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漢字拼音:Hanzi;英語:Chinese Characters),漢族自古以來一直用以記錄漢語、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漢族祖先在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一個字代表語言裡的一個音節。漢語是以單音節語素為主的,所以漢字正適應於記錄漢語。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音義。在字形的結構上以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聲字為最多,占漢字的80%以上。漢字本身有一定的結構規律和完整的系統性。儘管漢語方言比較分歧,但用漢字寫下的書面語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雖然古今語音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漢傳下來的古書現在仍然能讀得懂。這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字所能相比的。

概述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數量眾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漢字。這不僅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她產生的那一刻起,漢字就擔負起承載中華文化的重任,幾千年來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儘管飽經滄桑,卻能同舟共濟,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的不朽篇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文字的國度。早在西周時期,漢字就被作為“六藝”之一,列為宮廷初級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統一中國,將“書同文”作為最重要的國策之一。東漢時期,許慎更是在《說文解字•序》中提出了“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的論斷。漢代還將能否掌握並規範書寫足夠數量的漢字,作為選官取仕的重要標準。三國時期的魏石經,大唐盛世的開成石經,也都體現了古人對漢字的尊崇。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大凡盛世,無不將文字作為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工具。即使在民間,也早已形成“敬惜字紙”的習俗。漢字在人們心目中的這種神聖地位,是她得以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瑞典漢學家高本漢曾評價說:“中國不廢除自己特殊的文字而採用我們的拼音文字,並非出於任何愚蠢和頑固的保守性。中國的文字和中國的語言情形非常適合,所以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特別先秦兩漢更是如此。漢字一字一個音節的特點,正與漢語詞彙的這種特點相適應,從而形成了字詞之間清晰的對應關係。雖然漢語詞彙後來逐漸走上了複音化道路,但這種字詞對應關係仍是整個漢語詞彙系統的根基。其次,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自古以來方言分歧就極為複雜。早在《論語》中就已出現“雅言”一詞,指的就是當時的“普通話”。孟子曾嘲笑楚國的許行說話像伯勞鳥叫,還發過“若使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的議論。如此嚴重的方言分歧,如採用直接記錄語音的拼音文字,必將導致不同方言區文字的分裂,並最終導致文化的分裂。而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並不具備精確的表音功能,這正好彌補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區之間起到統一的交際作用。文字的統一,有利於維護文化的統一,進而維護國家的統一。

  漢字的強大生命力,源自她與中華文化的融通性。漢字的表意特點,使她與中華文化的眾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隨。特別是早期漢字,直觀形象,生動多姿,與以寫意為特點的中國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就特別強調了漢字與繪畫同出一源:“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書畫同源的事實,決定了早期漢字的寫意特徵。如甲骨文的“象”字,長著長鼻子和健壯身軀,惟妙惟肖,充滿靈動之美。漢字優美的寫意性形體,形成了世界上獨特的書法藝術。從甲骨文到楷書,每一個階段都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構成了漢字歷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正因為擁有與中華文化元素高度切合的特點,漢字才能有機地融入中華文化的系統之中,與中華文化的眾多元素之間建立起密切的依存關係。

  漢字的強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統的不斷調適和完善。一種文字能否長期充當全民的交際工具,關鍵在於這種文字能否有效滿足社會和語言發展的需求。語言中詞彙越來越豐富,這就要求文字一定要具有能產機制,文字的字元數量能隨之增加;社會發展中需要記錄的事務日漸繁多,這就要求文字越來越方便書寫,以有效提高記事速度。漢字發展的總體方向,恰恰滿足了這兩方面的重要需求。較早產生的漢字多為象形字,個性化很強,數量也相當有限。儘管人們後來摸索出用兩個或幾個象形字組合造字的會意方法,也仍然無法滿足語言日漸豐富的需求。如果解決不了能產性的問題,漢字很可能像其他幾大古文字一樣,轉而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但充滿智慧的中國先民們,在早期樸素辯證哲學的啟發下,運用“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理念,將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轉化為二元化的形聲機制,產生了由形符和聲符組合而成的形聲字。這種音義結合的構形方式,因其很大的優越性、區別性、能產性和系統性被廣泛應用,也使漢字的長期生存成為可能。在書寫方面,漢字由早期的整體象形性,到小篆的完全線條化,再到隸楷的徹底筆劃化,一直朝著方便書寫的方向進行系統性調整,有效滿足了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特別是電腦問世以來,漢字又通過形碼和音碼等多重手段,很好地解決了電腦輸入和呈現的問題,粉碎了“電腦是漢字的掘墓人”的預言。

