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氐(拼音:dǐ),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8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
<div style="width:100%; box-shadow: 0 0 .3em #999; background: #F5FFFA; border-radius: .2em; margin: 1em 0 2em 0; padding: 1px;">
 +
<div style="padding: 1em;">
 +
<span style="color:green; font-size: 260%;">氐</span> <span style="color:#00CD00; font-size: 200%;">(低 抵 柢)</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0%;"> <sub>【异体 古文】</sub></span>
 +
 +
<span style="font-size: 105%;">拼音:</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dī,dǐ</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部首:</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5%;">氏</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总笔画:</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5</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部外笔画:</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1</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结构:</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5%;">独体字</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五笔:</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0%;">QAY</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倉頡:</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0%;">HPM</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通用字]]</span> 
 +
 +
<div style="text-align:left; clear:both; border-top:1px solid green; padding-top:1.0em; margin-top:1.0em; color:black; font-size:100%;">
 +
<span style="color:green;">基本释义:</span>
 +
*<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dī</span> 
 +
#中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后凉。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
*<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dǐ</span> 
 +
  根本。
 +
 +
</div>
 +
 +
<div style="text-align:left; clear:both; border-top:1px solid green; padding-top:1.0em; margin-top:1.0em; color:black; font-size:100%;">
 +
<span style="color:green;">便捷查询:</span>
 +
*<small>同音查询: [[:Category:di音汉字|<span style="font-size: 128%;">di </span>音汉字]] [[:Category:dī音汉字|<span style="font-size: 128%;">dī </span>音汉字]] [[:Category:dǐ音汉字|<span style="font-size: 128%;">dǐ </span>音汉字]]  同部首查询: [[:Category:氏部汉字|氏部汉字]]  同笔画查询: [[:Category:5画汉字|5画汉字]]</small>
 +
</div>
 +
</div></div>
 +
[[文件:A4557.gif|right|thumb|140px|“'''氐'''”字书法<br>作者:[[王羲之]]]]
 +
[[文件:A4558.gif|right|thumb|140px|“'''氐'''”字书法<br>作者:[[祝允明]]]]
 +
 +
== (一) 氐 dī ==
 +
 +
#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处陕甘川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诗经]]》中氐[[羌]]并提。经营农业,兼事畜牧。多知[[汉语]],采用汉姓,服饰杂汉、羌。汉代氐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两晋]]间,建[[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时已与汉人融为一体,部分融入当地其他民族。
 +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
#低,低下。后作“低”。头向下垂。
 +
 +
== (二) 氐 dǐ ==
 +
 +
#树根;根本。通常写作“[[柢]]”。
 +
#至,抵达。后作“抵”。
 +
 +
== 《康熙字典》释义 ==
 +
 +
  【辰集下】【氏字部】
 +
 +
  〔古文〕𢎮【唐韻】丁禮切【集韻】典禮切,𠀤音邸。【說文】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 又本也。【詩·小雅】尹氏大師,維周之氐。【毛傳】氐,本也。正義曰:氐,讀從邸。若四圭爲邸,故爲本,言是根本之臣也。又【鄭箋】氐,當作桎鎋之桎。《孝經鉤命決》云: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說文》云桎車鎋也。則桎是鎋之別名,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轄,胡𦟈反。○按今《詩》從毛傳,讀若邸。 又與抵同。歸也。【前漢·食貨志】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又】大氐皆遇吿。【註】師古曰:氐,讀曰抵,歸也。大氐,猶言大凡也。又【左思·三都賦】作者大氐舉爲憲章。【註】氐,音旨。義同。今俗書作抵。 又氐人,外國名,在建木西,人面魚身,無足。見【山海經】。氐,音觸抵之抵。舊註附入都奚切,今訂正。 又木之根氐也。亦作柢。義詳木部。 又人所托宿亦曰氐。通作邸。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廣漢。 又【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𠀤音胝。氐池,縣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氐羌也。【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正義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路史】氐羌數十,白馬最大。【前漢·地理志】隴西郡有氐道、羌道二縣。【魚豢·魏略】漢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號靑氐,或號白氐。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孫炎曰:角亢下繫于氐,若木之有根。【史記·天官書】氐四星,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甘氏星經】氐四星爲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又【前漢·地理志】韓地,角、亢、氐之分野。 又同低。俛也。【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仰給。【註】師古曰:氐首,猶俯首。 又賤也。【前漢·食貨志】其價氐賤減平。 又墨神曰回氐。見【致虛閣雜俎】。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計切,音帝。東方宿也。義見上。
 +
 +
  考證:〔孝經鉤命訣。〕 謹照原晝訣改決。
 +
 +
== 《说文解字》释义 ==
 +
 +
  【卷十二】【氐部】 编号:8326
 +
  氐,[丁礼切 ],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屬皆从氐。
 +
 +
== 首字为“氐”的词语 ==
 +
 +
 +
  氐惆  氐房  氐贱  氐羌  氐酋  氐人  氐人国  氐宿  氐土貉  氐州第一
 +
 +
 +
 
