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政治文化英语:political culture),政治主体在长期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主观印象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于政治体系政治权威政治关系政治过程和政治产品等政治现象的心理反映和价值倾向。

政治文化概念,首先是在比较政治学领域出现的。现代西方学者在进行不同国家的政治体系比较研究时发现,在任何一种特定的政治体系中,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是一定的政治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支持因素。但是,原有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等政治学词汇,都不能准确、完整地概括这一现象,于是,人们开始使用一种新的词汇“政治文化”。

G.A.阿尔蒙德和S.韦伯把政治文化的内容归纳为:对政治系统整体的态度;对政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态度;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的态度。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态度、信仰和感情只体现了政治文化一部分内容,或者说仅仅是对政治文化的一种狭义理解,他们主张将政治文化概念拓展到包括政治行为模式在内的广义范围。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观点一般都认为,政治文化是连接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的一种因素,它的作用是支持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它的作用方式,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再间接地对整个政治体系发挥影响。

政治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在众多观点中,阿尔蒙德的划分方法较有影响。他认为包含3种基本类型:①蒙昧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既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也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②服从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尊重并执行政府所作的权威性决策,但缺乏参与政治、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意识。③参与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公民具有一定的政治参与热情但不过分,对合法的权威亦有充分的尊重。一般来说,任何社会都不会只有一种类型的政治文化,往往是几种政治文化的混合体。

对“政治文化”的不同理解在中国形成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观点认为,政治文化是观念和实体统一体,应该包括“制度形态的政治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两个层次,政治文化研究包括对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研究。狭义的观点认为,政治文化应当仅限于“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层次。这种理解与西方观点比较接近,他们或者主张政治文化研究应当仅仅包括政治心理层面,或者允许将政治思想列入政治文化的研究范畴,而将政治制度排除在政治文化的视野之外。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社会政治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历史与政治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它将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政治文化又对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和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见


→ 学科目录: 政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