  漢字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幾千年來一直支撐著中華文化的發展,就如同運載火箭一樣,助推中華文化飛躍一個又一個新高度。而且,漢字自古至今一直頑強地堅持自己獨特的表意性,使得其形體內部蘊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資訊。一個個字元,就如同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傳遞著來自古代社會的音訊,描繪著中華文化發展演化的歷史軌跡。例如,“男”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由“田”和“力”兩部分構成的,而“力”的甲骨文字形作,像一種最原始的耕地農具之形。這說明,在造“男”字的時候,中國已進入農業社會。而同樣是象形文字的古埃及的“男”字寫作,像一個男子單膝跪地引弓射箭之形,說明當時的埃及仍處在田獵時代。漢字和古埃及文字各自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因而也就必然打上各自民族文化的烙印。再如,和諧的“和”,甲骨文寫作,也就是後來的“龢”字:左邊是用竹管編制的笙一類的樂器,右邊是禾苗的禾。禾苗需得陰陽六氣之正,才能順利生長,體現了自然的和諧;樂器最重要的是音聲相和,是宮商角徵羽的絕佳配合,這是人文的和諧。一個“龢”字,透露出古人綜合全面的和諧觀,是社會和諧和自然和諧的完美結合。這些漢字構形所體現出的思想觀念,比最早的文獻中所記述的還要早得多,是我們所能探知的古人思想觀念的最早期狀態。漢字構形的這種文化考古功能,更加深了漢字與中華文化相融合的密切程度。

  漢字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財富,不僅給漢民族帶來了文化的繁榮,也在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20多個民族或者直接借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或者仿照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如壯文、白文、苗文等就是完全根據漢字的偏旁部件和造字結構來創制文字的。漢字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漢字陸續遠播於周邊國家,對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並逐漸形成了覆蓋東亞、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漢字文化圈”。

漢字產生

  漢字有極悠久的歷史,在戰國時期曾經傳說文字黃帝史官倉頡所造。一說倉頡是古帝王。這是傳說,不足為信。

  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還難以確實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很發達,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早于夏代。甲骨刻辭大部分是貞問之辭,也有一部分是記事的。從已經認識的字來看,很明顯漢字是從圖畫發展而來的。由圖畫而變為筆劃簡單的文字,再由筆劃簡單的文字進一步創制大量的新的文字。甲骨文裡圖畫式的文字很多。凡是實物有形可畫的大都用圖形來表示。

  語言裡的詞並非都有具體的形象可畫,例如數詞,在甲骨文裡就用線條來表示數目;有些事物沒有實際的外形可作為表像,在甲骨文裡就想方設法用圖形來表示,所用的方法後人歸納于“六書”之內。後來字形變成篆文隸書,又變為楷書,始終沒有改掉原來圖形的基礎,也就沒有改變為拼音文字。

漢字形體演變

  現在日常手寫的規規矩矩的漢字字體稱作楷書,又稱正楷。楷書是從西元3~4世紀魏晉時代開始形成的一種字體。魏晉以前,從殷商到秦漢,漢字的寫法有過很大的變遷。漢字形體的變遷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商周古文字到秦代小篆

  商代的文字見於卜辭和銅器銘文的已經不是圖畫,而是一種筆劃簡單的記錄語言的符號。但是很多文字在表形表意上還離圖畫的形式不太遠。周代銅器上的文字在寫法上與甲骨文還很接近,只是在筆劃上或有改變。春秋戰國之際,書寫工具有了竹簡和絲帛,文字可以用筆來寫,不用契刻和陶鑄了,因而使用日廣。這時,列國的文字各有地方特色,不完全一致。秦人承繼了西周的文字,筆劃趨於繁複,如秦刻石(通稱石鼓),即所謂大篆;而東方諸國的文字又趨於簡易,改變比較多。秦滅六國以後,建立了統一的王朝,李斯倡議統一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於是有小篆。小篆對大篆而言,形體比大篆簡單,結構比金文整齊,寫法有一定的規範,而且同一個偏旁的字,偏旁的寫法和位置也都較固定,因而文字走向系統化。秦朝統一文字在漢字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是一大進步。

