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大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南澧县:澧州大鼓—全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澧州大鼓》传人李金楚正在演唱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早期因专为办丧事的人家夜晚守灵时演唱,故名“孝鼓”。后来普及到茶社、酒楼、书场等专门供曲艺人员献艺的营业性场所,通称“大鼓”。起源不详,传说源自庄子鼓盆歌或者更早。现在澧县艺人还流传有“周公治其理,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从现有资料来看,起码有400年以上的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等20多个唱本,被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澧州大鼓经历了叫化子—打鼓匠—民间艺人三个阶段,经过400多年的锤炼和艺人们的不断完善,现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东腔、南板、西调、北路。

  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为十字句等。除《小送歌郎 》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他词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原先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并改为二人站立演唱或加乐器伴奏演唱。澧州大鼓唱腔十分丰富,分孝堂专用调及说书正调二部分。孝堂专用部分的小调较多,并且地方特色较浓,如凤阳歌、姜女儿调、请神调等,尤以大送歌郎调最具特色,唱词结构为二人穿插唱七字句和五字句,音乐发声上为一人本嗓,一人小嗓,旋律悠长,听后难忘。说书正调部分共有五个板式即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每个板式有不少腔,如一流的“平腔”、“硬腔”;二流的“软腔”、“讨米腔”;三流的“流水腔”、“哈哈腔”;慢板的“大悲腔”、“大颂腔”;数板的“垛子腔”、“吟诉腔”、“告苦腔”等。

  过去,澧州大鼓是穷苦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常年的沿门乞讨,击鼓而歌,使它的唱腔中“悲苦”、“吟诉”和祈祷的成份格外明显。

  澧州大鼓在澧水流域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澧州大鼓曾多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艺人中有周子房、李金楚被纳入中国曲艺家协会,周召学、刘清斌、王方、刘静等22人加入了湖南省曲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