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皋陶像。来源:《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约绘制于清康熙(18世纪)以后,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皋陶汉语拼音:Gaoyao),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又称咎繇。相传春秋时偃姓的蓼、六等国皆为皋陶之后。其事见于《尚书》、《世本》、《荀子》、《史记》、《论衡》、《说苑》等古籍。

  传说在的时候已经举用了皋陶,和等一起参与政事,但没有分职。的时候开始设立职官,皋陶职掌刑狱。《尚书·尧典》中有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这是因为上古兵刑不分,所以无论外敌还是内部的犯罪都由任“士”之职的皋陶定罪量刑。

  《论衡·是应》记述,有一种会辨识罪犯的“一角之羊”,“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联系民族学材料可知,这个故事反映的是早期社会比较通行的“神判”,而与“神判”相应的还主要是用习惯法处置犯罪。但是《左传》还有“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可见古人认为刑法的制定可以追溯到虞舜时代。

  皋陶作“士”的故事,可以理解为虞舜时代处于由习惯法向制定刑法的过渡阶段,而皋陶则为这一变革的代表人物。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