隸書

  隸書由簡略的篆書逐漸發展而成。戰國時代的兵器文字已趨簡潔,相傳秦代開始有了與篆書接近的隸書,隸書在民間使用。漢代,隸書不斷發展,由接近篆書而改變篆書,成為日常應用的字體。隸書不同於篆書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三方面:①筆劃簡化。②結體改變。③變篆書的圓筆為直筆或方筆。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由繁複變簡單的一大發展。它完全脫掉了圖畫的性質,成為便於書寫的符號。從東漢時起,紙已經大量生產,書寫文字也更加方便,因此隸書的筆勢帶有波折,在體勢上與篆書大不相同,東漢時期有不少書法家善於楷隸。

  在漢代隸書開始發展的時期,又有了草書。草書是草率的隸書,漢魏時通行的是章草。漢末有由楷隸簡化的行書,東晉時又有了今草。但草書只求整個形體與隸書相似,不容易認,行書又偏於草率,所以楷法為人所重。

正楷

  “楷”是有規矩的意思。從漢代有楷隸以後,到魏晉時代就有了正書。正書又稱真書。這種字體比楷隸又有了不同。波勢減少,筆劃也趨於平易圓轉。所以從唐代以後一直為手寫字體。

  漢字的形體演變從商周古文字到小篆是一期,由小篆發展為隸書是一期,由隸書發展為正書又是一期。總的趨向是由繁難變為簡易。

漢字結構

  漢字自古至今都是方塊式的文字,有的是獨體字,有的是合體字。獨體字來源於圖畫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體字是以獨體字為基礎而構成的,包括會意字和形聲字。在漢字總體內,獨體字很少,合體字占90%以上,而合體字中又以形聲字占絕對多數。

  合體字是把兩個已有的字組合在一起,組合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左右排列的形式,另一種是上下組合的形式。形聲字的結構是一半形旁,一半聲旁,形旁表意,聲旁表音。不同的形旁在字形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規律,對認字和書寫都有很大的方便。這種結構的形式從秦漢時期的篆書發展為隸書就已經固定下來了。

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漢字是一種表意注音的音節文字,每一個漢字代表語言裡的一個音節。在上古時代漢語有單音節詞,也有雙音節詞,而以單音節詞為主,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詞。自漢代以後,雙音節詞逐漸增多,一直發展到現代,漢語就變為以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為主了。這樣,語言裡的詞大多數需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來表示,字與詞的數目就不能相應。因此,一個字不一定就是一個詞,它可能只是構成一個詞的詞素(或稱語素),它只代表整個詞的一個音節。

  漢字雖然是音節文字,但是漢字本身不都能確切地表示語音。漢字中的象形字和表意字,如山、水、首、目、大、文、京、方、走之類,都是不表音的字。漢字的形聲字一半是形,一半是聲,表聲的部分與字音相同的固然不少,可是也有很多不相同的。例如詞、資、堂、杜、湯、蕩、欣、都、循之類,聲旁與字音只是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其他如滌、仍、特、雕、凝之類,聲旁與字音就全不相同,聲旁也就失去了表音的作用。

  聲旁與字音不相應,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是古今音異,古代原來音是相同的,由於時代的變遷,語音有了改變,讀音也就不一樣了。如鋪從甫聲,鋪、甫古音聲同;結從吉聲,結、吉古音韻同,今音就不一樣。另一種原因是前人制字,聲旁與字音本不相同,只取其相近。例如浩從告聲,聚從取聲,暖從爰聲,蔡從祭聲,似從以聲,樞從區聲之類都是。因此漢字中形聲字儘管占大多數,而字形上所標識的聲旁與語言並不都相協合,表音的作用也就不顯著了。漢字本身既不能明確表音,每個字就只能按照字典所注的讀音來讀了。

  漢語的語詞極為豐富,古代字少,一字多義,或一個字代表幾個詞,於是便有一字多音的現象,稱為破音字。要分辨意義和讀音只有依據上下語句來斷定。這是文字與語音不相應的又一種情況。

  漢字在記錄語言時,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用法。漢字當中同音字也特別多,除古代已經通行的同音假借字一直沿用的以外,其他是不能隨便寫的。寫錯了就稱為寫“白字”,例如shi這樣一個音,見於下列一些詞裡:城市、表示、戰士、方式、考試、教室、形勢、解釋、裝飾、合適、事情、世界。這裡每一個詞都有一定的寫法,其中每個字都是組詞的一部分,因為它又聯繫著許多相關的詞,自成一組,所以不能寫錯。

