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4月25日 (一) 21:21阳春7号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区,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如陕西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海宁皮影戏湖北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陆丰皮影戏辽宁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如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皮影戏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基本资料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起源

  有关皮影戏的来历,有一传说流传最广:相传汉武帝时,一方士为解皇帝思念爱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 ,刻成李夫人模样,置于轻纱缦中,灯光下宛如李夫重现。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时期呈现出极其繁盛的趋势,并由南至北,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方艺术风格。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艺术特色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现状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皮影戏·唐山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唐山市

  1.简要描述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唐山皮影戏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她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兴盛于乐亭(县),故有"滦州影"、"东亭影"之称,因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雕刻而成,故又称"驴皮影"。

  2.起源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滦州秀才黄素志试不第,远去关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黄秀才的仕途之心,却成就了他创作影戏的艺术贡献。饱学诗书,熟读经卷,为他提供了创作的脚本,精通绘画,擅长雕刻,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纸人儿。怀才不遇的黄秀才没有想到,未能金榜题名的他从此会被永远刻在故乡人的口碑中,一代代传诵不衰。

  3.艺术特色

  唐山皮影是一种傀儡艺术,前设"影窗",演员在窗后操纵影人表演,配以灯光、效果、音乐、唱腔,活灵活现地刻划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故事。角色齐全,分"小"(旦)、"生"、"髯"(老生)、"大"(花脸)、"丑"等行当,各行当有其独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程式。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

  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传承价值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邯郸市

  1.起源

  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戏主要分布于邯郸市的肥乡县、成安县、磁县、大名县、临漳县、广平县、魏县、永年县、馆陶县、武安市等地,并影响到冀中、冀北以及豫北、晋东南、鲁西地区。

  2.艺术特色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3.传承价值

  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

  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属于宋代中原影戏一支嫡脉,较多地保持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于冀南皮影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是对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4、现状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三)、皮影戏·孝义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孝义市

1、起源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孝义皮影的历史相当久远。但究竟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战国,一说源于宋金。

持第一种观点者的根据是说,建国初有人曾在孝义居义村一座神庙院内看到过一块石碑,碑文载:"孝邑,古属魏地,子夏设教于西河,魏文侯听教于侧,三贤演其影乐……。"孝义古称西河,孝义人称战国时的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为"三贤"。卜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死后,卜子夏曾来孝义讲学。碑文的意思是说,卜子夏来孝义讲学时曾以演皮影的形式传授儒家学说。由此推断,卜子夏在孝义发明了影戏,孝义影戏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此说疑点较多,所言石碑早已被毁,立碑时间和碑文出处无法查考,只能留待以后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持第二种观点者,主要有以下三点根据:其一,20世纪50年代,在孝义城西张家庄村外,曾发现了一座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的古墓,墓内左右两侧均画有手持武器的侍卫壁画,画中人物全系侧身式皮影造型,服饰、形体、面容皆用皮影空实显影、实处着色的手法描绘,落款为"元大德二年王同乐影传家共守其职"。"乐影传家",可当皮影世家理解。说明到元代大德年间,孝义已有了专门从事皮影艺术的人家。其二,1980年,在孝义驿马乡榆树坪村,发现了一座建于金正隆元年(1156)的古墓,墓中有两幅侧身侍卫壁画,其造型酷似皮影。原物残件现存孝义市木偶皮影博物馆。其三,20世纪80年代,孝义新城东北侧在修公路时,又发现了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内绘两幅表现农家生活的壁画。画中,男人们有的锻铁做工,有的扶犁耕田,女人们有的坐地纺花,有的穿梭织布,还有数个儿童有的吹唢呐,有的手持影人在草坪上玩耍。

以上所述三座古墓可惜已经被毁,古墓中的壁画和文字也已无法看到实物全貌,只能相信目击者的记忆。如记忆无误,则可证明至迟在宋金时期,孝义民间皮影活动已很盛兴。

2、 发展

明清两代是孝义皮影戏的鼎盛时期。据传,最盛时境内竟有100多个皮影戏班,同时还延伸到周围各县,足迹远达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孝义市木偶皮影博物馆已故原馆长朱景义先生生前收藏了大量有关皮影、木偶、秧歌等艺术品种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其中有一件记有一个名叫"庆成园"皮影戏班演出剧目的"戏褶子"。上写时间为"嘉靖二年(1523)二月初二"。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实物可证的孝义皮影戏班,至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清代早期,孝义境内出现了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皮影戏班叫"居义班"。这个戏班留有两处舞台题记。一处在孝义东董屯龙王庙乐楼:"大清康熙五十八年五月十二、十三、十四日,孝义居义园开台平安";一处在孝义岭北村关帝庙乐楼:"大清嘉庆九年九月八日,孝义居义园班主任……"可以看出,这个皮影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活动时间至少在80年以上。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