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语汉语拼音:Baiyu;英语:Bai language),中国白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也有人认为语支未定。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分南、中、北三个方言,说南部方言的人较多。南部方言和中部方言比较接近,与北部方言差别较大。

  白语有22~29个辅音。北部方言的塞音、塞擦音有清浊对立,南部方言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只出现在两个声调上。北部方言有翘舌音和小舌塞音;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各分松紧。中部和北部方言有一套鼻化元音。一般有四个声调。

  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位于中心词之前;表示性别的名词、量词或数量词词组修饰名词时,位于中心词之后。人称代词的数和格用元音和声调交替表示。大多数词由一个或几个单音节词根构成,有丰富的四音格词及大量的汉语借词,是藏缅语族中汉语借词较多的一种语言。

  白族曾有一种参照汉字创造的记录白语的文字。始于唐代,流传于民间。白文由音读、训读、借用汉字和自造新字等字符构成。现存唐、宋、元、明的白文文献和碑刻,其中以明代杨黼的《山花碑》为著名。现代白族民间艺人手抄的大本曲、吹吹腔、祭文、民歌等也都用白文书写。诗碑《词记山花咏苍洱境》于1450年刻于大理庆洞庄圣元寺(现存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文化馆),全诗碑共528字,以白族习用的民歌“山花体”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