  漢字在記錄語言當中也出現不少古今字和異體字,一個詞也可以寫成幾個形體。為了使文字規範化,許多不必要的異體字現在已不再使用。

漢字的增繁與簡化

  漢字在商代除有象形字、表意字外,還有形聲字和假借字。象形、表意主形,形聲、假借主音。為配合語言,表音是漢字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從周代以後形聲字成為造字的主體。語言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語詞不斷增多,文字也隨之日益增加,形成一個繁富的文字體系。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曆》三篇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不算“重文”)。晉宋以後,文字又日漸增繁。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梁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隋陸法言作《切韻》,有12,158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字書中文字數量的增多是由不同時期所產生的文字累積而成的。各時期都有不少新的語詞出現,就要造許多形聲字,字數自然增加。並且在文字使用中也出現很多不同情況的異體字和孳生的字。不同形體的字有:①相傳下來的古文奇字。②字的異體。③古今字。同是一個字而古今的寫法不同。今字或就古字增加偏旁,或另成一字。④俗體字。民間流行的手寫體字很多。

  文字在使用中還產生一些增添偏旁的字。有些屬於俗體字一類,但有些因為原來的字作為另外一個詞來用,與原來造字的意思毫無關係,於是又就原字加偏旁代表原字的意思,這在文字學上稱為後起本字。如“莫”的本義為日暮,因“莫”另作“無”的意思來用,所以又造“暮”字。又有些字由於義有引申,原義不用,而通常作引申義講,於是加偏旁又為原義另造一字。如“益”字原義是水從皿中溢出,引申有增加、有利等意義,原義不用,所以另造“溢”字。“原”字原義是水源,引申有原始、本來等意義,原義不用,因而又造“源”字。以上這些都是後起本字。

  另外在漢字發展過程中還產生一些義近音同或音近的分別字。如“版”為版圖、版築的“版”,木板、鐵板都別作“板”。“受”為接受,受與別人就另作“授”。“知”為知道、明白的意思,聰明有知識就別作“智”。這些都是分別字。

  從這些方面來看,漢字在歷史上之所以日趨繁複,一方面由於不同時代有新的語詞增加,需要創造新字與之相適應;另一方面由於產生了大量的異體字、俗體字和用增益偏旁的方法以表現新的意義的孳生字,因此漢代以後字書的字日益加多,實際上日常使用的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漢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分歧旁出的異體字就要廢除掉。選擇的標準就是簡易便用,而且要符合約定俗成的規範。因此廢去古字而用今字,不取繁複的異體字,而取簡便易寫的字。由繁複趨向簡化,這是漢字形體發展的規律。從商代到近代,一直如此。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整理異體字和制定簡化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重大作用。


漢字的文化意義

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100個漢字

一,最小的數位,在正整數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數;又是最大的數字,意味著“一切”。始終如一的字形,象徵著中華民族統一、穩定與持久。

天,時而表示具體的人的頭頂,時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在有著深厚農耕文明 的中國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關係構成了社會的基本關係。

人,肢體站立,反映了人類祖先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達於天,下可立於地,要成為具有獨立 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們要始終保持一個姿勢“挺身站立為人,頂天立地做人。”

陰,本義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與陽相生相剋。

陽,本義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晝、熱、男、生,與陰相生相剋。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貫通物質和人事的兩大 對立面是陰陽。

日,中國歷來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為人們所嚮往。作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於天。作為時間單位,天和 日有相似的意義。日在天上運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詞彙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圓一缺相隔30天,與日相對應,是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關於月有不少美麗的神話傳說,並通過對月 變化的觀察,產生了月蝕的知識和記載,以及對月的祭祀及禮儀等。

易,易為變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異、變化,沒有兩個時刻完全相同,人類的歷史也是如此。這是中國儒家世界觀的第一 信念,古往今來無人能將其顛覆。

化,變是外在的,化是內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內在的,現代的資訊化,更是一種科技的大變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間所仰望者,為山。山被中國人讚美成有脊樑的陽剛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徵。

水,五行之一,構成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要素。水是一種標準,也是一種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 爭”體現出道家“無為而求治”的哲學思想。

禪,是中國化的佛,是神聖巔峰的封號,是超越言語的世俗智慧,是吾國吾民獨有的精神風景。

茶,人在草木之間,茶是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聖物,令人身心柔軟、寧靜和從容。在中國,茶被稱為百病之藥,陸羽 《茶經》將茶文化推向極致;在日本,茶被稱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為日本人獨特的民族文化。

生,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地看成是不斷生化的天地,用生命的觀點來看待天地、萬物和人體器官,是諸多中 國文化的內核,表明了中國人傾向于在一切事情中尋找一種根本的調和與統一,而不是鬥爭與混亂。

