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弹道导弹汉语拼音:Dandao Daodan;英语:Ballistic Missile),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其飞行弹道一般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又称动力飞行段或助推段)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飞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路径;被动段包括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是导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到弹头起爆的路径。

简史

  1944年9月8日,德国使用V-2导弹轰击盟军占领的欧洲城市,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弹道导弹。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争需求的拉动,弹道导弹迅速发展。

  战略弹道导弹迄今已发展了四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苏联美国先后研制成功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最具代表性的有苏联的SS–4、SS–5导弹和美国的“雷神”、“大力神”1导弹等。这一代导弹使用低温不可贮存推进剂,采取地面固定发射,发射准备时间长,战术技术性能差。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是战略弹道导弹大规模发展时期。典型的第二代战略弹道导弹有美国的“大力神”2、“民兵”1、“北极星”A–1导弹和苏联的SS–11、SS–N–4导弹等。这时期出现了固体推进剂导弹、液体推进剂导弹并存的局面,制导方式为全惯性制导,出现地下井或潜艇发射方式,命中精度和生存能力大大提高。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战略导弹改进提高时期。以携带突防装置和多弹头为标志的第三代战略弹道导弹相继面世,如美国的“民兵”3、“海神”C–3和苏联的SS–18、SS–N–8等。80年代以后,为战略弹道导弹的更新发展时期。第四代战略弹道导弹开始装备部队,典型的有:美国的“侏儒”、“三叉戟”1C–4,俄罗斯的SS–27、SS–N–23和法国的M–5等。其特点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或抗核加固的单弹头,采用公路、铁路、水下机动等多种发射方式和先进的惯性制导、复合制导体制,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打击硬(点)目标的能力大为提高;有的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CEP)可达百米级。

  战术弹道导弹迄今已发展了3代。50~60年代初生产的第一代战术弹道导弹,主要是为适应核战争需要研制的,以携带核弹头为主,多采用无线电制导和简易惯性制导,导弹的机动性能差,命中精度低,主要型号有美国的“红石”和苏联的SS–3等。60~70年代生产的第二代战术弹道导弹,如美国的“长矛”、苏联的SS–12、法国的“冥王星”等,开始采用带修正补偿器的惯性制导系统,简化了地面设备,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导弹的机动性、射程、可靠性和反应速度都较第一代导弹有明显提高。70年代末以后发展的第三代战术弹道导弹,如美国的“潘兴”2、苏联的SS–23、法国的“哈德斯”等,其制导系统先进,机动性能好,反应速度快,命中精度高,并能一弹多用。

分类与特点

  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弹头性质分为弹道式核导弹和弹道式常规导弹,按射程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按结构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弹道导弹主要由弹体、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和弹头四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①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②采取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以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并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③火箭发动机自带氧化剂和燃烧剂,可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导弹能在空气稀薄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飞行。④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和并联,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到较远的距离。⑤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来实现,安全可靠。⑥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后被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⑦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必须采取防热措施。⑧多数导弹无弹翼,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弹体体积大,结构复杂。⑨可携带集束式、分导式或机动式多弹头打击多个目标。⑩为准确地攻击目标,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装置,可控制弹头机动飞行。

发展趋势

  研制、开发先进的制导系统,完善和采用复合制导体制,提高制导精度;简化导弹发射装置,实现地面设备的模块化、小型化、自动化,提高导弹的机动性;采用小型发动机系统和高能推进技术,增大导弹射程;采用新型弹头技术,研制大威力、高效能的整体爆破弹头、集束式子母弹头、带末制导的多弹头等常规弹头和机动式核弹头,以适应打击不同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