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南热带雨林 姜恩宇 摄
五指山热带雨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处东经108°44′32″-110°04′43″,北纬18°33′16″-19°14′16″,跨五指山、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保亭、陵水、乐东、万宁9个市县,东起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至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自保亭县毛感乡,北至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69km2(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2331km2,占54.6%,一般控制区面积1938km2,占45.4%。森林覆盖率达95.85%,涵盖了海南岛95%以上的原始林和55%以上的天然林,拥有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性保护意义。

2019年2月26日,中央编办批复同意在海南省林业局加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管理局实行扁平化的两级垂直管理体制,下设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鹦哥岭、五指山、毛瑞7个分局。2019年4月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成立。

2021年9月26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在海南省新闻发布厅发布,国家公园提供的生态产品贴上了“价格标签”。

2021年10月12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

核心价值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属于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是全岛的生态制高点,是海南岛森林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也是海南长臂猿在全球的唯一分布地。记录到野生维管束植物3653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6种,海南特有419种),记录到陆栖脊椎动物540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14种,海南特有23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达6.28,与巴西亚马逊雨林相当。五指山、鹦哥岭、猴猕岭、尖峰岭、霸王岭、黎母山、吊罗山等著名山体均在其范围内,被称为“海南屋脊”;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海南主要河流均发源于此,被誉为“海南水塔”。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常住人口2.43万人,主要是黎族和苗族,民风淳朴、文化独特、风情浓郁,黎苗歌舞异彩纷呈,黎族纹身古老神秘。有6万年前古人类遗址钱铁洞,船形屋营造技艺、黎族民歌、三月三节庆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是反映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志。海南长臂猿对生存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只有在健康状况较好的原始雨林中才能生存,在林种单一的人工林、遭受严重破坏的次生林里都不能生存,海南长臂猿的种群状况直接反映了其栖息范围内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海南长臂猿曾广范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中,近代以来随着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和破碎化,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仅剩7~9只,仅分布在霸王岭片区的斧头岭等局部区域,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经过40多年的保护,截至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达到5群35只,显现出种群加速扩大的良好势头。

海南长臂猿为中型树栖猿类,体重7~10千克,寿命可达30余年,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7~8岁性成熟。雌性妊娠期7~8个月,1~2年生一胎。雄猿性成熟后会被驱逐出猿群,独自生活,如果不能在其他猿群中争取到领袖的位置或寻找雌性独猿组成家庭族,就很可能孤独一生。

衣:寿命可达30年,雌雄异色。一生多次变换毛色。刚出生的幼猿为黄色,只在头顶有一道黑线;半年后换上黑色“童装”,7~8岁性成熟时,毛色才逐渐分雌雄,雌猿变成金黄色着装,雄猿却是一身黑衣。

食:主要采食浆果,特别是榕树果实,也吃嫩叶、花苞及昆虫。据调查,猿食植物多达140种。喜食植物主要有肖蒲桃、毛荔枝、青果榕等40种。

住:海南长臂猿在林冠层居住,一生不下地。

行:善攀援,以悬挂荡臂式在林冠内快速移动,亦可在宽达5米的林间空隙“飞跃”。

家:家庭群实行一夫两妻制,3~5只或7~8只为一个家庭群,家庭群成员多的可达10只。

鸣:以鸣叫声宣示领域,雄雌猿的合唱也展示其配偶关系。先是雄猿独唱,接着是家庭成员合唱。

作为世界上目前仅存的四大类人猿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所有动物园从未展出过海南长臂猿活体,海南长臂猿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它可提供人们研究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规律实据,其骨骼、四肢、五官、内藏、血液、神经、新陈代谢与人类基本相同,而且在心理、生理、感情、思维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因此,海南长臂猿是们研究现代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生命学和社会学的重要实物,其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决不在国宝大熊猫之下,也是我国的国宝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分局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

