒活动,受戒僧尼1000多人。隆昌寺规模宏大壮观,鼎盛时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现存的几口大铁锅一次即可煮米千余斤。寺内尚有大雄宝殿、韦驮殿、铜殿、无梁殿、戒坛、大悲楼、大寮、布萨堂等数百间。

  铜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是神宗皇帝生母慈圣皇太后捐金二千建成,至今已400年。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外有石柱方亭。结构精巧,雕刻细腻。殿高7米,阔4.5米,深4米。其梁、栋、栌、桷、窗、瓦、屏、楹均以铜为之,故名铜殿。殿内原供观音大士像,四壁刻画有如来诸菩萨及帝释天人像等。殿前丹墀石栏围护,有石阶上下。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南巡再登宝华,书题铜殿额“莲界云香”。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亦题匾“宝网常新”。铜殿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无梁殿:铜殿两侧为无梁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左供文殊,右奉普贤。均为单檐歇山顶,三间两层楼阁式,面阔7.62米,进深二间5.62米。整幢建筑无梁无柱,不用寸木,内部纯系砖垒拱券,外部是仿木结构殿堂形砖雕,出檐短,起翘低,似北京北海无梁殿。夹墙内有石级上下,仅容一人。门窗皆呈圆拱形,上雕云纹和二龙戏珠图案。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拜经台:拜经台位于宝华山西部峰顶,又名晒经台、会君台。上有巨石如台,相传是梁武帝会宝志处。民国时,张治中将军曾在此著文追述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一·二八”之役,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并建立巨碑,立于拜经台上,以志纪念。后为日军所毁。

  戒公池:戒公池在山门前,长宽约30余米。池周围用石块垒砌,池侧有20多棵银杏树,权龄约400余年,最大的树身周长3.2米,高30多米。山志载:戒公池是秦淮河两源头之一。日供数千人用水,“虽旱不竭,天光水影交映,而寺宇林木若入冰壶玉鉴中。”池中有怪石,名曰象鼻,露出水面。水盈则涨,水落则缩。石上有树,名曰娑罗,长年枝繁叶茂,终辄一米多高。此树始于何时?穷究无人知晓。世所罕见,叹为奇树。惜哉!现已不存。山中诸池,此池颇负盛名。

  戒坛:置于戒坛堂内,大刹放戒时用。戒坛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上有“佛制戒坛”额。戒坛便是律宗的标志。

  隆昌寺戒坛原为木质。康熙四十三年(1705),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师担纲设计营造出隆昌寺第一座不倚不连”的规范。据《宝华山志》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

  以后每年冬春传戒,各地求戒僧众蜂涌而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一次开戒,云集受戒者达1200余众。凡在宝华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国名山古刹都受到热忱接待。隆昌寺非但闻各全国,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誉,慕名来此礼佛、受戒的很多。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都曾向隆昌寺赠送过玉佛、石佛和铜馨等法器。隆昌寺对东南亚佛教的影响很大,对日本的影响更甚于泰国。

  隆昌寺明清古建筑:宝华山隆昌寺,坐南朝北,山门朝北开,庙大门小。从大雄宝殿纵轴线向前延伸到大悲楼(违驮殿),一侧是东寮房,另一侧是西寮房,结构方正,对称严谨,主次分明,回廊环绕,称之为四合大院,建筑面积有7240平方米,使用面积5725平方米。沿着北端西侧向东建造的有斋堂、下客堂小院、戴季陶小院、“戴母”小院、戒堂小院、铜殿和无梁殿小院,还有祖祠堂和师姑楼小院,这七个小院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方形庙宇,院中套院,亭台楼阁布局合理,所设置门道回廊相随,院与院相通,非常巧妙。这种组织布局,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从布局来说,它有灵活多样的变化,适合传戒多种功能的需要,气势宏伟而又极其庄严,井井有条地表现了传统的理性精神;在空间上取得了高低错落有致、虚实对此强烈的艺术效果。从总体来看,它的功能、造形、大小与装饰如同宫殿,但又不失庙宇的风格,是一种“方形廊院制庙宇”建筑群。在造型艺术上,处处可见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山门、无梁殿屋脊采用宋朝(宋式)建筑升起的做法,即整个正脊为一条曲线,正脊的两端鱼尾往上翘,显得高贵华丽。在1980年修复时,其正脊采用“清式”形成一条直线,两端装饰龙吻,显得高大气派。又如,大雄宝殿、韦驮殿等等,其下重檐的外檐卷棚,采用“宋式”即以砖代替木板,不易潮朽。

  隆昌寺的总体造型艺术,体现了明清朝代的建筑优点。

  隆昌寺的建筑绝大部分为木结构,由台基、墙体和屋顶三部分组成。主要殿堂墙体,是青砖“一顺丁”排列砌法,即磨砖对缝的“干摆墙”的砌法,每块砖都要经过细磨加工,大小一样,不得破损,并编成序号。此外还有“三顺丁”砌法。墙体有防寒、隔音和对木架起支撑的作用。

  庙宇砖雕艺术精湛,佛像座下的莲花座、戒台下部的底座、山门石鼓下部、铜殿的台明底部以及律宗墓山见月和尚塔,主要的石碑底部都有须弥座,都是石雕艺术品,做功细致精湛。除此之外,还有砖雕艺术佳作,其中无梁殿砖雕艺术尤为突出,造型小巧玲珑,结构严谨,以砖代木,无梁无柱,风格古朴,雕刻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