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釉瓶(唐,故宫博物院藏)

  白瓷汉语拼音:Baici;英语:White Porcelain),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瓷器品种。将胎、釉中氧化铁含量控制在1%以下,即可得到白瓷。

  白瓷首创于北朝后期,初已在北方迅速发展成熟,辽金元时成为瓷器的主流。其出现与早期发展应与北方民族有很大关系。北朝与辽金元的统治民族都来自北方,而隋唐统治集团又与北方民族有很深的血缘、政治、文化关系。

  中国的北方民族都曾信奉萨满教,即使后来转信佛教,但萨满教的教义、仪典仍作为观念、习俗保留在生活中。在萨满教中,白是吉祥善良的象征,因而白瓷的创造意义重大,不仅增加了重要的釉色品种,还推动了装饰方法的改变。

  宋以后的中国彩绘瓷基本施加于白瓷。白瓷的造型和装饰极其丰富,烧造白瓷的著名窑场有以素面著称的隋唐邢窑、以刻划花和印花著称的宋代定窑、以彩绘著称的元明清景德镇窑、以瓷塑著称的明清德化窑等。

先有白瓷还是先有青瓷?

  中国的青瓷早在东汉晚年就已经出现了,而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瓷是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北齐时的白瓷。白瓷在中国出现较晚,比青瓷的出现,大约晚四百年。所以应该是先有青瓷,后有白瓷。

  白瓷出现较晚的原因,一般认为烧制白瓷的原料不如青瓷易得,同时烧造工艺也较青瓷复杂困难。烧造青瓷的胎釉原料中的含铁量要比烧造白瓷的原料含铁量高,因而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时呈青色,而古代陶工对于原料的除铁工艺不易掌握,所以要烧造含铁量低的白瓷就更加困难了。

为么什说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

  中国的瓷器,大概可分两大系:青瓷系和白瓷系。其中青瓷的发现时间最早,远在东汉(公元25—220年)就有初期的瓷器出现。至晋朝(公元265—419年)瓷器已相当精美。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的鼻祖。什么是青瓷呢?那是由于色釉里面含有一定的氧化铁,经过高温烧成呈现青色或黄色(视烧成时火焰的性质而定)的瓷器。

  古人用“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形容这种釉色的美丽非凡,著名的“柴窑”作品除了美丽的色釉以外,还有它特殊的地方,这就是古文中所载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青如天”是说色釉的色彩;“明如镜”是说色釉的光亮;“薄如纸”是说胎骨薄的程度;“声如磐”是说胎骨坚实细密扣之能声音悦耳。如果真能具备这些特点,该是一种很理想的作品了,可是至今没有发现它的实物。考古挖掘的古陶瓷实物证明,我国元代以前的瓷器,大多数都是青色声近似青色。青色来源于釉青,所以称为“青釉器”。青釉器中胎质比较致密而符合“瓷”的标准的就叫做“青瓷”。我国古代瓷器的品种很多,但最先发明的是青瓷。从东汉直到清初停产为止,其问有1千几百年的历史。全国并有许多烧造青瓷的窑场,在南方有浙江的越窑、瓯窑、龙泉窑等;北方则有河南临汝的汝窑,开封的北宋官窑,陕西铜川市的耀州窑等。

  那么,为什么中国瓷器先出现青瓷而不是白瓷呢?这主要是古代的制瓷原料及工艺所决定的。因为要烧制外观洁白的白瓷首先要有合适的瓷土,特别是含铁量比较低的瓷土。古代由于地理上的限制及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含铁量较高的原料来制造瓷器,经过我们祖先长期的实践,他们发现,利用这种含铁量较高的瓷土也能烧制十分美观的瓷器。其中烧成是关键,在氧化焰中烧成时完全成炒米黄,而在还原焰中烧成时,随着还原性增强而釉色加深,由于一氧化碳悬一种还原性气体,它能把釉料中的大部分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从而使釉呈现美丽的青色,唐代诗人陆龟蒙曾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来赞美越窑青瓷。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