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瑷珲,中国清代东北边疆重镇之一。又作艾浒、艾虎、艾呼、艾浑,皆为少数民族语的汉语对音。汉语称黑龙江城。1858年后始出现“瑷珲”字样。瑷珲有新旧二城:①黑龙江江东旧瑷珲。城在黑龙江左岸,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东北俄罗斯境内。明代曾在此筑忽里平寨,隶属奴儿干都司。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将此寨焚毁。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萨布素在瑷珲建城,置黑龙江将军。二十四年,清政府鉴于旧瑷珲僻处江东,联系不便,迁黑龙江将军驻地于下游右岸达斡尔族托尔加寨旧址。原处留副都统镇守,二十九年裁撤。咸丰八年(1858)《瑷珲条约》签订后,因该城位于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内,仍归清朝管辖。光绪二十六年(1900),沙俄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见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以武力侵占了该城。②黑龙江江西新瑷珲。在黑龙江右岸,今黑河市以南35千米的爱辉镇。黑龙江将军驻地迁此后,重修新城,仍名瑷珲。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后,该城留副都统镇守。《瑷珲条约》即在此签订。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略军攻克瑷珲,纵火焚城。1909年,清政府设置瑷珲直隶厅。1913年改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