耕,耕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標誌,是農業文明出現以後的重大進步。而耕地手段的進步,就是社會、經濟進步的表 現。

春,春表示在太陽照耀下草木萌發,反映了先民對萬物生長靠太陽的樸素認識。春是生機的象徵,也是一年的開始。每到 春節,極具裝飾性的“春”字遍佈城鄉,成為中國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託。

工,“工”字承載著中國土木建築工程發展的豐富文化資訊,使中國成為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度。

禾,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業起源地之一。禾,最初指北方的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為君子不忘本、謙虛、感恩 的美德。

休,甲骨文中像人靠著大樹休息,之後引申有休假、停止、喜樂、美好等意思,遠超一般人的想像,清晰地展現出中國文 字演變的一個縮影。

田,經過人工開發,用於農業耕種的土地,在歷史進程中是統治者和人民共同關注的焦點,多少歷史事件由田地而發生和 展開。

豐,遠古的氏族部落劃定疆域稱為“豐”。甲骨文中是樹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後引申出草木茂盛,轉指人的容貌豐潤、體 態豐滿。中國正是在對豐美、豐富、豐盛等的不斷追求中得到發展。

絲,甲骨文中有此字,說明我國絲綢在上古既已出現。絲綢是我國古代的一重大發明,在漢代即已遠銷到歐洲古羅馬,形 成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農,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放在首位,所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百姓的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那 麼國將不國。

家,先民由遊獵進入定居階段的標誌,是人們生活的依託。因此保家衛國,匹夫有責。

安,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哲學思想。對民是“平安”,對國家就是“安定”,從國家層面而言,安與定、平等既表現為一種狀 態,也是一種動態。

樂,甲骨文中“樂”字是一把類似二胡的樂器。音樂帶來快樂,這個字後來用於書寫世上一切的快樂。

道,道是處世的原則、事物的本質、宇宙的本質、是宗教,也是方術,人人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國人對理想境界最樸 素,也是最深刻的體悟。

法,平之如水,法律必須公道,猶如一碗水端平,體現了執著追求社會公平的傳統中國法律意識。

圓,是古代對“天”的形狀的樸素認識,即所謂“天圓地方”,這種觀念影響了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對建築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 響。“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追求之一。中國哲學首先追求德行的修為,繼而作用於外部世界,即“內聖外王”。“內聖”境 界表現之一即圓融、圓通,形成圓滿的生存邏輯,從而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儒,春秋時,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悟,“覺悟”,看見我的心。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長長的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的悟的過程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 看見自己的心了。

佛,佛陀釋迦牟尼是覺者、知者。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東漢時由官方正式引入中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少樓臺煙雨中”,佛教在唐代達到鼎盛,其信仰在中國歷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戒,古代中國的地方官有種“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銘文的石碑,凡事引以為“戒”,行事說話多加小心,從道德上約束自 己,從而成了一種中華美德。

本,“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藥。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被視為社稷守業的不二法門,否則便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元,中國人把最初的部分稱為“元”,以元為首,奮勇爭先,從春秋時代開始成為中國人品質中的一部分。

中,古有大事,聚眾於曠地,先建中,群眾望見而趨附之。“中”不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內涵,還有行為處事恰到好處 的意蘊。喜怒不過節,度量把握恰當,是為“中庸”之妙。

東,在五行中,東為木,為春,為生,意喻日出東方。自古以來,中國人觀察黃河、長江,建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東流 到海不復回”“滾滾長江東逝水”的認識,因此,根深蒂固的內陸文明逐步接納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趨勢。

土,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土地是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土,也是構成萬事萬物的“五行”之一,對於土地和土地上生長的作 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出現,社為土地之神,稷為五穀之神,社稷也因此成為國家的象徵。

北,陰陽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國人以北為上,有尊北的意思。“坐北朝南”的觀念深入到中國人的建築文化和禮儀之中。

社,土生萬物,地是先民賴以生存的依託,有土才有國。自古先民春秋祭社,平日撮土為堆進行結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土 地廟進行肅拜。這些都不是迷信,反映了人們對大地的感謝,對國家的崇敬,對疆土的珍視。

九,在中國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數”,上踞於天,下臨於地。“九”“久”諧音,“九”也因此成為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表示永 恒、喜慶意味的吉祥數字之一。

鼎,鼎在古代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作為一種重要的宗廟禮器,它又是國家政權的象徵。象形所形成的獨特視覺效 果,它的莊重感認人不由自主產生信任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