国家公园分局

五指山整体风貌 姜恩宇 摄

五指山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系海南的最高峰(海拔1867米),因其五峰相连形如手指而得名,它是海南的象征,海南的名片,也是中国名山之一。1985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五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3435.9公顷,地处东经109°32'03″-109°43'19″,北纬18°48'59″-18°59'07″。五指山保护区是以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海南岛海拔高差大、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热带植被类型多、雨林群落典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保存的典型热带雨林是海南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大价值。同时也是海南岛昌化江、万泉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五指山保护区周边社区是黎族和苗族的聚集地,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是海南乡土文化的摇蓝。

地质地貌

保护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从中部山体向四周逐级递降,形成一个由山地、丘陵、台地组成的复杂地形地貌体系。保护区以五指山为中心,山脉由西南向东北排列,五峰中第二峰为最高峰,海拔1867 米。山体基本是由距今约1.4-1.7亿年侵入的花岗岩所组成,在地壳运动及强烈切割作用下,山体中、上部为强烈上升的褶断地貌,如五指山二峰和三峰之间形成强烈切割的横岭脊地貌,切割深度达700米。

水文

保护区内水系呈现网状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则为岩溶蓄水和断裂基岩蓄水。五指山是海南第二大江昌化江和第三大江万泉河的发源地,昌化江发源于五指山空示岭,向西南流经琼中、保亭等6市县,全长232.6千米,年径流量39.0×109立方米,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风门岭,向东流经琼中、屯昌等4市县,全长163千米,年径流量49.5×109立方米。昌化江和万泉河的集水面积分别为5150.4 平方千米和3693.2平方千米,两条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岛总面积26%。

气候

五指山保护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0.5~23.4℃;1月平均气温14.7~18.2℃;7月平均气温24.4~27.6℃。区内全年日照时数1600~2000 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444毫米,年雨日有195天左右,暴雨强度大,土地终年湿润。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7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90%,是全国湿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土壤

受气候、植被等因子的影响,五指山土壤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带谱,土壤性状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层厚,但土层浅薄,呈强酸性。保护区的土壤母岩主要由火成岩形成,其中以花岗岩为主,另有少量的石英岩、闪长岩等。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另有少量山地灌丛草甸土。山地黄壤成土母岩有黑云母花岗岩和流纹岩,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地段以上,是该保护区重要的水源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自然植被为森林或草地,覆盖良好。山地赤红壤成土母岩有黑云母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等,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一带,保护区内山地赤红壤虽然较厚,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植被多为次生林,有些地段已成为灌丛。山地灌丛草甸土成土母岩为流纹岩,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地有少量分布。

树抱石 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植物资源

保护区已记录野生维管植物2146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85属216种、种子植物177科825属1930种(含变种、亚种及变型),分别占海南和全国维管植物的57.7%和6.5%,五指山种子植物占海南和全国的科属种比例分别为75.97%、68.69%、60.03%和52.52%、25.78%、 7.34-7.08% 。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海南粗榧 (Cephalotaxus hainanensis)、坡垒(Hopea hainanensis)3种、二级36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

动物资源

保护区已记录陆栖脊椎动物27目75科289种,其中两栖纲2目6科28种、爬行纲2目13科56种、鸟纲16目36科159种、哺乳纲7目20科46种。保护区内有鱼类6目18科52属67种(亚种)、昆虫17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8种,4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鹦哥嘴 陈庆 摄

鹦哥岭

鹦哥岭,因过去漫山遍野飞舞着羽毛绚丽多彩的鹦鹉,而得名。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海南岛上最年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于2004年由海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为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海南岛的中南部,行政区域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和昌江5市县,南开、元门、什运、毛阳、番阳、万冲、王下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1′27″~109°34′06″,北纬 18°49′30″~19°08′41″,总面积为50464公顷。保护区东面为五指山保护区,东南面为吊罗山保护区,西南面为尖峰岭、佳西、猴猕岭三大保护区,西面为霸王岭保护区,北面为黎母山保护区,其中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直接相连。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对象是以典型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为主,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等功能,是目前天然热带雨林保留最完整、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海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

