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

  白族火把节,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节日气氛非常浓郁。节日当天,人们停止一切生产劳作,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盛装,纷纷汇集到竖大火把的地点,或村中广场,或本主庙、古戏台前,大青树下。在热闹的唢呐鼓乐声中,人们忙着扎制大火把,老人们演奏洞经古乐,老太婆们齐声念诵经文。当家妇女便要带着孩子备上盐、米、酒、茶到田间焚香祝祷,祝愿五谷千登。每个村寨或片区都要共竖一株大火把,竖火把的坑要由当年生女孩的父亲挖掘,火把树要由当年生男孩的年轻父亲提供,先砍好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树,通体用柴禾或竹子捆扎,插满五颜六色的小三角旗、红香,再挂上梨串、苹果、海棠等,称之为“火把果”,象征多子多福。顶端还要饰以火把节的大型标志物——“连升三级”的“升斗”,上书“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升斗”顶端彩旗飘飘,拱托着一支振翅欲飞的白鹤。竖火把之前,先由老人们以“三牲九礼”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礼。火把竖好后。暮色降临时,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唢呐鼓乐队的护送下从本主庙取来火种将火把点燃。当熊熊烈焰升起之时,男女老少便载歌载舞绕着火把树转,孩子们争抢着烧落下来的火把果,意为迎祥纳福,青少年们个个手中舞起小火把,不断扑洒松香。飞出团团烈焰,互相追逐喷洒以示祝福,然后高举火把巡游田间。村里村外,人声鼎沸,火光璀璨,古人曾有诗赞云:“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间”。耍完火把之后,各家聚会吃水果和食物。晚上睡觉时,妇女和小孩要用一种捣烂的“凤仙花根”包捂手指头,第二天即把指甲染红。传说是以此纪念邓赕诏主咩罗皮的妻子白沽夫人,象征忠贞的爱情。关于火把节的缘由,白族人认为主要是为了纪念白洁夫人。传说1300多年前,南诏王皮逻阁为吞并洱海地区的其他五诏(小王国),设计以祭祖为名火烧松明楼,烧死五诏诏主。其中邓赕诏主夫人白洁远见卓识,事先己预计不测,事后又忠贞不屈,为刨丈夫尸骨,十指皆刨出鲜血。故火把节时白族青年妇女都要染红指甲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