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国硅谷概貌
美国硅谷:圣何塞商业区。圣何塞自称“硅谷的首都”

  硅谷汉语拼音:Guigu;英语:Silicon Valley),是高科技公司云集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一般包含圣塔克拉拉县和东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市。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领跑者,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硅谷”一词,最早由加利福尼亚企业家Ralph Vaerst创造,但却是由Ralph Vaerst的朋友Don Hoefler在一系列关于电子新闻的标题中第一次使用的。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企业多数是从事加工制造高浓度硅的半导体行业和电脑工业。而“谷”则是从圣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当时的硅谷就是旧金山湾南端沿着101公路,从门罗公园、帕拉托经山景城、桑尼维尔到硅谷的中心圣克拉拉,再经坎贝尔直达圣何赛的这条狭长地带。硅谷这一名称慢慢替代了此地最初的昵称果树林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

  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硅谷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如此一批科技专家聚在一起,必然思维活跃,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目前,硅谷高新技术公司的创立和资金投入方兴未艾,仍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据统计,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共有8500多家,全球100家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发迹于硅谷;全美100家大科技公司中,三分之一总部设在硅谷;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小小的硅谷就占去了62家。就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看,到2000年初,已经超过为1万亿美元

历史

  当地一直是美国海军一个工作站点,并且海军的飞行研究基地也设于此,后来许多科技公司的商店都围绕着海军的研究基地而建立起来。但当海军把它大部分位于西海岸的工程项目转移到圣迭戈时,NASA接手了海军原来的工程项目,不过大部分的公司却留了下来,当新的公司又搬来之后,这个区域逐渐成为被航空航天企业聚积区。

  那时,此地还没有民用高科技企业,虽然这里有很多好的大学,可是学生们毕业之后,他们却选择到东海岸去寻找工作机会。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Frederick Terman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学校里选择了一块很大的空地用于不动产的发展,并设立了一些方案来鼓励学生们在当地发展他们的“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事业。在Terman的指导下,他的两个学生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和David Packard在一间车库里凭着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一个跟NASA及美国海军没有任何关系的高科技公司。这间车库现在已经成为了硅谷发展的一个见证,被加州政府公布为硅谷发源地而成为重要的景点。

  1951年,Terman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构想,就是成立斯坦福研究园区(Stanford Research Park),这是第一个位于大学附近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里一些较小的工业建筑以低租金租给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今日,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术诞生地,可是在当时却并不为人所知。最开始的几年里只有几家公司安家于此,后来公司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应用大学最新的科技,同时又租用该校的土地,这些地租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经济来源,使斯坦福大学不断的兴旺发达。Terman在1950年代决定新的基础设施则应以“谷”为原则而建造。在这种氛围下,加利福尼亚人威廉·肖克利搬到了这里。威廉的这次搬家可以称得上是半导体工业的里程碑。1953年由于与同事的分歧而离开贝尔实验室。离婚之后孤身一人回到他获得科学学士学位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56年他又搬到了距他母亲很近的加利福尼亚山景城(Mountain View)去建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在这之前的时期,尚未成型的半导体工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和纽约长岛地区。为了公司的发展,他特意从东部召来八位年青人,这其中就有诺宜斯、摩尔、斯波克、雷蒙德。在1957年,那八位优秀的年轻人集体跳槽,并在一位工业家Sherman Fairchild的资助下成立了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仙童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市,主要经营照相机。由于诺宜斯发明了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将多个晶体管安放于一片单晶硅片上,使得仙童公司平步青云。1967年初,斯波克、雷蒙德等人决定离开仙童公司,自创国民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总部位于圣克拉拉。而1968年仙童公司行销经理桑德斯的出走,又使世界上出现了超微科技(AMD)这家公司。同年七月,诺宜斯、摩尔、葛洛夫又离开仙童成立了英特尔公司。今天的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厂商,占有80%的市场份额。

  20世纪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硅谷的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平均18个月就上一个新台阶,多年来,其经济持续繁荣,1999年硅谷的营业额达2500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左右。