鹦哥岭及其周边自奥陶纪到第四纪历时4.4亿年以上,既经历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又产生过剧烈造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建造、构造相等。这些地质遗迹的总合,反映了该区在地壳演化过程中,曾经历了两个重大的转折、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充分显示了该区多旋回地史发展的特点。保护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山地丘陵区,中东部属于海南岛中部红层地貌区。前者岩石风化强烈,由于流水切割,山体破碎,沟谷纵横;后者多形成陡坎断崖,一般山坡坡度都达40°~50°以上,土层瘦薄,河谷深窄。保护区内最高峰为鹦哥岭,海拔1812米,是海南第二高峰,西南角额眉山西侧的南龙河最低海拔为170米,相对高差1642米。区域内800米以下的低地约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60.1%,800米~1600米海拔区域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39.4%,16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面积约占0.5%。

气候

保护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半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影响,冬半年主要受大陆冬季风频繁爆发南侵影响。保护区年均气温20~24℃,7月平均气温25~28℃;1月平均气温15~19℃。在相同高度上,年均气温由东北向西南递增。海拔4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南坡高于北坡0.1~2.0℃,但随着高度的增加差异变小;6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则是北坡高于南坡0.1~2.2℃。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2200毫米,但季节分配不均。保护区处于冷空气南下的滞留区,冷空气易进难排,低温持续时间长;少数偏冷年份,北坡和高海拔地带曾出现过静水结冰,地面凝霜。

鹦鹉湖(原名红坎水库)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水文

保护区是海南岛第一大河流南渡江和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的主要发源地,区内山溪水沟呈现网状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南渡江是海南第一大河,其干流自南向北流经白沙县南开乡、元门乡和牙叉镇流入松涛水库,再往东北流至海口市入海。南渡江全长373公里,比降0.72‰,总落差703米,流域面积7033平方公里。南渡江主要支流南美河、南湾河、南春河都发源于本保护区。昌化江是海南第二大河,发源于琼中县五指山空示岭,东北部以鹦哥岭、雅加大岭为与南渡江分开。昌化江全长233公里,落差1272.0米,干流坡降1.39‰,集水面积5150.4平方公里。

土壤

保护区受气候、植被等因子的影响,土壤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带谱。保护区为混合花岗岩山地丘陵区,其中以花岗岩为主,另有少量的石英岩、闪长岩等。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砖红壤,另有少量山地灌丛草甸土。

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记录到野生维管束植物224科963属2017种,包括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7种,海南新记录科1科、海南新记录属10属、海南新记录种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海南苏铁、台湾苏铁、坡垒、伯乐树,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5种,包括苏铁蕨、海南油杉、海南风吹楠、土沉香、降香黄檀、驼峰藤等;CITES附录的物种达到了147种。另外有145种和14种分别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及IUCN红色名录的不同受威胁等级。新记录植物轮叶三棱栎(Trigonobalanus verticillata)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sinensis)2种,其中伯乐树仅分布在鹦哥岭保护区。

动物资源

保护区是海南岛目前面积最大、自然景观条件最为复杂、海拔落差最大的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较多,动物区系和群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共记录到脊椎动物5纲35目109科328属481种,其中发现并命名鹦哥岭树蛙新种1种、海南新记录属3属、海南新记录种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圆鼻巨蜥、蟒蛇、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云豹,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9种,包括水鹿、虎纹蛙、灰喉针尾雨燕、蓝背八色鸫、银胸丝冠鸟、猕猴、中国穿山甲、黑熊等,有2种和39种分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这些物种受到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管制;分别有57种和31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价易危或以上等级的物种,而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保护区记录到各种昆虫109科1508种,其中海南特有种26种,中国新记录属13个、中国新记录种17个、海南新记录属44个、海南新记录种117个。至今已发表科学新属2个、新种17个。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和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鞘翅目的阳彩臂金龟(Cheirotonus jasoni)、白尾野蟌(Agriomorpha fusca)、黄蓝扇山蟌(Rhipidolestes cyanoflavus)及丽拟丝蟌(Pseudolestes mirabilis)三个物种符合IUCN蜻蜓专家组的优先保护准则。有41种蝴蝶被中国红色物种名录评价为不同的濒危等级;10种蝴蝶被中国珍稀昆虫收录。另外,中华鲎蜉(Prosopistoma sinense)和海南巨黾(Gigantometragigas)都是极为珍稀的水生昆虫。