  氐(拼音:dǐ),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时期,《[[诗经]]》中氐羌并提。经营农业,兼事畜牧。多知[[汉语]],采用汉姓,服饰杂汉、[[羌]]。[[汉朝|汉代]]氐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两晋间,建[[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时已与汉人融为一体,部分融入当地其他民族。
 
  氐(拼音:dǐ),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时期,《[[诗经]]》中氐羌并提。经营农业,兼事畜牧。多知[[汉语]],采用汉姓,服饰杂汉、[[羌]]。[[汉朝|汉代]]氐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两晋间,建[[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时已与汉人融为一体,部分融入当地其他民族。
  
第8行: 第72行:
  
 
  随着长居于中国日久,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相融合。目前民族学家认为现在白马人的血缘和生活习惯算是氐族的后裔。
 
  随着长居于中国日久,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相融合。目前民族学家认为现在白马人的血缘和生活习惯算是氐族的后裔。
 +
 +
 +
<div style="text-align:left; clear:both; border-top:1px solid green; padding-top:1.0em; margin-top:1.0em; color:#9E9E9E; font-size:100%;">
 +
<center><small><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部首检字表]]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通用字表]]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small></center>
 +
</div>
  
  
第15行: 第84行:
 
[[Category:中国历史]]
 
[[Category:中国历史]]
 
[[Category:中国古代史]]
 
[[Category:中国古代史]]
 
 
[[Category:民族]]
 
[[Category:民族]]
 
[[Category:民族学]]
 
[[Category:民族学]]
 
[[Category:民族史学]]
 
[[Category:民族史学]]
 
 
[[Category:民族史]]
 
[[Category:民族史]]
 
[[Category:民族关系史]]
 
[[Category:民族关系史]]
 
 
[[Category:中国古代民族]]
 
[[Category:中国古代民族]]
 +
 +
[[Category:中文字典]]
 +
[[Category:中华大词典]]
 +
 +
[[Category:D音汉字]]
 +
[[Category:di音汉字]]
 +
[[Category:dī音汉字]]
 +
 +
[[Category:D音汉字]]
 +
[[Category:di音汉字]]
 +
[[Category:dǐ音汉字]]
 +
 +
[[Category:5画汉字]]
 +
[[Category:氏部汉字]]
 +
[[Category:氐]]
 +
 +
[[Category:独体字]]

2019年6月6日 (四) 01:22的最后版本

 (低 抵 柢) 【异体 古文】

拼音:dī,dǐ  部首:  总笔画:5  部外笔画:1  结构:独体字  五笔:QAY  倉頡:HPM  通用字 

基本释义:

  •  
  1. 中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后凉。
  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根本。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王羲之
”字书法
作者:祝允明

