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蚕花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扫蚕花地,民间小歌舞。起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是在当地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德清县经久不衰,而且艺人的演出活动还延伸至杭、嘉、湖、沪各地。

  德清是杭嘉湖地区蚕桑的主要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由于蚕桑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当地的民俗活动大多与蚕桑活动有关。如:“讨蚕花”“照蚕花”“抢蚕花”“串蚕花”“轧蚕花”等。“扫蚕花地”就是这些民俗活动中的一种歌舞形式。 “扫蚕花地”的形成,老艺人们传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调查统计,德清县当时“扫蚕花地”就有七种不同曲调,四种不同风格的表演,知名艺人达二十多人。可见那时“扫蚕花地”已相当繁荣,艺术上也较成熟了。

  “扫蚕花地”大都在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表演,一般在乡村举行的“马鸣王菩萨”庙会上随着巡行队伍演出,而更多的是被蚕农请到家中演出。每逢寒食清明,蚕农家家清扫蚕房,消除尘埃和垃圾,开始一年的蚕桑生产,这时就要请艺人来蚕房表演“扫蚕花地”。用以消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求吉利和蚕桑丰收。表演结束,蚕农认为已消除了可见和不可见的污秽后,方在蚕房内设放马鸣王神龛,贴上聚宝盆等吉祥剪纸,关上蚕房门,并在门上加贴封条,等养蚕时方能开门,从此禁止闲人入内。“扫蚕花地”这时的演出带有仪式的性质,是生产习俗中的重要一环。

  “扫蚕花地”艺人有半职业和业余两种,半职业艺人过去以穷苦农民为多,他们务农尚不能温饱,靠演“扫蚕花地”补充收入。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或三、四人搭班划一条小船,在农历十一月开始外出,到清明后回家。每到一个村庄,就挨家挨户去农民家里演出,农民也乐意请他们到家中表演,传承至今仍受欢迎。业余的演出则带有极大的自娱性,队伍全由四乡农民自愿组成。

  “扫蚕花地”的表演形式多样,但以单人小歌舞为主,由单个女性表演,另有一人敲小锣小鼓伴奏,后发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的情景。表演者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袄,手执铺着红绸的蚕匾,载歌载舞,做“糊窗”“采叶”“喂蚕”“做缫”等各种动作,模拟养蚕劳动。全舞共三十八段歌词,在每段的锣鼓过门中,表演“扫地”舞蹈动作。最后是庆贺蚕茧丰收,在表演者高举蚕匾、东家娘子接匾的高潮中结束。其他表演形式还有男子单人表演的“唱马鸣王菩萨”、“扬扫地”、男子双人表演的“扫蚕花地”,又称“摇钱树”。

  “扫蚕花地”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江南妇女长期在蚕房劳动所形成的娴静、端庄、温柔的性格及干净利落的劳动习惯。其音调古朴,旋律优美,是杭嘉湖蚕乡最具特色的民歌之一。舞蹈的基本动律“稳而不沉,轻而不飘”,可以用一个“端”字来归纳,较好地表现了江南水乡蚕花娘子的端庄、细腻、轻巧的性格。舞蹈的道具、服装特色鲜明,铺着红绸的小蚕匾以及作头饰和道具用的白鹅毛,是蚕乡特有的生产工具;表演者的头上、扫帚、蚕匾上插的蚕花,与“西施给蚕娘赠蚕花”的传说,以及“蚕花会”、“轧蚕花”等习俗相联系,再是表演者所穿的红裙红袄,这些都是蚕乡人民心目中最吉祥的事与物,因此,“扫蚕花地”的演出特别受到蚕农的欢迎。

  滩簧著名艺人杨筱天(1913-1984)是“扫蚕花地”的重要传人。他13岁即向老艺人福囡学习“扫蚕花地”,在传承的基础上,杨筱天的“扫蚕花地”还吸收了丰富的戏曲表演手法。音乐在原只有一面小锣小鼓伴奏的基础上,发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1958年据“扫蚕花地”改编的《蚕桑舞》还参加了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创作、演出奖,并被拍成记录片《德清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