尖峰岭国家森林 蒙传雄 摄

尖峰岭

尖峰岭因其主峰形似尖刀,故而得名。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6年,与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保护区同年建立,是海南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海南岛西南部,位于东方市和乐东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08°36'~109°05',北纬18°23'~18°52',保护区总面积2017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

保护区系自晚白垩纪燕山运动形成霸王岭-尖峰岭花岗岩穹形山地雏形,经第三纪断裂并伴岩浆活动,形成尖峰岭—牛腊岭岩浆岩山地。尖峰岭岩体是中生代第四期侵入的花岗岩,偶有晚期侵入的中性和基性岩体分布,后经更新世和全新世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地壳间歇性升降和断裂,多次剥蚀、夷平和堆积,形成今日具多级地形面的花岗岩梯级山地和山前宽广的海成阶地地貌,区内最高海拔1412米,最低海拔112米。保护区周界外围多为低山-高丘区,西南向为开阔的海成阶地地貌。保护区内多为长石大晶粒的似斑状花岗岩碎屑—硅铝质型和碎属型,黑云母花岗岩碎屑—硅铝质型,局部凸起地段,可见杂色网纹粘土—砂粘土带残留,东部山荣一带有轻度变质的红色岩系碎屑—硅铝质风化壳分布。

气候

尖峰岭保护区属低纬度地区,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在大气环流处于低纬热带信风干燥气候带,但深受季风控制。保护区全年温热,夏季湿热多雨,冬季稍干凉,偶有阵寒,年平均气温24.5℃,最冷月平均气温19℃左右,极端低温零下2.8℃,极端高温38.1℃;年平均降雨量2265.8毫米,最高年份达3051.3毫米,最低年份1470.1毫米,雨量分配极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5-10月的湿季;年均相对湿度88.0%,年均日照时数1625小时。

尖峰岭保护区有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变化,表现在气温随海拔每增高100米,递减0.6℃;雨量随高度升高而增多,高海拔山区达到3600毫米;虽然该区干湿季明显,但保护区旱季较短,多雾,旱季虽无雨,但不旱。

土壤

尖峰岭保护区分布有砖红壤、次红壤和黄壤三个土类。平地土壤与山地土壤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与该地区的地貌变化以及相应的植被—气候垂直带分布完全一致。

水文

保护区是多条河溪的发源地,东南向的南巴河,经昌化江汇流入海;南面的望楼河经长茅水库汇流入海;西南面的佛罗河、陀伦河—白沙溪、西及西北面的感恩河、南渡江、通天河等,均独流入海。高山湖泊-天池现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

植物资源

尖峰岭保护区记录到维管植物2221种(含变种、亚种多变型),隶属221科980属。其中,野生菌类植物37科74属133种,占海南岛总数的36.7%(指种数,下同);裸子植物5科8属13种,占76.5%;被子植物179科898属2075种,占75.0%。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28种,列为省级保护植物24种,新种和新分布记录植物51种,特有种达200种以上。保护区有濒危植物42种,其中一级1种,二级11种,三级30种。