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漢語、漢字、漢學、漢人、漢賦、漢朝……在中國人心中,“漢”幾乎成為與“中 國”有等同的意思了。

瓷,中國為瓷器之國,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 瓷、茶、絲,作為古代中國向世界輸出的重要商品,由於影響久遠而廣 泛,往往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也就見慣不驚了。

國,“國”字記錄了中國歷史的重要訊息:從最初的定居點,到稍後的初級城市,到更加發達的都城,這些被稱為“國”的所 在,是時代風雲的彙聚之地。“國”字在新中國簡化後,

帝,“帝”字在戰國以前專屬天帝,戰國是始以指人間君主,秦以後為“皇帝”簡稱保國古代歷史的傳述體系中,帝系是中國曆 史之始,也是古代統治秩序之體現。

王,“王”字像斧鉞。古代氏族首領率軍打仗,斧鉞象徵其軍事統帥權。進入階級社會,王為最高統治者稱謂,王權、王道、 帝王文化等有其豐富內涵。也有將“王”字型與“三才者,天地人”聯繫起來,說上橫為天,下橫為地,中橫為人,人能上 順天道,下達民意,即為王者,頗具情趣。

兵,兵對中國文化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作戰的策略和方法,即兵法。這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智慧,如今已運用到社會生活方方 面面。

車,據說車起源于黃帝時期。先秦以來,就根據不同的用途、等級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最高級的可以嵌金鑲玉,最低級的 是不加修飾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豐富多彩的車文化。

寶,甲骨文中,“寶”是會意字,表示屋子裡有一串玉。在古代,玉是珍稀的東西,也是人們十分財富的表現之一。後來,添 加了“貝”“缶”,由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是漢字形體演變的重要一步。簡化後的寶回到了甲骨文的寫法。

龍,龍是中華文明的象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是中國上古時期眾多民族的圖騰。龍又是中國古代王權、皇權的 象徵,無論在天上還是在人間,龍都具有很高的權威。龍也是幾千年來億萬蒼生們喜愛和親近的神靈,豐富多彩的龍 文化,影響到中國古代的各個方面。龍,溝通了中華大地歷史上不同民族、信仰的人們的關係,今天仍是海內外龍的傳 人——炎黃子孫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鳳,鳳是古人把很多鳥的美麗部位彙集、變形、組合而成。在神話傳說中,它是最有權威的神鳥。中國傳統文化中大量與 龍鳳有關的內容被稱為“龍鳳文化”。

玉,玉是天地華育之精華,不僅有外在美,更有內在美。以玉比德是中國特有的觀念。以玉作為禮天的主禮器,是人們與 生俱來的“石崇拜”觀念的理性昇華。

禮,禮樂文化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作為教化體系,“禮教”十分受重視。禮樂之道跟隨孔子周遊列國的足跡四散傳 播,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待人接物的準則和教育子女的良方。

倫,“倫”有次序、輩之意。“序”在中華文化中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古代政治文明中的禮制便是以次序為物征。在社會結構層 面,等級制的實質也是一種規定的次序,破壞了尊卑次序,將被視為“儹越”;在社會生活層面,倫理綱常的核心還是 約定俗成的次序,破壞了既定的長幼關係,即被視為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

忠,中心為忠。最大的忠誠不是忠於外表,而是內心,正如中國老百姓所說的,做事認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恕,如心,將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讀書都應該有這份胸懷。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成為國際間公認的道 德黃金律,指導個人及社會間的行為準則。

仁,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會的德性所在。仁者愛人,智者知人。

義,狹義的義是社會和人際關係的規範,廣義的義是一切文化。荀子說“人能群而有義”,從而區別於禽獸,“義”就是文化。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不僅是儒家提倡,現代也表揚。

智,在儒家的道德規範體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質之一。

信,人言為信,人無信則不立。信是理想社會存在的基礎,也是作為人與其他人發生聯繫的紐帶。中國傳統社會不是規則 社會,而是人情社會,不需要什麼法律的憑證,但只要言從口出,就要一諾千金,為之負責。“誠信”自古以來不僅作 為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品質,也是衡量一個團隊、政府的考量標準,從而為誠信社會的的構建奠定基礎。

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養之,死祭之,永懷之,被視為“仁之本”。做忠臣孝子,一向是為人的最高境界。孝是社 會和諧的基礎,一個“孝”字,維繫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奠定了社會和諧安定的基礎。

