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学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腔肠动物门 Cnidaria
珊瑚纲 Anthozoa
珊瑚纲:万花筒珊瑚

  珊瑚汉语拼音:Shanhu;英语:Coral),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Anthozoa)动物的统称。又称珊瑚虫。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骨骼叫珊瑚石或简称珊瑚。产在热带海中。随着全球暖化的发生,已造成多数的珊瑚死亡。现生珊瑚约有6,500种,化石珊瑚则有数万种。均海产,在海洋中分布很广,主要产于热带亚热带浅海区,数量很大。如造礁石珊瑚和某些八放珊瑚是珊瑚礁的主要构成者。在温带寒带海区(特别是沿岸浅水区)也较常见,甚至在超深渊海底也有本纲动物的代表。如海葵类的最大栖息深度达10,210米。生活史中没有世代交替现象,只有水螅型。多数为群体(如软珊瑚柳珊瑚海鳃黑珊瑚、群海葵和很多造礁石珊瑚等),少数为单体(如海葵、单体石珊瑚等),呈六放、八放、多放或多放两辐对称。

  珊瑚之名来自古波斯语sanga(石),为珊瑚虫群体或骨骼化石。

  水螅体为圆筒形。上部口端扩大成口盘,中央有椭圆形或裂缝形的口,周围有中空的触手环绕,排成一环或多环。基部称基盘或足盘,以其附着在硬物上或埋栖在泥沙质的海底内。口盘和基盘之间为体柱。在水螅体的口下,是短而粗的口道,再下为消化循环腔。口道由外胚层内陷而成,通常有1~2条纤毛沟(或称口道沟),系水进入消化循环腔的通道,腔内被由体壁的内胚层和中胶层垂直内褶而成的纵形隔膜或隔片分成许多小室。有的隔膜向内延伸与口道相连,称为完全隔膜,也称初级隔膜;有的隔膜延伸不达口道,称为不完全隔膜;对着口道的称为指向隔膜。隔膜上有纵肌和横肌,其排列方式随大类而异。在口道下的隔膜内缘上有由刺细胞和腺细胞构成的隔膜丝,司消化功能。在许多海葵中,其下部隔膜丝有枪丝,能通过口或壁孔伸出体外。

  本纲动物除海葵、珊海葵、褶指海葵和角海葵几类外,都有骨骼,但骨骼类型在不同的珊瑚虫中并不相同。石珊瑚和苍珊瑚具有由外胚层细胞直接分泌而成的发达的外骨骼;软珊瑚有进入中胶层的外胚层骨细胞分泌的骨针;柳珊瑚和角珊瑚有珊硬蛋白构成的骨轴,海鳃类的骨轴是钙质构成的。这些不同结构类型的骨骼都有保护和支持珊瑚体的作用。

  珊瑚虫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同体,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生殖腺在隔膜上发育(两个反口道沟隔膜除外)。生殖细胞由内胚层的间细胞形成。受精卵发育为浮浪幼虫,进而则为新附着的珊瑚虫。无性生殖是通过分裂和出芽两种方式繁殖新的珊瑚虫。

  珊瑚虫类是肉食性动物,用触手捕获小型甲壳动物、小鱼和其他小动物为食。

  现生珊瑚过去一般都分为八放珊瑚(即八射珊瑚)和六放珊瑚(即六射珊瑚)两个亚纲。现则较普遍采用3亚纲10目:(1)黑角珊瑚亚纲,下分黑珊瑚目、角海葵目;(2)八放珊瑚亚纲,下分共鞘珊瑚目、软珊瑚目、海鳃目;(3)六放珊瑚亚纲,下分海葵目、珊海葵目、群海葵目、石珊瑚目、褶指海葵目。

  珊瑚化石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经石化作用而成。

  常见的珊瑚化石有单体和复体两大类型。单体珊瑚的骸体,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通常有体壁围绕,表面饰有粗细不等的皱纹,但在进化程度比较高级的珊瑚中,体壁退化。复体珊瑚呈致密的块状体或细弱的丛枝状,由许多细小的珊瑚个体组成。珊瑚骸体的骨架由无数细微的方解石质或文石质的羽针、羽簇或羽榍组成。纵列骨骼单元主要包括刺状或脊状的隔壁脊或隔壁刺和板状的隔壁,呈两侧对称或辐射对称排列。横贯珊瑚骨腔分布的板状体称床板或横板,是横列骨骼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上述纵列和横列骨骼单元在不同地史时期的各类珊瑚中,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或派生出其他组织结构,出现形形色色的骸体形态。它们的演变过程就是珊瑚虫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史的重要见证。

  根据珊瑚骨架的性状,常见的珊瑚化石可分为4个大类,即床板珊瑚、日射珊瑚、皱纹珊瑚或称四射珊瑚、石珊瑚或称六射珊瑚。另外,八射珊瑚主要是现生的,仅少数属种呈化石状态见于中、新生代地层。

  珊瑚化石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古生代珊瑚化石就有大约1,400属,1万余种,中生代以来属种的数量更有显著增长。珊瑚化石在世界各地几乎均有分布。古生代珊瑚化石,除南非和南极地区少见外,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甚至北极地区,均广泛分布。中国盛产珊瑚化石。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到西南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无论是天山南北或沿海诸省,在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里都可以找到珊瑚化石。

  珊瑚自寒武纪出现以来,历经多次大灭绝、复苏、辐射等演化阶段。如奥陶纪末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有70%的珊瑚惨遭灭绝,到志留纪早期珊瑚的多样性逐渐恢复。

  研究珊瑚的意义:(1)珊瑚是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多细胞动物的遗体之一,从寒武纪或更早的地史时期出现,直到现今的海洋里大量生存,经历6亿多年的发展历史。研究它们的发生、发展、灭亡,对了解动物界的进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珊瑚是地史时期重要的造礁者,所造的生物礁是生成和储集石油及天然气的天然场所,与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生成也直接或间接有关。(3)研究珊瑚化石对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也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标准化石。(4)研究古今珊瑚礁分布的变化对于恢复地质时期的气候带,判断地球赤道位置的变化,研究和划分地史时期的动物地理区和地壳的构造变迁有重要意义。(5)珊瑚骨架的内外常保存粗细不等的环状生长纹,是珊瑚虫昼夜分泌骨骼留下的痕迹,可据以推断在地球发展历史中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和日月之间距离远近的变迁。所以珊瑚化石被称作古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