动物资源

保护区记录到脊椎动物达371种。其中哺乳动物68种占海南哺乳动物的83.0%;鸟类215种占海南鸟类的65.0%;两栖类动物38种占海南两栖动物的76.0%;爬行类动物50种占海南爬行动物的48.0%。保护区典型种类兽类有猕猴、穿山甲和大灵猫等。鸟类有海南山鹧鸪、原鸡和白鹇等。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其中一级5种,二级37种。根据国家环保局1998年出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3册),尖峰岭保护区有濒危动物43种,其中极危3种,濒危12种,易危19种,稀有8种,未定1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风光,2021年9月9日。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霸王岭

霸王岭保护区常有黑熊出没,过去可经常听见黑熊的叫声,声音与狗的叫声相似,在黎族语言里“狗”发音为“坝”,故当地黎人称此岭为“坝汪岭”,意思是“狗叫的山岭”,后来慢慢习惯就写成了“坝王岭”。1997年坝王岭林业局向上级请示将局名“坝王岭”改为了“霸王岭”。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保护区地处海南岛西南部,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3′~109°17′,北纬18°57′~19°11′。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面积10万亩;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2003年保护区面积扩大至44.97万亩。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海南长臂猿及其栖息地,是集自然保护与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是海南岛典型的热带森林分布区,境内分布有全国最大的特有天然南亚松林、全国最大的野生青梅林、全国最古老最大的野荔枝林。保护区内因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素有“霸王归来不看树”的美誉,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特别是热带雨林的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霸王岭热带雨林 梅智强 摄

地质地貌

保护区地质构造上属中生代后期,由于造山运动,大规模岩浆活动构成了花岗岩窿穹地貌形态,以花岗岩为主,间有变质岩和沉积岩。保护区内有雅加大岭、斧头岭、黄牛岭三大山脉,中间分支山脉纵横交错,总体上看形成了七叉流域、王下流域和白沙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破碎复杂、多为山地、山谷纵横,山谷内多有小溪,溪流落差大,全境海拔高度350~1560米,最高岭为黑岭海拔1560米。

气候

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受季风影响大,一般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为干季,以东北季风为主,3、4月间偶有短暂的老挝热风影响,每年5月到10月为湿季,有雷雨和台风,年均气温21.3℃,最热月均温22.8℃(5月),极端高温37.5℃,最冷月均温13.5℃(12月),极端低温1.1℃。年平均降雨量1657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10月份,随海拔升高雨量逐渐增加,相对湿度加大,山上多见雾露。年平均相对湿度84.2%,林内土壤终年湿润。

土壤

保护区成土母质多为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呈酸性反应,富铝化作用进行得比较充分。土壤以砖红壤为代表类型,随着海拔的增高逐渐过渡为山地次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土体多为次生植被覆盖,坡地土层较厚,一般达80~100厘米,石砾含量约30%,腐殖质层厚度约5~10厘米,枯枝落叶层厚约5厘米。

水系

保护区地表水大部分属昌化江水系,部分属南渡江水系,内有三条主要大的河流:南尧河、七差河、南七河。区内昌化江支流有雅加河、通天河、荣兔河、子宰河等几条小型支流,分别发源于雅加大岭、斧头岭、黄牛岭,迂于霸王岭林区山林盆地之间,注入昌化江汇入北部湾大海,流程短、坡降大,最终落差达高1500米。其中雅加瀑布陆地落差110米,平均径流0.8立方米每秒,雨季最大可达1.5m立方米每秒,长年流水不涸,为水电资源和农林业灌溉提供了保证。

霸王岭雅嘉松 冯推德 摄

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维管植物220科967属2213种,包括蕨类植物36科73属131种;裸子植物5科8属13种;被子植物179科886属206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坡垒、海南苏铁、葫芦苏铁3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桫椤、海南油杉、青梅、石碌含笑等24种,另有菌类17目38科335种。霸王岭特有植物海南油杉、海南翠柏、雅加松、南亚松、海南樱花等。

