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宁城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徕宁城遗址,位于喀什市地区公安局驻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朝在喀什噶尔旧城西北2公里处兴建,有4个门,“周长二里五分余,高一丈四尺,底厚六尺五寸”(《回疆通志》)。城内有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衙署、军营、仓库、关帝庙、万寿宫、店铺等建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高宗正式为此城赐名为“徕宁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徕宁城门外又修建大量商肆店铺。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攻陷徕宁城,城池大半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朝又在原址重建,并在徕宁城墙旧址上又补筑一道半圆形城墙,称为“月城”,也称“尤木拉克协海尔”(圆形城)。民国年间,此城为国民党驻疆四十二师骑兵第九旅司令部。现只剩下旧城墙。

  1759年,清军平定“大小霍加之乱”,统一了天山南北,翌年在喀什噶尔置总理南疆八大城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1762年在喀什噶尔旧城(即今市区东半部)之西北2里许,原波罗尼都的私人庄园址上兴建一新城,作为参赞大臣衙署,新城设四门,“周长二里五分余,高一丈四尺,底厚六尺五寸,顶厚四尺五寸” (《回疆通志》),城内“建仓库、衙署及兵屋;城南辟教场、将台,规模大备”(《新疆回部志》),还有关帝庙、万寿宫(为清官员举行祭祀或大典之处)等大型建筑。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清高宗正式为此城赐名为“徕宁城”。原址在今市区西喀什地区公安处驻地,旧城墙至今可见。当时,本地人称其为喀什噶尔新城(或满城)。1794年,徕宁城南门外又修建大批商肆店铺,由内地迁来的满、汉商民开业经商,清人评价说:“徕宁城仰瞻宫庙之辉煌。凭临城池之壮丽,居然新疆一都会矣!(《新疆回部志》)。

  1826年7月间,张格尔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攻陷喀什噶尔旧城。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率残部与1000余江、浙、湘、蜀、陕、甘籍汉族商民退守徕宁城,首战打败3000余浩罕侵略军,杀敌800。张格尔命人在克孜勒河下游堵坝截流,以期抬高水位淹毁徕宁城。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湖南长沙籍普通清军士兵黄定湘(1801—1826)奋身泅水,从水底凿开坝土,水位骤降,城池得救。黄定湘英勇牺牲后,各族人民尊其为“方神”(保护四方之神),全疆有10几个县为他起建方神庙,百姓与地方官每逢月初和十五都进庙上香,一直延续到民国末年。1826年9月28日,张格尔掘地道攻陷徕宁城,庆祥自杀殉国,徕宁城大半毁于战火。

  1898年,请军喀什噶尔副将协署又设在原徕宁城遗址上。此时喀什噶尔城已向西拓展到徕宁城边上,副将杨德俊主持在城西开一城门,与协署驻地接通,并在徕宁城墙旧址上又补筑一道半圆形城墙,称为“月城”,当地维吾尔族称“尤木拉克协海尔”(圆形城),与喀什噶尔旧城既相接又相隔。解放以前,此城为国民党驻疆42师骑兵第9旅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