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禅定汉语拼音:Chanding),佛教术语和修持实践。禅与定的合称。禅来自梵名dhyāna的音译“禅那”,略名为“禅”,意译“思惟修”,新译“静虑”。思惟修的意思,是审视思惟对象境界;说静虑者,心体寂静安宁故能够审虑。禅定之“定”,是梵名samādhi的意译,音译为“三昧”。意为:心定止一境而不散乱。佛教经典中对于禅及定都有大量论述。《大乘义章》卷十三说:“禅者是中国之言,此翻为思惟修习……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离邪乱故說为正。”一心审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因此,定的外延较宽泛,一切之息虑凝心都属“定”的概念内;“禅”之外延略小,是定的一分。盖禅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止寂静之义,故得名为定,而三昧止心令静,是思惟审虑的心理条件,故称为禅。

  禅定是一种专注而宁静的精神境界,是心的一种状态。禅是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称作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属于世间法,非佛教专有,佛法外道、凡夫圣者都可能达到四禅四定。按佛教的说法,佛菩萨阿罗汉如果离弃欲界的烦恼,是可以修证到种种无漏诸定的,后者属于出世间法的范围。因此要想得禅,必须离弃欲界的烦恼;要想得定,必须断绝欲界的烦恼;要想得无漏诸定,必须离绝无色界的烦恼。

  禅定是原始佛教以来就一直强调的三学(戒、定、慧)之第二。佛教认为在持守规戒的前提下,静心专注地思虑佛教的真理,就可以悟入正道,发生智慧。到了大乘佛教出现以后。禅定又是真实的六种解脱之道(六度/六波罗蜜),以后又是十种波罗蜜之一。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羼提)、精进(毗梨耶)、禅定(禅那)、智慧(般若)。作为重要的修持手段和悟道证道的途径,禅定具有许多功德利益。《法华经·安乐行品》说:“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六度集经》说:“复有四种禅定,具足智慧:一常乐独处,二常乐一心,三求禅及通,四求无碍佛智。”禅定的内容形式,在中国佛教宗派中有一定侧重含义:天台宗强调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禅宗则强调无相无念无住,反对静坐凝心、住心看定之类。

源起

  在梵语中有七个名词皆被汉译为“定”,他们之间有细微的不同,但传统汉传佛教世界较不重视。这七个名词分别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驮那演那(Dhyāna,又译为禅那)、奢摩他(Samatha)、现法安乐(Dadharma-sukhavihra)、质多医迦阿羯罗多(Citta-eka-agrat)等。

  印度佛教认为,只要心不散乱,制心一处,都可以称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别重视智慧与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种禅定境界,又称禅那。

三昧

  • 三昧(samadhi),或称三摩地,意为等持,只要心不散乱,专注于所缘境,皆可称为三摩地[1]。
  • 三摩鉢底(Samapati),意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范围较三摩地为广,包含一切有心定、无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则指已入定中。
  • 三摩呬多(Sanmanita),意为等引,指摄心至于安定平和之境[3]。

禅那

  • 禅那(Dhyāna),与三昧(samadhia,又译为定)基本上可视为同义词。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种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第四禅定力证入涅盘,所以第四禅又称根本定〈dhyana-maula〉。
  • 奢摩他(samatha,又译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静、能灭等。止息一切杂念、止息诸根恶不善法,所以能够熄灭一切散乱烦恼。
  • 质多医迦阿羯罗多〈citta-eka-agrat〉,意为善心一境性。
  • 以四禅为基础,远离妄想,身心寂灭,安住在现前的法乐之中,就是现法安乐〈dadharma-sukhavihra〉,或称现法乐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禅定的层次

  • 欲界禅定: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禅
    • 粗心住
    • 细心住
    • 欲界定
    • 未到地定(未来禅)
  • 色界禅定
    • 初禅(又名:离生喜乐定)
    • 第二禅
    • 第三禅
    • 第四禅
  • 无色界禅定
    • 空无边处定
    • 识无边处定
    • 无所有处定
    • 非想非非想处定
  •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需先断三䌸结,不共外道、凡夫)
    • 舍第七识的受、想心所(末那识)
    • 舍第六识(意识)
    • 可证得阿罗汉果(已证初果,且至少证初禅)

