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存浩(1928年2月23日— ),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出生于天津,籍贯山东无棣,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43年考入厦门大学;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48年留学美国,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存浩是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研究双共振光谱学和分子碰撞传能,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 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在发展熔铁催化剂和解决流化床传热与反混问题上有所贡献。

2016年1月4日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

张存浩院士肖像(2013年12月29日摄)

简介

张存浩是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70年代,开创了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存浩开拓和引领了中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中国化学激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张存浩院士还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化学激光新体系和新“泵浦”反应的研究;开展了以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分子激发态光谱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的干涉。 这项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张存浩院士一贯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制定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

=经历

1928年(民国十七年)2月23日,张存浩出生于天津。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就读于张伯苓所创办的重庆南开中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转到福建长汀一中。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转入转到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

1947年-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赴美留学在爱阿华州化学系读研究生。

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1950年10月返国。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张存浩作为青年代表出席了科学界最高学术机构的这一会议。

1959年,张存浩投入到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没见过火箭,没见过发动机,张存浩作为负责人,带着一群人驻进了金家沟这个名符其实的山沟里。

上世纪70年代,张存浩(后排左二)和化学激光团队部分同志

1973年,张存浩再次转行,他自己提出要从事化学激光研究。

1983年,张存浩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

1984年,张存浩与庄琦等发明了一种在超高速流中大量制备一氟化氮两种电子激发态的方法,为研究可见光化学激光创造了条件。

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6年1月,作为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1986年到1990年,张存浩出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开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学术生涯,张存浩在中国科技管理部门中第一个倡议设立了专门从事学风管理的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

1986年,张存浩曾在旧金山第11 届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上作题为“以快速预解离态为中间态的双振多光子电离光谱”特邀报告。张存浩作为中国的杰出学者,还曾在世界著名学府,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讲学,得到国际知名学者李远哲的高度评价。

1992年6月,张存浩与大陆一些著名科学家首赴台湾,为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6年1月4日,经国家天文台申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月5日发布第91791号公报通知国际社会,第19282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张存浩星”。

张存浩院士(左三)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3年7月摄)。新华社发

主要成就

20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

60年代,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70年代,开创了中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80年代以来,开拓和引领中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张存浩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化学激光新体系和新“泵浦”反应的研究;开展了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分子激发态光谱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的干涉。

1983年,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中国化学激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张存浩先后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


丁肇中(左)与张存浩夫妇
2008年,刘延东(中)在国家自然科基金委调研时与师昌绪(右)、张存浩合影
2012年春节前夕,白春礼(右)院长在张存浩院士家看望张存浩先生
张存浩院士(左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3年7月摄)。新华社发
张存浩院士(右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3年7月摄)。新华社发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