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南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哺乳纲灵长目长臂猿科长臂猿属,民间称为乌猿,是海南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头上长有一顶“黑帽”,是海南岛的原住“居民”,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种,目前只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在2002年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上,确定海南长臂猿位列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1位。

形态特征

外形似猴,但没有尾巴。寿命40岁左右,成年体重10公斤左右,一般以5-10只的家庭群为活动单位,家族式生活。8岁左右性成熟,妊娠期7-8个月,每两年左右繁殖一次,一般每胎产1仔。海南长臂猿刚出生时毛发是金黄色的,6个月左右毛色开始变黑,性成熟时毛色才渐分雌雄。成年的雌猿雄猿毛色相差很大,雄性通体黑色,雌性全身金黄。

海南长臂猿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生活习性

海南长臂猿的声学结构与其它猿类不同,每天清晨猿群开始第一次鸣叫,声音高亢洪亮,它们以此来标志领地,监测人员就是通过此习性开展长臂猿种群数量的调查。每个猿群的活动范围大多在2平方公里左右。海南长臂猿以野荔枝、大果榕、岭南山竹子、乌墨、肖蒲桃、红椎、秋枫等130多种植物的果实和嫩叶为主食,最爱肉厚多汁的果实,偶尔也会觅食鸟蛋。海南长臂猿为树栖动物,活动与觅食均在树冠层中。

雄猿性成熟后会被驱逐出猿群,独自生活,如果不能在其他猿群中争取到领袖的位置或寻找雌性独猿组成家庭族,就很可能孤独一生。

衣:寿命可达30年,雌雄异色。一生多次变换毛色。刚出生的幼猿为黄色,只在头顶有一道黑线;半年后换上黑色“童装”,7~8岁性成熟时,毛色才逐渐分雌雄,雌猿变成金黄色着装,雄猿却是一身黑衣。

食:主要采食浆果,特别是榕树果实,也吃嫩叶、花苞及昆虫。据调查,猿食植物多达140种。喜食植物主要有肖蒲桃、毛荔枝、青果榕等40种。

住:海南长臂猿在林冠层居住,一生不下地。

行:善攀援,以悬挂荡臂式在林冠内快速移动,亦可在宽达5米的林间空隙“飞跃”。

家:家庭群实行一夫两妻制,3~5只或7~8只为一个家庭群,家庭群成员多的可达10只。

鸣:以鸣叫声宣示领域,雄雌猿的合唱也展示其配偶关系。先是雄猿独唱,接着是家庭成员合唱。

海南长臂猿 陈庆 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保护

作为世界上目前仅存的四大类人猿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所有动物园从未展出过海南长臂猿活体,海南长臂猿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它可提供人们研究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规律实据,其骨骼、四肢、五官、内藏、血液、神经、新陈代谢与人类基本相同,而且在心理、生理、感情、思维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因此,海南长臂猿是们研究现代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生命学和社会学的重要实物,其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决不在国宝大熊猫之下,也是我国的国宝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海南长臂猿对生存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只有在健康状况较好的原始雨林中才能生存,在林种单一的人工林、遭受严重破坏的次生林里都不能生存,海南长臂猿的种群状况直接反映了其栖息范围内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海南长臂猿曾广范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中,近代以来随着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和破碎化,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仅剩7~9只,仅分布在霸王岭片区的斧头岭等局部区域,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为了保护海南长臂猿,198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霸王岭省级保护区,当时仅存有2群7-9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严格的保护和生境修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达到4群29只。

经过40多年的保护,截至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达到5群35只,显现出种群加速扩大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