禅定的种类

  法华玄义卷四上记载禅可以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

  • 世间禅:凡夫禅、外道禅。
    • 根本味禅:十二门禅,合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为十二门禅。
    • 根本净禅:三品、六妙法门、十六特胜、通明禅。
  • 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金刚乘禅、最上乘禅(祖师禅)(如来清净禅)、如来禅。
    • 观禅:有五停心观、九想观(不净观)、四念处、八背舍、十遍处等观修的禅法。
    • 炼禅:依“九次第定”的顺序练习,由入初禅开始,次第入二、三、四禅、四无色定,乃至灭尽定。
    • 薰禅:即“狮子奋迅三昧”。从初禅至灭尽定后,再从最后起,回入四空、四禅、初禅,犹如狮子不但能奋迅而去,也能奋迅而归,进退自在。
    • 修禅:即“超越三昧”。从初禅至灭尽定,由灭尽定还入初禅,再入灭尽定,再还入二禅、三禅等等。入这一三昧,定力、观力更为明利,能随意超越远近,出入自在。
  • 出世间上上禅:即九种大禅。
    • 一切禅: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一切。
    • 自性禅:所修之禅,观心之实相,于外不求,故名为自性。
    • 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故名为难。
    • 一切门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门出,故名为一切门。
    • 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故名为善人。
    • 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无不含摄,故名为一切行。
    • 除烦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故名为除烦。
    • 此世他世乐禅:能使众生悉得二世之乐,故名为此世他世乐禅。
    • 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故名为清净,但清净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净,称为清净净禅。

其他

  • 非世间非出世间禅:

禅定的姿势

  禅定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姿势与结手印来修练,佛教将其分成行、住、坐、卧四者,其中又以坐禅 为传统并最为流行。

  • 行姿
  • 住姿
  • 坐姿
    • 单跏趺坐:
    • 双跏趺坐(莲花坐):
    • 如意坐(方便坐):
  • 卧姿
    • 狮子卧
  • 手印
    • 金刚莲花印:
    • 禅定印:
    • 大圆满印:
    • 一心大法印:

汉传发展

  中国禅宗所说禅的意义就是在心得决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定。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于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当下这念心便是归于中道。

  《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定与禅宗

  一般调养身心为主的数息禅坐、安般禅定并不等于禅宗,因为禅宗虽然也鼓励参禅、或修打坐禅定,以先期调适身心,但是更重视般若智慧的开悟,并且明白的说世间禅定并不能让人解脱生死的烦恼。佛教将禅定分成世间定与出世间定二者。世间定,亦即四禅八定,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众生都可能达到的境界。已能进入四禅八定的众生,经由修学可能会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暂时止息身处五浊恶世欲界的种种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离开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间烦恼中。

  因此佛教并不专注于世间禅定的修练,而是将世间禅定当成追求解脱的辅助方法之一,最终目的在于追求能究竟解脱一切世间烦恼的出世间定:“解脱无明与无始无明烦恼”。

  六祖大师指导别人时曾说:"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禅宗目的不是禅定。 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静坐乃至灭尽定,禅宗都不给予肯定。古训"死水不养蛟龙"者是。


禅与禅定

  尔来多有邪师以定为禅,不知禅——开悟是般若智慧,与禅定不同。智慧无境界,无所得,乃是究竟了义之佛法。禅定则有境界,有所得,通外道法,须以般若慧为前导,乃能了生死,兹略分述如下:

  禅定之法皆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入出,境界分段故。前时入某境界、后时出某境界;前时依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前时住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生时依某境界、死时舍某境界而别依业力所生另一境界。皆是境界分段之出入依住,佛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凡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者,必因心外之身根缘境变化而散坏。

  所依境界是由六根及六识配合而生,意识于诸境界分段计着。然六识之产生,乃因阿赖耶所变内六根接触外六尘而生。众生若死,五根必坏,末那因此不触五尘,意识则消灭;意识若灭,则生前所依所住之一切定心定境及广大神通皆归幻灭。死后意识灵知心消失,只余末那及阿赖耶识,此时即由阿赖耶识中之一念无明烦恼感生后有,则必随业受生,不舍所依境界故。 《生命实相之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