敬,中國人自古對自然、對人保有的尊崇尊敬的心態。做事時要嚴肅恭敬,把事情做好。

祭,祭祀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觀念中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樸素思想與追求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良好願望的反 映。幾千年來,皇帝祭天地,庶民祭祖先,百姓祭神靈,以至今天的祭黃陵、祭孔子,“祭”字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之 中,成了一道可觀的風景。

祀,甲骨文的“祀”像未成形的胎兒形,本義為求子之祀。繁衍後代在成活率較低的古代是民族延續的根本任務,顯示中華 民族對繁衍後代、教育子女的一貫重視。

祖,古人相信,死去的先人能夠保護自己家人的平安。從商代甲骨文中對商族祖先隆重祭祀的記載,到近代農村祠堂的勢 力之大,無不顯示了中國人對祖先神的崇拜。我們今天仍然把自己的國家稱為“祖國”,把自己的老家稱為祖籍,把為家 族爭光叫做“光宗耀祖”,把忘本思想和行為斥為“數典忘祖”。

宗,示是祖宗神主牌。神主牌所置之屋宇,即為宗。祖與宗是中國古代社會祭祀文化的核心,對統治階級內部穩定和民間 社會的和諧起了重要作用。

福,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進奉酒食,是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後引申為神靈所降賜的“福氣”。小篆的“福”,一人 有田地,有吃喝(口旁),還有精神生活(示旁),也算是幸福了。

壽,作為對個體生命延續的最樸實的希冀,“壽”一直是中國社會最普遍的生活理想之一。對壽的渴求,也是中國人重視世 俗生活,寄希望于現世的精神反映。

神,在中國人的原始看法中,神、人、物三個概念並提,指代三種生命形態。神字內涵的演化表現觀念的大變革,是中國 文化史重大特色。因為社會文化由個人精神歷史的積澱形成,又是個人精神的教養-規範-導引和創新集成者。

仙,仙人多住在山上。中國人對仙有一種特別的嚮往,相信通過修煉可得道成仙,也可通過行善在死後上天成仙。而如果 在世時作惡多端,死後將下地獄。因此,中國人把神仙的生活作為最理想、愜意的追求。

德,西周初年,周人確立了以“德”為核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禮樂文明,由此開啟了中國步入人本社會的大門。在古 代,“德”不僅指人的修養和品行,更是指對天道、對自然規律的把握與體認。

真,真人就是仙人,字的構成也是上為升天,下為登遐,中間是開天目者。傳統哲學不在乎事物的真假,而注重研究人際關 系,因此就用“誠”“信”一類判斷人情的詞來定義真偽。

善,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點。上善若水,於柔中見剛,於纖中見強,是進取而內斂。人生苦短,上下求索, 但求止於至善。在中國人的哲學理念中,有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那就是“止於至善”,上升到人 性的層面來說,那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

美,古人認為一個人除了他的形體之外,還有一種朦朧模糊之感,就是美。中國文學藝術講究意境,“美”字的構形,就是原 始意境的萌芽。

令,本義為命令,又可表“言辭”,即“辭令”。辭令刻意求美求善,自然使辭令被賦予“美善”的內涵,“令”表現了中華語言之美 的歷史沉澱。最大的令,是每個月來自自然、四時節氣的命令,即月令、時令。時令之中所包涵的關於人的行為與自 然生態之間的關係的命題,蘊涵著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俠,俠客與俠氣都是中國先民心中的理想人格,有英雄志趣兼有刀劍功夫的成為俠客,沒有拳腳功夫,只有心智上表現痛 快淋漓、英雄風範的稱為俠氣。“俠肝義膽”歷來是中國人推崇的風骨。

士,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春秋以後的士是文士,逐漸成為統治階級知識份子的通稱,也指一般知識份子,一直是中華文 化得以傳承和生長、提煉的主要力量。

名,名位代表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中國是個世俗的國家,有無名位、何等名位,往往成了一個人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 所以中國人看重名位,追求名位。名分與權、位、利、祿、譽緊緊捆綁在一起,所以有無名分,成了人們極為重視的 事。

文,文是漢字的構建基礎,“文”指有條理的紋路。古人很看重紋路,這是一種有規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們叫血脈,同 指紋路。水稱水文,山稱山脈。

武,本指軍事,但真正深深影響中國的卻是“武文化”,它詮釋了中國人看待武力、權勢、力量的擁有者的態度。

書,甲骨文“書”是人手執毛筆。毛筆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獨特的書寫和繪畫工具,因為它富有彈性,表現力強,因此也是 形成後世書法藝術的重要物質因素。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書”字的構形,形象地體現了中國書法藝術的久 遠起源。