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已记录脊椎动物28目85科365种,昆虫14目134科209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海南黑长臂猿、云豹、孔雀雉、巨蜥、海南山鹧鸪、蟒蛇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海南水鹿、绿皇鸠、白鹇、原鸡、山皇鸠等46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牛背鹭、绿鹭、大白鹭、黄嘴白鹭等42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彩鹬、金(斑)鸻、金眶鸻、大沙锥等14种。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道 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吊罗山

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南部,跨陵水、保亭、琼中等3县,于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办函[1984]398号批准成立“广东白水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海南建省后,更名为“海南吊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理坐标为109°45′05″~109°57′07″,北纬18°40′08″~18°49′19″。保护区总面积18389公顷。

地质地貌

保护区位于尖峰-吊罗深大断裂东部,该断裂属东西向构造体系,从乐东县尖峰岭经保亭县、陵水县吊罗山至万宁市境内,横亘海南岛南半部,全长约180千米。 构造带围岩为中生代第四期侵入岩体,如吊罗山岩体,长轴均沿断裂带呈东西向分布。除此之外,区域周边的主要构造还有西北部的万宁-马岭背斜,东南部的坑垄断裂。该区域主要经历的地质时期为加里东-海西运动和燕山运动两次重要的地壳运动,加里东-海西运动的影响表现为酸性岩浆的侵入和混合岩化,燕山运动除了对老的岩石发生褶皱和断裂形变外,还伴随新的强烈的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地壳间歇性的升降、断裂、剥蚀、夷平和堆积,形成了吊罗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形地貌。

保护区属中山地貌,海拔高度大多在500米以上,保护区的边缘尚有较大面积的低山分布,海拔500米以下面积3498公顷,占19.02%。山体之间还分布有较宽阔的山间盆地。在保护区的吊罗后山、大吊罗及三角山一带,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海拔三角山达到1499米。

小妹水库 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气候

保护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内干湿两季分明,夏半年(5~10月)受西南季风、赤道辐合带以及台风等热带环流天气系统的影响为主,气候表现为湿热多雨,高海拔地区雨季时间长、多雾。冬半年(11~4月)的气候特点为干凉,偶有阵寒,但持续时间短。保护区年平均气温24.4℃,最冷月平均气温15.4℃;区内年均降水量1870~2760毫米,随海拔高度递增而增加;降水量在时空分配上不均匀,雨季从5月份开始,80~90%的雨量集中在5~10月;相对湿度月均80~85%,多雨月份达90%以上;年均日照时数1676~215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8%~49%。

吊罗山雨林 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土壤

保护区内成土母岩较为丰富,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混合花岗岩类,受上述岩性以及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区内土壤类型主要发育有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

水文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水资源丰富,在吊罗山南坡主要有吊罗河、南喜河、大理河、白水岭河等河流,最后汇入陵水河并注入南海。北坡水系主要有南萌发河、太平河和剪峒河,为万泉河源头之一,这些河沿北坡汇入乘坡河,流经牛路岭水库、万泉河,最后注入南海。

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记录有维管植物239科959属2116种,其中蕨类植物43科100属213种、裸子植物5科6属12种, 被子植物191科853属1891种。在213种蕨类植物中有5种是海南近年发现的新记录种。保护区有《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珍稀濒危植物共计105种,占吊罗山植物种类的5%。在这105种植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海南苏铁(Cycas tainanensis)和坡垒(Hopea hainanensis)3种,分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金毛狗(Cilotium barometz)、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rbrosa)等29种,重点保护植物中,蕨类占8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20种。

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中记录到360种脊椎动物,其中20种为海南特有种,占吊罗山脊椎动物的6.4%。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云豹、海南山鹧鸪、灰孔雀雉、蟒蛇和圆鼻巨蜥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小爪水獭等40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占海南岛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66.7%和51.3%。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片区风光,2021年9月30日。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黎母山

