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康德主义汉语拼音:Xinkangde Zhuyi;英语:Neo-Kantianism),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各国,特别是在德国广泛流行的一个提倡复兴康德哲学的流派。

形成

新康德主义最初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1855年,德国自然科学家H.L.F.von赫尔姆霍茨(1821~1894) 在其《论人的视力》一文中,首先强调康德认识论的重要意义,并试图利用感官生理学的成果证明I.康德先验主义。1860年K.费舍的《康德生平及其理论基础》和1862年E.策勒的《认识论的意义和任务》这两部著作的出版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康德哲学的注意和兴趣。对新康德主义的形成起重大作用的是德国哲学家O.李普曼(1840~1912)和F.A.朗格。李普曼在其1865年出版的《康德及其后继者》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必须“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朗格在其《唯物主义史及对其在目前的意义的批判》中,强调康德对于现代比对于他的那个时代具有更深的影响,并号召人们要象研究亚里士多德那样探明康德体系的奥秘。这两部著作的出现促进了当时在德国兴起的复兴康德哲学的运动,标志着新康德主义的正式形成。

早期新康德主义

李普曼朗格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义在重新解释康德哲学的过程中,只强调康德的理论哲学,不重视康德的实践哲学。在对康德理论哲学的解释中,他们一般都采取心理学或生理学的观点,即用认识主体的心理或生理的结构说明知识的问题。李普曼把康德所谓的先验性解释为意识的生成组织。朗格把康德所说的先天的认识形式归结为先天的生理结构,从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使康德哲学彻底唯心主义化。

马堡学派和弗赖堡学派

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康德主义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很快成为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它发展为许多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是马堡学派亦称西南学派,创始人是H.柯享,主要代表人物有P.纳托尔普E.卡西勒R.施塔姆勒K.福伦德等人。另一主要的派别是弗赖堡学派,创始人为W.文德尔班,主要代表人物有:H.李凯尔特、E.拉斯克、B.鲍赫和H.闵斯特伯格等。这两派的共同特点,是在李普曼和朗格所开创的道路上接受康德哲学,即否定康德关于“物自体”概念的唯物主义因素,发展康德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同时还利用和发挥了康德的自律伦理学,提出了所谓伦理社会主义的理论。两派也各有自己的特点。马堡学派着重于认识论和逻辑问题的研究。他们以逻辑结构来解释世界的结构,企图为数学和自然科学以至人类的普遍经验找到逻辑根据。他们利用并改造康德的先验逻辑学说,认为逻辑范畴是纯粹思维创造的,虽是先验的,但并非先天的。它们并无永恒的固定的意义,而只适应于一定的理论体系,并随理论体系的改变而改变。弗赖堡学派则把伦理学和美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着重从价值论上解释康德学说,强调哲学的首要问题不是实在问题,而是应有问题即价值问题。以此出发,他们把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对立起来,认为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科学,社会历史科学是关于价值的科学。前者利用一般化的方法,以探求普遍的规律;后者利用个别化的方法,以描述特殊的事件。这样,他们就完全歪曲了社会历史科学的性质,否定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其他的新康德主义学派

在德国,新康德主义还有其他一些学派,如以A.里尔为代表的实在论派,以F.保尔逊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派,以L.内尔逊为代表的心理学派,等等。不过,它们的影响都较小。1896年,德国哲学家H.魏亨格尔还创办了《康德研究》这一专门刊物,并于1904年组建了“康德协会”。新康德主义在西方其他国家也有流传。法国的 C.勒努夫耶、英国的 R.亚当森、意大利的C.坎托尼等,实际上都是新康德主义的代表。第二国际和德、奥社会民主党内的E.伯恩斯坦、K.施米特以及俄国的“合法马克思主义者”Π.В.司徒卢威等人,都是新康德主义的信徒。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康德主义逐渐失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有复活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