(一) 氐 dī

  1. 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处陕甘川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诗经》中氐并提。经营农业,兼事畜牧。多知汉语,采用汉姓,服饰杂汉、羌。汉代氐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两晋间,建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时已与汉人融为一体,部分融入当地其他民族。
  2.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dī)、;北方玄武七宿是;西方白虎七宿是(zī)、(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3. 低,低下。后作“低”。头向下垂。

(二) 氐 dǐ

  1. 树根;根本。通常写作“”。
  2. 至,抵达。后作“抵”。

《康熙字典》释义

  【辰集下】【氏字部】

  〔古文〕𢎮【唐韻】丁禮切【集韻】典禮切,𠀤音邸。【說文】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 又本也。【詩·小雅】尹氏大師,維周之氐。【毛傳】氐,本也。正義曰:氐,讀從邸。若四圭爲邸,故爲本,言是根本之臣也。又【鄭箋】氐,當作桎鎋之桎。《孝經鉤命決》云: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說文》云桎車鎋也。則桎是鎋之別名,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轄,胡𦟈反。○按今《詩》從毛傳,讀若邸。 又與抵同。歸也。【前漢·食貨志】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又】大氐皆遇吿。【註】師古曰:氐,讀曰抵,歸也。大氐,猶言大凡也。又【左思·三都賦】作者大氐舉爲憲章。【註】氐,音旨。義同。今俗書作抵。 又氐人,外國名,在建木西,人面魚身,無足。見【山海經】。氐,音觸抵之抵。舊註附入都奚切,今訂正。 又木之根氐也。亦作柢。義詳木部。 又人所托宿亦曰氐。通作邸。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廣漢。 又【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𠀤音胝。氐池,縣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氐羌也。【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正義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路史】氐羌數十,白馬最大。【前漢·地理志】隴西郡有氐道、羌道二縣。【魚豢·魏略】漢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號靑氐,或號白氐。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孫炎曰:角亢下繫于氐,若木之有根。【史記·天官書】氐四星,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甘氏星經】氐四星爲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又【前漢·地理志】韓地,角、亢、氐之分野。 又同低。俛也。【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仰給。【註】師古曰:氐首,猶俯首。 又賤也。【前漢·食貨志】其價氐賤減平。 又墨神曰回氐。見【致虛閣雜俎】。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計切,音帝。東方宿也。義見上。

  考證:〔孝經鉤命訣。〕 謹照原晝訣改決。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二】【氐部】 编号:8326   氐,[丁礼切 ],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屬皆从氐。

首字为“氐”的词语

  氐惆  氐房  氐贱  氐羌  氐酋  氐人  氐人国  氐宿  氐土貉  氐州第一


  氐(拼音:dǐ),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时期,《诗经》中氐羌并提。经营农业,兼事畜牧。多知汉语,采用汉姓,服饰杂汉、汉代氐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两晋间,建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时已与汉人融为一体,部分融入当地其他民族。

  氐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氐族与羌族同源。不过几年前曾有说法,指属于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马藏人,此民系认为自己的方言和标准的藏语实在差异甚大,连习俗跟典型的藏族有很大的不同,应该不属于藏族而是古代氐族的直系后裔,希望能成为一支独立民族。

  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白马藏族的男性Y染色体中携带D1-M15单倍群的占压倒多数。此种单倍群(D1-M15)南方和北方的汉族中几乎完全没有;同时藏族的此种基因大约占一半左右,另外一半和汉族有相同父系基因。但以上基于分子遗传学的发现并没有为氐人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任何直接证据。

  春秋战国时始以氐为族名,居于中国西北部。汉朝三国期间,氐族曾两度大迁徙,至关中一带居住。其时还有如羌族的少数民族迁入关中。惠帝时代,氐人曾与晋相战两年余,到十六国时晋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建立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

  随着长居于中国日久,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相融合。目前民族学家认为现在白马人的血缘和生活习惯算是氐族的后裔。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