硅谷的孵化器:斯坦福大学工业园

美国硅谷: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
美国硅谷:世界最大的电脑芯片企业英特尔公司
美国硅谷:BEA公司
美国硅谷:Sun Microsystems
美国硅谷:eBay
美国硅谷:苹果公司
美国硅谷:惠普公司
美国硅谷的Google公司

  二十世纪初期的旧金山湾区为美国海军和空军的研发基地,当时在硅谷散落着一些专门研究生产军事用途无线通讯器材产品的企业。1909年世界第一个无线广播站在旧金山诞生。此后,斯坦福大学一校友购买了这个专利并于1912年在帕洛阿托(Palo Alto)成立了研究广播导体技术的联邦电报公司,该公司后来首发全球无线通讯系统。30-50年代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一些大公司纷纷来硅谷设点,硅谷成为国防工业的重要基地。朝鲜战争和冷战进一步刺激了美国防工业的发展。

  5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只是所边缘大学,教授工资很低,学校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提出将学校1000英亩土地租赁给高科技公司建立工业园,在工业园内大学可与企业紧密合作研发各种项目,使教学、研究和应用一体化,快速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1951年专门生产雷达部件的瓦瑞安(Varian)公司(公司创始人为30年代斯坦福毕业校友)第一个与斯坦福大学签订五年租赁合同并于1953年迁入工业园,该公司当时简陋的房屋被称为第一座硅谷的建筑。随后,特曼教授以538美元贷款给1938年成立的惠普公司,柯达公司以及通用电子公司等陆续签约搬入工业园。1954年斯坦福大学创立“荣誉合作方案”,为工业园高科公司全职雇员提供业余时间研究生进修课程,其中早期迁入工业园并签订五年租赁合同公司的雇员还可减免学费。斯坦福大学与工业园的高科技公司形成了良性互动,工业园吸引了大批学术人才和创业能手,使斯坦福大学置身于美国微电子工业和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集散地。在以后的几十年发展中,斯坦福师生和校友创办的硅谷企业的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它是硅谷的“孵化器”。

硅谷成长因素分析

  今天的硅谷仍然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硅谷“硬实力”的成功成了美国人心中的骄傲。硅谷高科技的发展也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构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形成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聚集群。以硅谷腹地圣塔克拉拉县为例,在其人口中,就有高达61%的居民是来自177个国家中的 194个民族。如今在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群落中,硅谷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占2/3,尤以中国人和印度人居多,其中华人开办的或由华人担任CEO的公司就达2000多家。为此,有人戏称, 50年代如果没有IC(集成电路)就没有硅谷的起步,今天如果没有IC(Indian & Chinese),也就没有硅谷的繁荣了。

  硅谷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获得巨大成功,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如今已是诸多人类文化学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有不少人认为,硅谷成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50年代政府支持的国防工业和后来以半导体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电子产业集群。其实,这仅仅是硅谷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表面现象,真正促使硅谷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高科技中心的原因,应该是其独特创新文化和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如果说,创新是硅谷的生命线,创新文化价值观则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思想火花和基础。这种创新、创新文化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为构建硅谷灵活的创新机制,汇聚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拥有创新科技团队,促进科技创新迅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硅谷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文化对创新的作用和如何去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而硅谷的价值观则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这种正确的价值观被视为"看不见的手",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硅谷,无论是社会、商业和经济活动,还是个人活动,都始终离不开这种以诚信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宏观上讲,硅谷创新文化是建立在以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是指导创新的一种理念文化,因为“硅谷人”深深懂得,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任何哲学社会科学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有先进的自然科学,更不可能有重大的原始创新;微观上,硅谷创新文化则表现出的是一种很具体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对创新活动失败和成功的独特价值观。这种创新文化价值形态的循环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能者在上

  能者在上的公司信仰。技术社会的创新主体是人。在硅谷,创新的主体从来就不看他是什么背景,来自哪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年龄和经验没有多大作用,肤色也无所谓。创新或创业完全取决于科技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例如 在1990到1996年间硅谷所办的4000家公司中,就有27%是中国人和印度人办的,几乎占去了公司业主的三分之一。而在硅谷科技人员中,约有六成是亚裔人。