海南黎母山是黎族文化发源地,被黎族同胞视为母亲之地,故称为黎母山。海南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保护对象主要以具有北热带特点的热带雨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丰富的热带雨林景观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部,琼中、白沙两县境内,地理坐标是东经109°39′05″-109°48′31″,北纬19°07′22″-19°14′03″,面积12889公顷,是海南岛保存较好的热带原始林地区之一,也是海南三大江河-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的发源地。其东面距枫木林场50公里,南面是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是海南最大的水库-松涛水库,北与海南番加自然保护区相毗连。

黎母石像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黎母山相传为黎族的发祥地,是受古代文士武将吟颂较早的海南名山,早在900多年前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就赋有《题黎婺山》诗章,并被刻在琼中湾岭镇梅岭的石碑上。作为海南名山的黎母山,一直广为流传着许多生动迷人的神活传说,有的诠译着黎母山的身世来历,有的传颂着黎母勤劳善良的美德,有的表现黎母的灵异,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地质地貌

保护区主要为白垩系鹿母湾群沉积岩,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和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保护区的地貌属中山地貌,海拔高度大多在500米以上,边缘有一些低山或丘陵。

土壤

保护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砖红壤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东北部及南部边缘4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赤红壤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400~750米的低山,海拔75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是山地黄壤。

黎母山热带雨林 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气候

黎母山自然保护区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为1870小时,年辐射总量109.3794千卡每平方厘米,是海南岛最少的地方之一。保护区年平均气温23.1℃,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7.8℃,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平均风速为1.7米每秒,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2343.1毫米,是海南降雨量较多的地方之一,平均年蒸发量为1617.8毫米。

水文

保护区北面属南渡江系,南面属万泉河系,区内主要河流有大边河、白和河和腰子河3条,有4处瀑布和一个小型水库-槟榔湖。

植物资源

保护区已记录的野生维管植物190科759属149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台湾苏铁、龙尾苏铁、海南粗榧、坡垒等4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青梅、白木香、油丹、海南紫荆木等18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的植物32种(涉危种7种、渐危种23种、稀有种2种)。此外,在黎母山记录维管植物中海南特有种为163种,占海南岛特有种的32.28%。

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记录到各类保护物种有70种,其中有蟒蛇、圆鼻巨蜥、海南山鹧鸪、孔雀雉、云豹、海南黑长臂猿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虎纹蛙、三线闭壳龟、原鸡、绯胸鹦鹉、穿山甲、海南大灵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38种;斑腿树蛙、眼镜王蛇、鹧鸪、树鼩、海南果子狸、野猪、赤麂等省级保护物种26种。昆虫有624种,分别隶属于17目125科497属;鱼类4目12科31种(亚种),其淡水鱼类的物种数占海南的29.25%。

保护区有列入CITES公约附录上的物种有32种,其中列入附录Ⅰ上的有海南黑长臂猿、海南水獭、云豹3种;列入附录Ⅱ上的有蟒蛇、滑鼠蛇、眼镜王蛇、褐鱼鸮、画眉、海南豹猫、巨松鼠等28种;列入附录Ⅲ上的有鹩哥1种。5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其中有三线闭壳龟、圆鼻巨蜥、蟒蛇、眼镜王蛇等4种为极危种;山瑞鳖、海南山鹧鸪等16种为濒危种;褐翅鸦鹃、海南水獭等24种为易危种;凤头鹰、大盘尾等7种为稀有种,黑斑水蛇、中国水蛇、铅色水蛇3种为低危种或需予关注;犬蝠1种为未定种。

空中俯瞰毛瑞林场。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毛瑞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毛瑞分局区位于保亭县西北部、乐东县东南部、五指山市西南部交界山区,地跨保亭、乐东、五指山二县一市。坐标为东经109°23′28″-109°34′34″、北纬18°36′32″-18°41′36″管辖面积为370.32Km²。

毛瑞分局距海榆中线保亭县毛岸9.3公里,距保亭县城34公里,距五指山市区22公里。境内大部分地貌为山地丘陵,海拔450-600m之间,最高山峰马咀岭海拔1317m,牙日岭海拔1284m、福农岭海拔1037m、哥分岭海拔1223m、分界岭海拔1207m、亲爱岭海拔880m。

