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程世才 中将(1955)

  程世才(1912年8月8日-1990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杏冲村大塘冲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党委书记、团长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著名的万源保卫战,率部勇夺包台山,后任第三十军九十师政治委员,八十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军副军长、军长。参加了长征,任红三十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平西挺进军参谋长兼第十二支队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校长,延安中央党校第四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南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安东军区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卫戍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简介

1965年装甲兵第一届党委委员全体合影,第一排从左至右:张文舟、贺晋年、向仲华、许光达、黄志勇、程世才、顿星云、钟人仿

  程世才,1912年8月8日出生于湖北礼山(今大悟)宣化店东程家洼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4月12日,鄂豫皖边区红军整编为红一军,在正副军长许继慎徐向前的领导下,这支虽辖3个师但只有2000之众的工农武装屡创佳绩。这一年,时年18岁的程世才加入了这支红军劲旅。

  1931年1月,许继慎领导的红一军、蔡申熙领导的红十五军整编为红四军(军长邝继勋,参谋长徐向前):原红十五军改编为红十师,蔡申熙留任师长;原红一军改编为红十一师,许继慎留任师长。从这时起,程世才在红十一师三十三团,亲历了许多大战、恶战。

  红十一师试阵的第一仗,是“打援”于湖北麻城北部的磨角楼。磨角楼驻军只有国民党第三十师夏斗寅部一个营,但构建了坚固的纵深防御体系。按照计划,红十师主力向磨角楼发起攻击,做出强攻的姿态,迫使守敌向后方求援。夏斗寅不知是计,派四个团紧急驰援,结果被等候已久的许继慎逮个正着。他指挥红十一师以逸待劳,迎头痛击,击溃援兵。敌人援兵一退,磨角楼守敌见大势已去,也放弃抵抗。

  磨角楼一仗,虽然歼敌只有数百人,但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开创了“围点打援”的先河,从此这个战术成为红四方面军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后来,“围点打援”成为程世才的“惯伎”(国民党军官语),不能不说是早期战斗生涯的历练。

  湖北孝感县双桥镇(今属大悟县)大战,是红十一师试阵的又一恶仗。

  红四军为扩大战果,主动向平汉路出击,曾冒雪截获一列军车,毙俘敌军2000余人。红军的袭扰,使平汉路北部交通大动脉处于瘫痪状态,蒋介石急令国民党湖北孝感驻军岳维峻第三十四师前往解围。1931年3月上旬,红四军侦知岳部动向后,从50里外奔袭敌人,战斗在双桥镇打响,红十师、红十一师分别从澴水两岸展开进攻。兵法曰: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岳维峻部拥有超过6个团的兵力,红军参战部队加上地方武装也只有6个团,兵力略处下风。按照常规,这只能打场击溃战。但是,由于程世才等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竟然打成了歼灭战。经过七个小时搏斗,红军毙敌上千人,俘敌5000多人,缴枪6000多支。

  这是红四军第一次通过飘忽作战(运动战),取得歼敌一个师的空前大捷,这场胜利宣告鄂豫皖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取得最后的胜利。带领部队摸索和实践新战法的许继慎、蔡申熙、曾中生、徐向前,成为开创红四方面军战略战术的“黄埔四杰”。徐向前带兵有道,治军有方,反复指出练兵的内容:一练胆量,二练技术,三练战术,四练行军,五练作风。他认为,作风就是战斗力,要求各级干部必须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敢于手榴弹开花、刺刀见红,要能“硬着头皮顶住”、“坚持最后五分钟”。在他的严格要求和培养下,红四方面军部队形成了“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在以徐向前为代表的“黄埔四杰”的感染下,已经“有勇”的程世才进一步向“有谋”迈进。这期间,战斗在红十一师三十三团的程世才如鱼得水。他身材高大,体格强健,作战冲在最前面,行军时身上背着的子弹、干粮总是比别人多。1931年春,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四杰”的影响下,程世才不仅努力学习战术,还开始培养起战略意识。

  1931年10月,李先念带领300余名青年加入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政委,成为程世才的直接领导,是程世才革命生涯的引路之一。     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倒水河畔,举行了数万军民参加的庆祝盛典,红四方面军成立,徐向前担任方面军总指挥。从1931年11月至次年6月,红四方面军连续发起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战役,以“围点打援”、运动歼敌的战法,总共消灭敌正规军近40个团6万余人,活捉敌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部队发展到4.5万余人,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共达20万人以上,鄂豫皖根据地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形成红四方面军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四大战役中,程世才和红三十三团“每役必与,杀敌无数”。因红三十三团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红四方面军总部授予其“共产国际团”的光荣称号。由于表现突出,程世才迅速成长为红十一师政治部党委书记、三十三团团长兼政委。

  程世才将军一生战功卓著,永垂青史。鄂豫皖红军西征途中,他率部一路硬打硬拼,最先进入川陕,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区;他参与指挥的空山坝战斗,全歼田颂尧7个团,使敌对红军历时4个月的“三路围剿”彻底失败;在黄木桠地区,他率部歼灭刘湘军10个团、l万余人,获红军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为迎接中央红军,他率三十军八十八师首先渡过嘉陵江,突破国民党堵截部队的千里江防,中央红军进入川康边,他同军政委李先念一起率前锋部队在夹金山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长征中,他率部最先翻越雪山、穿过草地到达巴西地区,并在包座全歼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四十九师,毙俘敌1万余人,为中央红军北上扫清了障碍;在西路军中,他率部与数倍于己的优势之敌,鏖战河西走廊,历经四十里铺、八坝、水磨关、永昌、倪家营子、梨园口等战斗,歼敌二万五千余人,有力策应了河东红军和友军的战略行动;抗战期间,他指挥平西地区武装,粉碎日军六路扫荡,建立起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平西根据地,使北平日军一夕数惊、草木皆兵;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东北三省,参加了四平、鞍山、本溪、辽阳保卫战和辽沈战役,特别是由他指挥的新开岭战役,一举全歼敌第二十五师,创东南满地区自卫战的辉煌战绩,受到民主联军总部嘉奖,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