冊,古代稱編好的竹簡為冊,後演變成動詞,如“冊封”“冊立”,都是國家大事。作為動詞,其擁有了莊重的意味,而這些大 事又被載入史冊。

淡,水火中和,冷熱中和,反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處世哲學,心態平和、不溫不火是為“淡定”。“君子之交淡 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是中國人看待社會生活的深刻體會。

貪,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層面是官文化。官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其特徵是人治。在人治的社會裡,貪就如同附著在中國文 化上的斑斑鏽跡,伴隨著國人幾千年。其中是非得失,尤其是“只在意今天財富”這直觀感受在新的時代特別值得我們反 思。

財,中國人尊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者,而憎恨取財無道的昏君貪官,可以說,“財”與“貪”的對弈,一直穿插在中國人的曆 史進程中。

鬼,鬼文化在中國經過漫長演變,人們對鬼的態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畏懼,發展出形形色色的鬼故事……鬼的世界,是中 國人生活的一面鏡子。

羞,從敬獻於神的珍饈,謹呈于帝王貴族的美味,變成了表現內心羞慚,甚至於兒女情長的“羞人答答”,漢字中恐怕沒有哪 個字有“羞”字這樣兜兜轉轉、跌宕起伏的命運了。

醫,對戰鬥中受到的箭傷進行治療,箭取出來了,還被規規矩矩地放在匣子裡。“持中守一而醫百病”,身體若無陽燥,又不 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就會百病全無,“中醫”真實地反映了中國醫學造福百姓、慈惠無窮的智慧與思想。

酒,古老的酒不僅僅是一種飲料,而且在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溝通人神關係的巫覡,更要把酒作為祭祀活動時的重 要工具。酒不僅是養生所必須,而且是最重要的藥品。酒更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飲到盡興時,文人墨客留下千古絕 唱;飲到激昂處,將士遊俠顧盼自雄,豪氣干雲。

糧,民以食為天。中國是個農業國家,糧食收成不僅牽繫千家萬戶生存問題,也是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安危的頭等大 事。

民,數千年來,中國的“民”紮根泥土,努力攀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儘管是一種理想狀況,但“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其實決定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

網,細密的漁網不進入魚塘,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吃,這是中國人最早對於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觀念。“網”字的生 命力在於它能由實而虛,由虛而實,今天人們生活在網路時代,網更是虛實結合,無處不在,無遠弗屆。

堂,“堂”是同祖的旁系親屬關係。堂屋同親屬關係發生的牽扯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因由,表現了傳統人倫關係與傳統建築格局 的奇妙融合。

井,懂得鑿井,中國人得以脫離對大河的依賴,可以把生活的地帶擴大到更遠闊的地方;而均分井田,古制八家為一井, 先公後私,“井”已經成為代表中國人最為依戀的家鄉的一個文化符號。

院,住在自己的院子裡,是中國人的居住理想。“院”是本無言的書,院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養育了一茬又一茬在院裡 長大的人,傳統中國大家庭的形式得以延續數千年。

年,最初的“年”指五穀成熟。糧食收成事關國計民生,因此,占測糧食收成也就成為古代統治者最為關心的大事,也是當時 知識精英的職責。由於禾穀類糧食作物多為一年一熟,因此,“年”成為了最大、最重要的時間節點,而過年也就成為人 們慶祝豐收,企盼來年風調雨順最重要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年”是又一個輪回的開始,是一切美好希望的開始, 並以詩意浪漫又厚重地植根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食,古文字中,“食”是一個像器皿盛著食物之形,有的字還在旁邊加上幾個點,表示所釜底抽薪提穀物之類。我國的膳食結 構與歐美以肉食不同,是以穀物為主。遠古時代,北方吃小米“粟”,南方吃大米“稻”。

羊,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人們發現羊性情溫順善良,不犯眾物,繁殖能力強,就將其馴養,人與羊的關係越來越密 切。人們出於對羊的重視和喜愛,賦予羊許多美好的象徵意義,如“美”“善”“祥”“羲”等,表明古人心中羊確是美好、善 良、吉祥的象徵,並且是知禮義的動物。

和,在浩繁的漢字中,“和”結構簡單,人人共識,但卻又內涵豐富、意境深遠。它植根于中國人的血脈深處,滲透著中國 人幾千年來待人接物的原則與智慧,體現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把和看作是 人際關係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