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权论拼音:hǎi quán lùn;英文:sea power theory),主张拥有并运用具有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战略目的的军事理论。有时译作海上实力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A.T.马汉英国P.H.科洛姆。此理论认为:占地球表面3/4的海洋极端重要,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贸易并进而控制世界财富;构成海权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构造、领土范围、人口数量质量、民族特点、政府特性等;国家海上力量优势的标志是强大的舰队、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夺取制海权是海上作战的主要目标,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海权论一提出,就受到英、美、日等海上强国的推崇,并对这些国家的海洋战略、海军发展和对外扩张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理论是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他毕生从事于海军事业和致力于海军理论著述,有著作20部。其重要著述《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确立了海权论的基础。至1911年,马汉又著《海军战略》一书,形成了他的海军理论体系马汉的海权论,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并曾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

要素

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例如英国英吉利海峡和欧陆相隔,不仅有水为屏障,且距欧陆近,因此英国不须维持大陆军,而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陆港口,并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与英国成强烈对比的是法国,他不仅要维持大陆军,而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对英国自然居于劣势。

地形

  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愤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国土之大小

  马氏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人口数量和素质

  人口数量和素质对海权均为重要基础,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业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占相当高度的比例。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包括航运 和贸易)足以决定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英国即为典型例证,他不仅是航海国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贸易国家,拥有发展海权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

国民性

  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极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航海事业自然蓬勃。海商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

政府的政策

  政府必须明智而坚毅,始能对海权作长期发展。英国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开始,英国的国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为目的。

思想

  (一)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拿破仑几次企图渡过海峡征英皆告失败後,于一七九八年征埃时,其海军在尼罗河口海战时遭英国纳尔逊将军所率领的舰队重创,地中海制海权尽失,本国与埃及远征军的交通线被切断而告失败。

  一八〇一年,拿破仑为了削弱英国的商业,号召各国“武装中立”,俄国、丹麦、瑞典及普鲁士皆参加,一致反对在波罗的海行使交战国权利。英国必须仰赖波罗的海各国输入橡木、绳索和帆布,所以无法容忍上述诸国参加武装中立,乃派遣波罗的海舰队,以武力来打破拿破仑的武装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战中击败丹麦海军舰队取得进出波罗的海的自由後并进入芬兰湾,打破武装中立的政策。

  一八〇五年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国舰队击败法西联合舰队,建立英国海军的无敌霸权。

  (二)海权的发展属外线作战,以攻击为主要任务,陆权则以防御为主。

  (三)有优势之海军,优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与敌人抗衡,发挥海权之力量:

  1.马汉认为海军的目的在于会战,而最终的目的则为取得制海权以控制海洋,因此舰队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强力的攻击火力,拥有优势的海军,才能控制海洋。

  2.拥有广大又富饶的海外殖民地及优良海港,有利于舰队补给、维修,对延伸海军战斗能力有很大助益。马氏认为海权必须能确保自己的交通线安全,并同时能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交通线愈长,则海权所能赐予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线的建立,就依赖线上的各个海外基地(殖民地)与海港了。英国在十八世纪在地中海南岸拥有众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锁法国海岸,拥有地中海制海权;法国拿破仑远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断英国经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线。

  (四)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与西兰岛控制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罗陀海峡紧扼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通;苏伊士运河为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海运衢道,若能掌握这些战略要地,就可发挥以海制陆的优势。

范围

海峡

  海峡是交通枢纽地带,掌握海峡即可控制敌人之海上运输,阻止其海权之发展。如俄罗斯波罗的海出大西洋之交通线受制于松德海峡;从黑海地中海又受制于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致使其海权发展自沙俄时期至今仍无法独霸于世。

半岛

  半岛伸入海中可享海上交通、运补之利,亦可发挥陆海协同作战之效果。如十九世纪拿破仑时代的西班牙半岛战争,英籍海上运补远优于法军籍陆路运补,致法军在半岛战争中失败。

岛屿

  岛屿如获有优势的空权与海权,则可发挥其控制陆权之战略据点价值。地中海北岸的一系列岛屿即为以海制陆的战略据点,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对象。

基本条件

海军条件

  要有海军、海上基地、海运路线(交通线)且不受他国控制。如美国在二十世纪虽拥有强大海军舰队,但被分隔于两洋,无法达到“集中”、"节约"之原则,因此马汉力主 美国应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控制加勒比海诸岛以保障太平洋与大西洋航运路线之安全。美奉行马氏之观点而成今日海上之霸权。

海运条件

  必须拥有庞大之商船、港口及顺畅之海上航路,并有海外商业及经济关系。从海权的 意义来看,海权乃为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以达成国家目标之能力,而拓展海权之主要工具为海军武力及商渔船队,武力用以制海以保障海上商渔船队与交通线(海上航路)之安 全,而商渔船队可开发海外商业及经济利益,厚植国力,平时商业船队可赚取大量经济利益,战时可支援海军舰队作战,如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英方称为福克兰群岛)战争,英国即徵调很多油轮、货轮、客轮、协助运 补兵力及战略物资。

海外商业条件

  国民大量移民于国外殖民地,并建立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国力之扩张具有极大优势。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在其海军武力配合其商业船队在世界四处拓展其殖民地,获致丰厚 的经济利益,而成为海上霸权,有”日不落国“之称。

影响

  美国:一九〇一年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後,极受马汉海权思想之影响,致力发展海权。除舰队的扩建及积极夺取太平洋各战略岛屿外,且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加勒比海之战略海上基地,成为当今海权霸主。

  英国:英国对马汉之海权思想推崇备至,在一八八九年英国政府提出海军扩充计划时,马汉的理论成了最强力的辩护理由。

  法国:法国很重视马汉对于法国海军政策的批评,并且称赞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创造性。

  德国:德皇威廉二世及海军部长铁毕兹(Von Tripitz)亦深受马汉影响,致力发展海军,但德国却忽略了马氏的一项重要训条:“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导致德国陆军反而受经费影响而减低其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