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巢湖民歌,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代表,汉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巢湖民歌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楚汉相争时,“四面楚歌”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里提到的“楚歌”,时为流行于楚国的歌谣。时巢为楚地,从某种程度也可以说是巢湖民歌的前身。东汉乐府一时兴盛,其一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便产生于巢湖流域,它是最早辑录于文化典籍的巢湖民歌。南宋元朝,巢湖民歌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太平天国时期、新四军抗战时期,巢湖民歌一直没有“噤声”,顽强地表现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巢湖民歌旋律优美、辽阔、华丽、悦耳动听,独具地域特征。它伴随着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化的演变过程,流传四海,久唱不衰。解放前,巢湖境内民歌活动较为普遍。在巢湖地域,每到春节玩灯就唱灯歌,一到栽秧时就唱秧歌,所以有“有灯就有歌,栽秧必唱歌”之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七师根据地,除流行当地的门歌、灯歌等地方民歌外,还传唱着一些革命内容的民歌。巢北民歌更为丰富,特别是居巢区(原巢县)和含山县交界的黄山山区一带人民,祖辈早年从桐城怀宁潜山等地迁居此地,从而移植一部分安庆地区民歌。通过多年传唱,与当地民歌融汇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黄山民歌。

  巢湖民歌作品多半由当地汉族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情感,形式上有山歌、渔歌、秧歌、茶歌和门歌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朴素自然,优美感人。巢湖是安徽著名的歌乡之一,境内槐林的灯歌,沿湖一带的渔歌,山区的山歌,银屏的秧歌,各有风格,丰富多彩,早在50年代就驰誉国内。近几年,巢湖又不断举办盛大的“南巢歌会”,数百名新老歌手纷纷登台,掀起阵阵清新纯朴的“巢湖风”。

历史演变和艺术特色

  安徽巢湖地区既是鱼米之乡,同时也是盛产民歌之乡,正如一首巢湖民歌所唱:"红公鸡尾巴拖,三岁孩儿会唱歌,若问歌儿有多少,芝麻三斗并三箩。"巢湖民歌有着深厚的民间传统。巢湖人爱唱歌,他们自豪地唱到:"叫我唱歌不费难,舌条弯弯嘴动弹,三个五个随我唱,十个八个随你还,田里干活唱着玩。"

  起源于南宋和元朝的巢湖民歌分为山歌、秧歌、船歌、渔歌、茶歌和小调等多种形式。,巢湖渔歌显示了湖上儿女、江涛渔民不畏风浪的粗犷豪情;沿江湖滨圩区的秧歌悠长动听,一人领,众人和,把劳动的疲劳全丢在身后,把丰收的喜悦展现在眼前;巢湖山歌凝聚着开山石工艰难移动的步履和樵夫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追求;巢湖门歌起源于居巢、肥东、含山、全椒四县交界的小黄山地区,灾民在饥荒之年沿街乞讨时辛酸的叫唱,后演变成倾诉情感、憧憬未来的讴歌。,在如此美妙的"四歌"之外,还有众多民间小调如旱船调、龙舟调、采茶调、摇篮曲等以及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小刀戏、含弓戏等。

  "望风采柳"是巢湖民歌的传统创作形式,农民们非常智慧和风趣,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比如,春夏季节,在水田里插秧时, 他们直起身子歇口气,会面对田野歌唱:"十里也,长冲也,好风光呀依也,麦苗青呀,啊咦呀子吆,稻花黄啊,啊咦呀子吆,幸福生活万年长啊。《十里长冲好风光》"。,在劳动中,他们也会嘲讽那些游手好闲之人,看到路上无所事事的闲人,他们会唱:"六月天,大忙天,哪有闲空站路边,不是黄秧占着手,拎着尾巴扔上天。《拎着尾巴扔上天》"把好逸恶劳的人比作偷吃的老鼠之类。

  他们也会歌唱自己平凡而有趣的日常生活,如:"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晚上同枕一个小枕头。《小两口吵架不记仇》"。

发展和传承

  1949年以后,巢湖民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1955年3月,巢湖民歌《姑嫂对花》被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唱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历年来,有关部门共搜集整理了一千多首原生型民歌,有五百多首被编入各种歌曲集。其中111首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20首被编入《安徽民歌100首》,三十多首被编入中学课本和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材,二十多首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并馈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存。巢湖民歌代表曲目有《姑嫂对花》、《喊秧歌》、《刘姐姐》、《吓老鹰》等。巢湖民歌创作、演唱活动一直持续不断,在全省、全国演出活动中多次获奖,在安徽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巢湖民歌史,可以探寻巢湖历史变迁的踪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研究巢湖民歌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安徽民歌史和中国民间音乐史的研究。巢湖民歌是巢湖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承、弘扬巢湖民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