宽容失败

  宽容失败的理念。科学的道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在攀行的道路上总少不了失败。可 通常,失败往往对创业者来说不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还会带来不便。可在硅谷,这里却崇尚的是"It is OK to fail"(败又何妨)一种宽容的创新文化理念,他们视失败为最好的学习机会。 硅谷创新文化中还有的另外一句至理名言也很有代表性, 即"失败后还有明天";"努力工作,努力享受,不要为工作和享受之间的差异而担心,那实在算不了什么 "(Work hard, Play hard, and don't worry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 and play. There isn't any )。可以说,硅谷不是建立在成功之上,而是建设在失败的基础上。在"硅谷人"看来, 拥有一个非常健康心态的创业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承受失败,重新拔锚起航。

容忍“背叛”

  容忍“背叛”的态度。“忠诚”在许多国家的企业中都被视为招聘或考核人的重要标准。可在硅谷,员工的流动和"背叛"不受任何限制和谴责,"跳槽"不仅没有什么关卡,而且还被视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职业行为。加州大学Rebitzer教授在对硅谷这种现象研究后得出结论,在1994-2001年的大学毕业后在硅谷工作的人中,平均每月有 2.41%的人变换雇主,高出美国其他地方的40%。因为对创业者而言,为了不断探索和丰富阅历,他们一般也不会长期忠实于一家企业,一个老板,总是会主动砸掉自己的"饭碗",去寻找更有发展前途的创业机会,实现"人往高处走",去圆自己追求成功的梦想。

精诚合作

  精诚合作的团队(team work)精神。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的重要保证。硅谷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以诚信为核心,"以人为本"追求共同目标的创业理念上硅谷高科技企业团队构成的目的也很明确,一个高素质和高效运作的团队大多由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组成,即:拥有技术专长的人;具有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并权衡这种建议,然后作出有效选择的人;若干善干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其他人际关系技能的人。有了这三种人,这个团队就具有大脑善于思维,有胆识善于决策,有耐心不断听取意见并抓落实的人文特质和高效运作的组织构架。硅谷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也有具体标准,那就是高科人才一般都必须具备"直觉、意志、欢乐、力量和热情"五大要素。

甘冒风险

  嗜好冒险的行为。硅谷创新文化的基础是灵活的机制、甘冒风险的诚信价值观。许多技术人员和企业家认为,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将会永存。即使失败了也不必计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另外,"硅谷人"的冒险还表现在生活中,他们总是喜欢寻求蹦极、高空跳伞等刺激活动,来激活自己创新的力量和智慧。   

开放型的技术社会

  全新的投资理念和生产结构的开放性。硅谷是一个高度发达开放型的技术社会,"硅谷人"对投资创业有很多独特的理念。无论是工程师,还是亿万富翁,赚钱之后,都不愿意作"守财奴",而是把赚到的钱再投资到创业环境中去,投到新的领域,创造新的财富,以追求更高的起点。而在公司构架方面,也不是搞大而全,而是注重社会化的分工与合作,这种开放性的生产方式为技术的快速革新创造了条件。硅谷创新文化还特别强调知识的共享,营造出开放性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在"硅谷人"眼里,当今世界研发技术复杂性增强,知识更新加快,许多学科和领域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等,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复杂的技术创新,而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了硅谷社会开放性的一大风气。

热衷改变

  热衷改变自己的位置。“位置”常常被用来权衡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价,有了一个理想的“位置”,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可“硅谷人”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勇气,敢于和善于自己吃掉自己,通过一次次地吃掉自己,不仅使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空前地升华,而且还创新了技术,创新了文化,创新了社会财富和人生价值。

痴迷于产品

  对产品而不是金钱的痴迷。金钱固然对谁都重要。可"硅谷人"却不愿意当金钱的奴隶,他们总是以宗教般的虔诚心态去追求高新技术,希望能够以创新技术成果推动世界进步。

机会均等

  机会的慷慨分布。硅谷技术社会的特点还体现在社会的扁平化,人与人都是平等的,谁都不用嫉妒谁。“硅谷人”懂得,机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总是与自己同行,关键就看自己如何去把握。因此,平时每个人都十分重视“充电”,提高自己的创新技术水平,锻炼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分享财富