毛瑞分局在1994年前是毛瑞森工企业采伐场,1998年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采伐场更名为“国营海南省毛瑞林场”;2017年国有林场改革更名为“海南省毛瑞林场”是省林业局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2020年底组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将“海南省毛瑞林场”和“海南省卡法林场”合并更名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毛瑞分局”是省林业局直属处级事业单位。

毛瑞分局在地质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加里东—海西运动对本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酸性岩浆的侵入和混合岩化,燕山运动除了发生褶皱和断裂形变外,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也非常强烈。频繁而长期的地壳运动使五指山脉不断抬升,形成穹隆构造,伴随着不断的侵蚀作用,逐渐形成了五指山脉现今多级山地的地形特征。毛瑞分局处于五指山脉之西南支脉,海南岛南部山区丘陵亚区的琼中混合花岗岩山地丘陵区,为中度切割的侵蚀剥蚀穹形低山——高丘陵地貌,公园四面环山,四周高中间低,向北面沿河流形成狭长出口,海拔大多在450—6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马咀岭海拔1317米,最低点为北面出入口处海拔410米。

气候

毛瑞分局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具有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的特点。降水主要受东南暖湿气流控制,年降水量丰富,多以台风雨形式出现。雨季起始和退却急骤,冬夏干湿两季明显,夏半年(5~10月)受西南季风、赤道辐合带以及台风等热带环流天气系统的影响为主,气候表现为湿热多雨、降水丰富,为夏秋多雨期;冬半年(11~4月)气候特点为干凉,偶有阵寒,但持续时间短,降水稀少。年辐射总量为133千卡/厘米2;年均日照时数为2016小时,年平均气温22.9℃,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1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7.6℃,气温年较差为11.6℃。年降雨量为1900毫米以上,年蒸发量为170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83.9%。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阴雨等是本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台风出现较频繁、活动期长,危害大,干旱以春旱为主。此外,毛瑞分局内不同区域的小气候变化也丰富多样。

水文

毛瑞分局主要河流有毛庆河、红水河等,红水河流入毛庆河经保国河,注入昌化江最后流入南海。毛瑞分局内的河流流程短,河床比降大,河水暴涨暴跌,整个集水区的地面调节功能和地层的蓄水性能较差,河流洪枯比较大,属“秋汛型”暴流性河流。毛瑞分局内水域总面积8.50公顷,占总面积的0.36%。水量较充沛,水质优良。经环保部门监测,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标准。

植物资源

根据调查统计,毛瑞分局记录有种子植物161科、633属、1299种,占海南已知植物种的41.24%。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属、15种;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有136科、541属、1165种;种子植物的单子叶植物有19科、85属、119种,在整个海南岛的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毛瑞分局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龙尾苏铁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海南紫荆木、油丹、降香檀、青梅等12种。植物区系的海南特有种有海南苏铁、海南暗罗、钝叶厚壳桂、海南轮环藤、海南凤仙花等171种,占海南特有种的33.86%,说明境内植物种的分化是比较活跃的,具有强烈的多样性,并且体现出一定的地区特性。毛瑞分局的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0个群系。由下而上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有热带湿润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顶矮林。此外,还分布有加勒比松、桉树、橡胶、槟榔等人工植被。

动物资源

根据调查统计及历史资料记录,毛瑞分局区域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纲26目82科239种。其中,两栖纲1目5科14种;爬行纲2目11科41种;鸟纲15目45科130种;哺乳纲8目21科5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中国特有物种10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43种,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1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有39种:附录Ⅰ物种4种、附录Ⅱ物种30种和附录Ⅲ物种5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71种:极危(CR)物种6种、濒危(EN)物种15种、易危(VU)物种16种和近危(NT)物种34种,列入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协定的鸟类18种,列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鸟类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