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在吸收了全国各地名窑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整个工序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等多项制瓷工艺。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受到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关注。2006年5月,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体积最大的蛋形柴窑——镇窑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博览区重燃窑火,为保护和传承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迈出了重要一步。2010年,由为镇窑复烧成功,促使了“世界最古老、分工最为精细的陶瓷生产流水线”——圆器生产线在景德镇恢复商业生产。

  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传承利用传统技艺的最佳途径,恢复商业生产、在生产中保护,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了以七十二道工序为主的工艺体系,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每道工序中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分工明细提高了制瓷效率,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景德镇精湛的制瓷工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全国及世界各产瓷区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及生产体系不愧为中国陶瓷业中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与东西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并存,其基本成型工序在宋代初步建立。在宋代,景德镇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工艺,在装烧工艺上先后采用了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到了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成绩的突出表现在于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这为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分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描述,“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工艺体系基本完善,专业化程度提高,涌现不少能工巧匠。

  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及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辉煌的一段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市政府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可能失传。1984年,景德镇市在市西风景秀丽的枫树山盘龙岗创建了集古陶瓷、古建筑、古工艺为一体的古窑瓷厂,将手工作坊和老艺人集中起来,向游客展示拉坯,印坯,利坯,剐坯、画坯等手工制瓷的关键工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江西

编号:Ⅷ-7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

一、 简介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制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二、溯源

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明、清以后,珠山御厂的设立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致使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景德镇由此成为"五方杂处"、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的陶瓷大都会,为瓷业习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习俗的突出表现是客籍瓷商队伍的不断壮大及瓷行、瓷庄和瓷号的大量涌现。各商帮都有自己的瓷行、瓷庄或瓷号,他们加强了景德镇与外地的联系,也操纵了景德镇瓷器的运销。随之而来的各地风俗习惯给景德镇瓷业习俗增添了新的内涵。

二、 艺术特色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的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绘者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明细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

1、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2、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

3、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

4、画青花:俗称"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

5、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在汇集全国各地名窑技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自成体系。其行业分工之细,专业化强度之高是其他手工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从御窑厂来说,其生产组织分工相当完备,具备了制坯行业的各种作坊:有舂碓陶土的作坊,有制作大小圆、琢器坯胎的作坊,有制匣钵的作坊,还有各种辅助性的作坊,如泥水作、大木作,船木作,铁作等。许多局部操作大都由专业性很强的工匠担任。同时将烧、做两行集中在厂内,设御窑若干座,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无所不及的大型手工作坊。

从民窑来说,最晚自宋末元初起,景德镇制瓷业烧、做两行便开始分立。"陶 食工,不受艺佣,帚赁窑主,以相附合"。清代才出现兼营烧做两行的"烧囵窑户"。同时,民窑业也具有完善的生产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不同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其行帮组织,他们既各自独立经营,又处在经常的互相联系中。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这对工匠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技艺的娴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新工艺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景德镇明清时期的制瓷工艺成就,是与景德镇瓷业生产分工细致的特点分不开的。

四、传承意义

景德镇在"集大成"之后,又将其精湛的制瓷工艺传播开来,促进了全国及世界各产瓷区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及生产体系不愧为中国陶瓷业中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与东西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当地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配合城区改造,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迹,把散落在市区的部分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异地集中保护,建立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整个博览区由古窑和陶瓷历史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但同时,建国以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和瓷业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景德镇瓷业习俗开始淡化,现已濒临消亡。景德镇传统的制瓷手工艺虽然得到部分保留与发展,但其中的一大部分仍在不断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抢救和保护。

一、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分布区域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经117°15',北纬29°10')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赣东北的门户,素有“昌江通衢”之称,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古老的手工业城市。

  考古调查资料显示: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规模不大,主要分布在城区及南河流域的农村;及至宋代,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瓷区之一,窑业规模宏大,呈现出“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象,主要分布在城区及南河流域的农村;到元代在景德镇设官窑机构——浮梁磁局,明、清两代在珠山设御厂,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窑址大部分集中到城区,“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也在这一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善,最终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手工制瓷工艺的集大成者。其精湛的工艺成了海内外效仿的对象。如宋代江南很多地区都仿造景德镇青白瓷;明代日本祥瑞、法国神甫昂特雷科来都将学到的景德镇制瓷工艺带回国去,促进了他们国家制瓷业的发展

