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惠泉(生卒年月不详),原名杨骏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城区人。清光绪初杨骏考取宜宾县武秀才。后改习文,工书法。光绪十七年(1891年)杨在宜宾城区鲁家园街杨家祠开办大同书局,在宜宾首次引进铅印技术。光绪癸卯(1903年)参加四川末科乡试,考中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杨与城中萧公庙(又名万寿宫,江西省会馆)住持法成和尚、地方人士马毓麟、黄寿泉等创办“宜宾体育学堂”,先后招收学生三四百人。

  宣统元年(1909年)杨惠泉到北京,入四川驻京官绅开办的“京师蜀学堂”。辛亥革命后,杨惠泉在宜宾继续经营大同书局,民国元年(1912年)宜宾同盟会员,四川省共和党宜宾支部长尹绍洲等组成日新社,出版发行宜宾第一张铅印报纸《日新报》即由杨的大同书局承印。

  杨惠泉与宜宾城马掌街秀才雷东垣(雷士奇)长期友善。雷于光绪二十七八年(1901~1902年)受叙州知府文焕令办理地方团练事务,与杨惠泉时常出入府衙,老百姓呼为“雷四大人”、“杨三大人”。民国时期,雷东垣担任宜宾县团练局长20余年(1912~1934年),一直倚杨为心腹,任杨惠泉为文牍师爷。民国14年(1925年),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党(左派)宜宾县党部成立,雷东垣极为仇视,由驻宜二十四军刘文彩资助银元600元,在杨惠泉大同书局翻印反共小册子“今日共产党赤化全球之面面观”。后,雷东垣任宜宾封建会道门“叙州同善社”善长,杨惠泉又助雷开办“国学专修馆”任教务、授课。

  民国十八年(1929年),杨惠泉将宜宾优质杂粮酒命名为五粮液(注:此据《宜宾百科全书》、《五粮液史话》、“海峡两岸中国酒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等书所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杨所办大同书局用铜活字重新排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本《宜宾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