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家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绕家人,是居住于贵州省都匀市麻江县的未定民族。将近1万多绕家人居住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县龙山镇属下的六个村与都匀市下属的21个村。 大多数绕家村在都很闭塞,从最近的公路进山,需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官方对绕家人的分类有点混乱,政府没有认可其成为独立的民族,而是将其归入另两个少数民族之内。1991年之前,绕家归入未识别民族,1991年之后,麻江县绕家人被暂时归入瑶族,而其南面相距100公里的都匀市绕家人,则暂定为布依族的一部分。 多数绕家人声称多年前由云南省迁移过来。他们认为自己本身为瑶族的一部分,长期迁徙分离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性。

“绕家语”属苗语支中部方言,与黔东南州使用中部方言的苗族语言相似,但绕家人大多数生活在苗族西部方言区之中,在生活习惯上受布依族影响较大。


绕家人衣饰既有苗族的某些特点,又与水族服饰有些相近。解放前,男着青土布长衫和对襟短衣,现男装基本汉化。妇女仍穿青、蓝大襟右衽衣,以带为扣,裤脚、袖口绣三道花锦,盛装时要穿上6件衣服,里3件为一层,外3件为一层,二层为一套。穿全套时还另外加一件以蛋清浆过的花衣,每层衣服里长外短,使之现出花锦,然后系绣花围腰。下装穿裤,脚蹬绣花船形高翘鼻鞋。妇女蓄碗顶长发,于后脑挽高髻搭蜡染花帕,少女佩枫叶耳柱,一般妇女佩耳形耳柱。


《都匀市志》记载:绕家自称“育”,史称“夭家”、“夭苗”、“绕家”等,是较早迁居这里的部族之一。绕家人的自称与瑶族勉支系的自称相同。

绕家人,本是瑶族的一支,祖籍在江西、湖广一带,迁到平越(今贵州省福泉市)后分为两支,一支迁到贵州省三都县的陈蒙、烂土,约在明朝洪武年间,由烂土迁到都匀市基场,后迁到牛场一带,最后定居于麻江县河坝地区。至今已有600余年。

绕家人不过年,只在冬月的第一个寅日(虎日)过“冬节”。是时捞鱼,煮酸汤豆腐祭祖先,忌肉、油。祭祖叫“家谢”。上香敬酒祭虎时,口中念“哟”(老虎之意)。


绕家人“冬节”祭祀祖宗的物品是:酒、果、糍粑、鱼。酒系甜酒,不能用水酒。甜酒酿制于秋收后,以糯米酿成,密封禁开,到“过冬”节这天才能启封,用碗装祀祖。果即桃子。糍粑,是把糯米蒸熟捣烂后做成的食品。鱼系有鳞的鱼,煮时要求很严,不能残缺,没有鳞的鱼不能祀祖。近代可以用豆腐掺在一起祭祀。祀祖的鱼和豆腐,只能用酸汤煮成素鱼,禁止用猪油煮;祭祀的物品,在“过冬”节这天,摆在自己家的香火(神龛)下,请祖宗享用。祭祖后中午吃素,晚餐以鲜鱼、腌鱼、腊肉等丰盛的酒菜与亲朋宴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