  分享财富的强烈倾向。硅谷的财富观也具有独特之处。如从期权(option)到给员工健康检查,免费午餐晚餐,为科技人才和家属创办幼儿园,提供优厚的退休金等,至少在高科技公司内部,财富大多被群体分享而不是被某些少数人独食。

硅谷成功要素

  美国的硅谷以每天几十项推动世界科技发展的技术成果确立了其在世界上最大科技创新区域的地位。它成功的主要因素有:

特有的区域文化背景

  硅谷的成功离不开它特有的文化。硅谷文化认为机会与风险同在,不怕失败,勇于冒险,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氛围,使得人人都想一显身手。同时硅谷工作环境宽松,技术和管理人员跳槽或开办自己的公司并不会受到非议。这使得硅谷人才流动频繁,不仅促进了不同企业间的“交流”和知识技术的扩散,有利于培养企业家和优秀的管理者,也吸引了大量人才来硅谷创业、发展。

崇尚知识和交流

  人们通过团队合作和非正式沟通,交换着自己的想法与创意,相互学习、激发灵感,形成一种拿与给的双向知识交流氛围。而区域内的咖啡馆、俱乐部、餐厅、健身房、展示会等都为这种交流提供了便利。

  硅谷接纳多元文化,积极吸纳高学历、高科技人才移民,它32%的人出生在美国以外。外国移民的涌入,为硅谷不断输送新的人才、成果和创意,使得硅谷逐步集中了世界最先进的人才和最尖端的技术。

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硅谷的文化鼓励创业,而它的风险投资体系保障了个人创业的实施。在硅谷发展早期,美国政府经常充当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以鼓励硅谷的创新和发展。其后,随着硅谷的发展,风险投资逐步兴起,在斯坦福大学附近的沙丘大街3000号,集中了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者一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资源网,为企业注入资金的同时,更能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管理团队和治理结构。

高效的产学结合方式

  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是斯坦福的科研水平,更是它鼓励创新的氛围和开放的环境使得其所在的硅谷能够脱颖而出。斯坦福为硅谷培养了大批的创业和创新人才,且与硅谷的创新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甚至学校的教授、学生直接去创业。硅谷也积极借助斯坦福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硅谷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企业(即斯坦福的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的产值就占硅谷产值的50-60%。

硅谷的著名公司

  上千所高科技公司的总部都设在硅谷,而以下的这些只是福布斯排名前500名之中的:

  Adobe

  AMD

  安捷伦

  Altera

  苹果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BEA

  Cadence Design Systems

  Cisco Systems

  DreamWorks

  eBay

  Electronic Arts

  Ericsson

  Facebook

  Google

  惠普

  英特尔

  Intuit

  Juniper Networks

  Maxtor

  Mozilla

  National Semiconductor

  Network Appliance

  NVIDIA

  Oracle

  Sun Microsystems

  Symantec

  Synopsys

  Varian Medical Systems

  雅虎!


  另外某些著名公司的总部也设在了硅谷(包括某些已经停产的和被兼并的):

  Actuate

  Adaptec

  Atmel

  Cypress Semiconductor

  Foundry Networks

  McAfee

  Knight-Ridder

  网景 (AOL)

  NeXT 电脑公司 (斯蒂夫·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之后创办的一家公司,现为苹果公司的一部分)

  Palm

  PalmSource

  PayPal (现为eBay的一部分)

  Rambus

  Silicon Graphics

  TiVo

  VA Software (Slashdot)     VeriSign

  Veritas Software (Symantec)

  VMWare (EMC)

硅谷的著名大学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圣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

  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西海岸校区(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West Coast Campus)


  以下大学不位于硅谷, 而是有助于作为研究资源和新毕业生的来源:

  柏克莱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圣塔克鲁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东湾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East Bay),原黑沃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