  二、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渊源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并存。它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阶段。“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只是文献记载,却不见遗址遗物。景德镇目前有窑址可考的最早瓷器均为五代。当时制瓷工艺比较落后,装烧还没有使用匣钵、采用的是支钉叠烧法,故产品废品较多,美观效果较差。宋代,景德镇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烧制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创烧出“光致茂美”的青白瓷,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并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工艺,在装烧工艺上先后采用了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初步建立。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成绩的突出表现,在于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这为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分工,“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工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读音den)、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行各业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正因为有这些比较完善的工艺体系和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种类繁多、盘根错节。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在汇集全国各地名窑技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自成体系。其行业分工之细,专业化强度之高是其他手工行业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点我在历史渊源之中已作表述。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这对工匠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技艺的娴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新工艺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我市留下了宝贵、丰厚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好比一个大的图书馆,馆内又可根据专业分区,各区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可单独成立。大致上我们可以把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分成以下几大块:

  1、原材料的淘练配制技艺。其中包括瓷土的淘练配制技艺、瓷釉的淘练配制技艺、颜料的配制技艺。

  2、手工成型技艺。主要包括手工拉坯和利坯。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最终成型。

  3、施釉技艺。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

  4、绘画装饰技艺。又分釉上绘画装饰技艺和釉下绘画装饰技艺。釉上绘画技艺分粉彩绘画技艺、五彩绘画技艺、珐琅彩绘画技艺、古彩绘画技艺、新彩绘画技艺等,釉下绘画技艺又分釉下青花绘画技艺、釉下彩绘画技艺等。

  5、烧成技艺。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

  四、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重要价值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制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景德镇在“集大成”之后,又将其精湛的制瓷工艺传播开来,促进了全国及世界各产瓷区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及生产体系不愧为中国陶瓷业中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与东西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

五、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濒危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是世界上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个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变异或消亡。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由于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与现代化制瓷工艺相比,耗时多,劳动强度大,产量和成品率低,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它正濒临消亡。虽然有一些手工制瓷工序还在个体作坊中被采用,但也在逐步发生变异、失去原真性。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的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接下来我就对如何保护和利用“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谈个人观点。

  一、成立专门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长效的保护体系才能使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如果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来从事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由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所以我们在建立保护队伍时,要聘请那些爱此行、懂此行、钻此行的专业人士。若要真正保护好“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我认为必须建立“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传承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负责此项保护工作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

二、建立“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档案。

  对全市的手工制瓷技艺做一个全面、深入的调查,收集反映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其中包括传承人的情况收集。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资料完整的可以制作成“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资料集成、研究文集和录像资料。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向公众举办宣传展示活动,让市民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手工制瓷技艺展示与旅游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内物质文化遗产之外一项重要瑰宝。它必须得到广泛的宣传和传播,要引起公众的认识和了解。那种试图要把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到博物馆里“保护”起来的做法是不得要领的,那样做只会加速民间艺术的死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应该与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相结合,在固定的陶瓷文化景区开辟手工技艺展示场。按照传统的手工制瓷操作流程,聘请技艺高超的民间老艺人现场表演。让成千上万的中外来宾看到这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瓷器的同时,还看到承载在这些精品陶瓷上的高超制瓷技艺。虽然目前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已设立了传统手工作坊,但它的展示内容只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丰富和利用。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在利用中得到保护。

  四、有计划的培养新的传承人。

  多年从事民间文艺抢救工作的作家冯骥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脆弱的,往往是“人死艺亡”。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如果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不会存在。”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一代一代“带子传艺”传统,景德镇就不会有今天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变异或消亡。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也因为与现代化制瓷工艺相比,耗时多,劳动强度大,产量和成品率低,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它正濒临消亡。虽然有一些手工制瓷工序还在个体作坊中被采用,但也在逐步发生变异、失去原真性。再加上当今社会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年轻人不再愿意与瓷土打交道,景德镇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所以,有计划的培养新的传承人已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从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激励年轻人来从事这项具有伟大意义的工作。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一种国家行为,是一项文化事业,媒体对该词的使用率和相关内容的报道率也达到空前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沉睡了百余年以后,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期。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景德镇是古代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瓷工业城市,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作为中国传统瓷业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它书写了博大精深的祖国陶瓷文化,谱写了华夏古代手工业文明最辉煌的篇章,具有了独特丰富的历史、科学、民俗和旅游观赏价值。它应该受到全社会、全人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