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环境汉语拼音:Huanjing;英语:Environment),人群周围的境况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的各种物质、现象和过程及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经济成分。

分类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照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要素和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分类。

  按环境的主体来分,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人或人类作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环境要素,即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在环境科学中多采用这种分类法;另一种是以生命体(界)作为环境的主体,不把人以外的生物看成环境要素,在生态学中常采用这种分类法。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比较简单。如把环境分为特定空间环境(如航空、航天的密封舱环境等)、车间环境(劳动环境)、生活区环境(如居室环境、院落环境等)、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如流域环境、行政区域环境等)、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按环境要素分类则较复杂。如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分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虽然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其本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再进一步划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如海洋环境、湖泊环境等)、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如森林环境、草原环境等)、地质环境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了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还常依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再进一步划分,如聚落环境(如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生产环境(如工厂环境、矿山环境、农场环境、林场环境、果园环境等)、交通环境(如机场环境、港口环境)、文化环境(如学校及文化教育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此外,在医学生态学上,还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前者指人或生物体内的系统和功能总体,后者则指前述的环境内容。

人类与环境

  人类与环境关系密切。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经过加工,制成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然后将利用过的物质与能量又排放到环境中去。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摄取水和各类营养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这使人体的物质组成与环境的物质组成有很高的统一性。即人类和其他生物不仅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它们的物质组成也与环境的物质组成保持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估算,原始土地上光合作用产生的绿色植物及其供养的动物只能为一千万人提供食物,而现代农业进行机械化生产,并施用化肥和农药,获得的农产品可以供养几十亿人。又如人类控制一些河流的洪水泛滥,改良土壤,驯化野生动植物,培养出优良的品种;发展各种能源和制造业,制成原来环境中所没有的而对人有用的物质;建设出各种物质、精神文明的环境,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参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并不可避免地改变着环境的面貌。人类已经从被动地适应环境,逐渐地在环境中转变为积极的或主动的地位。但是,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是有限度的。

  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同环境的主体——人类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人类发展,包括人口的繁衍和生产、消费活动必须同环境容量相适应,人类开发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必须顺应环境自身的发展规律,要保证整个环境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结构,维持一种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转换系统。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前提。否则,就将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