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文学家、画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义镇刘围子村)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等职。早年即受到苏轼赞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遒劲,辞格俊逸。其文成就高于诗,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如《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等,或即景抒情,描摹真切;或借事寓理,叙议交织。苏轼称其“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今存词160余首,风格与东坡词相近,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著有《鸡肋集》70卷,其中诗赋23卷,杂著散文47卷,有《四部丛刊》本。

  哲宗绍圣年间,因受党争株连,屡遭贬谪,章惇在位时,出知齐州(今山东济南)。当时齐州盗匪猖獗,大白天在街巷和路上抢劫,晁补之暗访查出他们的姓名和实情,赃物和证据都仔细审定。有一天,晁补之宴请客人,以传授计谋的名义将盗匪头目召来,酒宴未结束,就全部把其余盗匪抓获,从此,齐州府就安定下来,消除了群盗之患。因编修《神宗实录》触犯皇帝的忌讳,贬为应天府通判,后改任毫州通判,再贬任监理信州、处州酒税。

  徽宗即位后,应召还朝为著作郎,后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不久,丞相蔡京等奸佞指控元祐诸贤司马光、苏轼等人为“奸党”,晁补之亦在其列,这就是有名的“党籍”案。先被黜出任河中知府(今山西永济),在任期间,修桥便民,深得老百姓拥戴,建寺庙将晁补之的画像敬在里面。后相继迁徙到湖州、密州、果州,接着主管鸿庆宫。从1103年(崇宁二年)至1110年(大观四年),被免官,在家闲居八年,忘情仕途,追慕晋代陶渊明,修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

  徽宗大观末年,“党籍案”事消,出任达州知州,后改任泗州(今江苏盱眙北)知州。不久,病逝于泗州任所,卒年五十八岁。

  晁补之善文章,工诗词。晁补之从小就“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诗文。”十七岁,他随其父晁端友住杭州新城,看到钱塘山川风物秀丽,随作《钱塘七述》赋。1073年(熙宁六年),杭州通判苏轼巡视新城,晁补之带着《钱塘七述》随其父晁端友去拜谒苏轼。苏轼原早想写内容类似的文章,阅读之后,苏轼倍加赞扬,感叹说:“吾可以阁笔矣!”称赞他的文章“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晁补之的诗“辞格俊逸可喜”,尤以古乐府最为出色。如《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写一个贵夫人独留空房中的寂寞心情,哀婉凄楚,相当感人。其诗词神态高秀,接近苏轼跌荡磊落、壮丽开阔的风格,尽管词的意境不开阔,却富有真实感情。如《摸鱼儿•东皋寓居》一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把自己寄情自然风光、厌恶仕途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苕溪渔隐丛话》说这首词“能具道阿堵中事,每一歌之,未尝不击节也”。

  晁补之的政论文章注重“事功”。论政、论史,无不切合实际,反对“不切实际”的泛泛议论。在安南如何布防军队,晁补之曾写过一篇《罪言》的政论,中心内容是要选择仁义、忠厚、有勇、有谋的优秀人才担任五管郡守,加强沿海诸郡的军备防务,大家认为他的主张符合实际。极力主张以军事力量收复石敬塘献给辽政权的幽蓟十六州。他的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在开封及礼部别院考试,都是第一名。宋神宗看过他的应试文章,说:“这是个经术造诣很深的人,可改变浮薄的文风。”

  晁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尤其精于楚辞的研究,成果颇丰,著有《重编楚词》16卷、《续楚词》20卷、《变离骚》20卷;另有主要著作《鸡肋集》70卷、《春秋左氏杂论》1卷、词集《晁氏琴趣外篇》6卷等。《四库全书总目》评论他的著作“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以往俊迈,并驾于张(耒)、秦(观)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