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赵”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汉赵'''(304年-329年),[[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刘渊]]所建。都[[长安]]。318年汉主[[刘聪]]死,子[[刘粲]]继立,为匈奴贵族靳准所杀。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闻变,发兵攻靳准。十月,曜自立为皇帝。与此同时,[[石勒]]亦以讨伐靳准为名,率军攻破汉都平阳,于是,自平阳、洛阳以东之地尽入勒手。319 年,曜徙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328年,两军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石勒军乘胜西进,曜太子[[刘熙]]弃长安,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329年九月,勒军攻占上邽,杀刘熙,前赵亡。
+
  '''汉赵'''(304年-329年),[[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刘渊]]所建。都[[长安]]。318年汉主[[刘聪]]死,子[[刘粲]]继立,为匈奴贵族靳准所杀。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闻变,发兵攻靳准。十月,曜自立为皇帝。与此同时,[[石勒]]亦以讨伐靳准为名,率军攻破汉都平阳,于是,自平阳、洛阳以东之地尽入勒手。319 年,曜徙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328年,两军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石勒军乘胜西进,曜太子[[刘熙]]弃长安,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329年九月,勒军攻占上邽,杀刘熙,汉赵亡。
  
 
  刘曜继承汉朝时胡、汉分治的政策。一方面以子刘胤为大司马、大单于,置单于台于渭城(今陕西咸阳),自左、右贤王以下皆用少数族豪酋充当。另方面又大体沿用魏晋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肯定士族特权,与汉族的豪门望族相勾结,以维护其统治。此外,还仿效刘渊、刘聪徙民都城地区的办法,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大量徙置长安一带,以便直接控制。前赵全盛时,拥兵28万余人,据地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莫不降附。前凉张茂,亦遣使贡献。  
 
  刘曜继承汉朝时胡、汉分治的政策。一方面以子刘胤为大司马、大单于,置单于台于渭城(今陕西咸阳),自左、右贤王以下皆用少数族豪酋充当。另方面又大体沿用魏晋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肯定士族特权,与汉族的豪门望族相勾结,以维护其统治。此外,还仿效刘渊、刘聪徙民都城地区的办法,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大量徙置长安一带,以便直接控制。前赵全盛时,拥兵28万余人,据地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莫不降附。前凉张茂,亦遣使贡献。  
第8行: 第8行:
 
'''五胡十六国'''<br>
 
'''五胡十六国'''<br>
 
<font size=-1>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羯]]'''(匈奴分支)、'''[[羌(古代民族)|羌]]'''和'''[[氐(古代民族)|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br>
 
<font size=-1>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羯]]'''(匈奴分支)、'''[[羌(古代民族)|羌]]'''和'''[[氐(古代民族)|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br>
  '''十六国''':指'''[[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当时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十六国”得名于[[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实际上,北方非仅十六国。</font size>
+
  '''十六国''':指'''[[汉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当时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十六国”得名于[[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实际上,北方非仅十六国。</font size>
 
|-
 
|-
 
|}
 
|}

2023年11月20日 (一) 04:43的最后版本

  汉赵(304年-329年),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刘渊所建。都长安。318年汉主刘聪死,子刘粲继立,为匈奴贵族靳准所杀。镇守长安的刘聪族弟刘曜闻变,发兵攻靳准。十月,曜自立为皇帝。与此同时,石勒亦以讨伐靳准为名,率军攻破汉都平阳,于是,自平阳、洛阳以东之地尽入勒手。319 年,曜徙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328年,两军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兵败被擒,前赵主力被消灭。石勒军乘胜西进,曜太子刘熙弃长安,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329年九月,勒军攻占上邽,杀刘熙,汉赵亡。

  刘曜继承汉朝时胡、汉分治的政策。一方面以子刘胤为大司马、大单于,置单于台于渭城(今陕西咸阳),自左、右贤王以下皆用少数族豪酋充当。另方面又大体沿用魏晋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肯定士族特权,与汉族的豪门望族相勾结,以维护其统治。此外,还仿效刘渊、刘聪徙民都城地区的办法,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大量徙置长安一带,以便直接控制。前赵全盛时,拥兵28万余人,据地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莫不降附。前凉张茂,亦遣使贡献。

五胡十六国
  五胡:指匈奴鲜卑(匈奴分支)、。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
  十六国:指汉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当时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十六国”得名于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实际上,北方非仅十六国。

  >>> 中国历史纪年表

前赵世系

  刘渊 高祖光文皇帝,在位7年,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

  刘聪 烈宗,在位9年,刘渊第四子。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

  刘粲 隐皇帝,在位1年,刘聪子。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杀。

  刘曜 在位12年,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