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羌语( Qiang language),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

羌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南部方言又分7个土语,北部方言分5个土语。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土语间基本上可以通话;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土语间通话有困难。

羌语各方言土语一般都有40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均分清音、清送气音、浊音3套,塞擦音一般都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4套,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北部方言复辅音较丰富,一般在60个以上;南部方言个别地区复辅音已消失。复辅音大多是二合的,由基本辅音加前置或后置辅音构成。单元音较丰富,北部方言有长短、卷舌不卷舌的对立;南部方言有鼻化非鼻化的对立。复元音韵母以后响的为主,南部方言少数地区有前响复元音。南部方言已消失辅音韵尾,仅在少数词中保留;北部方言有丰富的单辅音韵尾和复辅音韵尾,一般在40个以上,构成的韵母多的有250个以上;南部方言一般只有50个左右。南部方言有2~6个声调;北部方言无声调,但少数词用轻重音区别词义。北部方言有丰富的语音变化现象,常见的有辅音弱化、清化、换位,元音和谐、脱落、清化,音节的脱落、合并等。

主要的语法特点(以南部方言桃坪话为例):①名词后加助词表示复数和指小。②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复数,第三人称代词来源于指示代词,第一人称双数和复数分包括式和排除式,单数第一、二人称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声母和韵母的内部屈折变化表示。③量词比较丰富,分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一般需和数词或指代词结合使用;词序是量词在数词后。④动词有人称、数、时间、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时间范畴除了用人称代词的声母或韵母表达外,还用声调变化和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共同表达;体有将行体、持续体、已行体、曾行体4种;态有使动态和交互态两种;式有陈述式、命令式和祈求式,均在动词前加前缀表示;趋向范畴用动词前加成分表示向上、向下、向心、离心、向里或向上游、向下游或向斜下、向外、向后或向反面等动作方向。⑤副词在句中还起关联作用,成对的副词在句中互相呼应,形成一些特殊的句子格式。⑥助词比较丰富,有结构助词和定指助词两类。⑦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⑧并列复句中不用连词,主从复句用连词连接主句和分句。词汇大部分是单音词和由单音词根组成的合成词。

各方言土语除共有一批常用的基本词外,北部方言区接近牧区,反映牧区生活的词比较丰富;南部方言区为农区,反映农区特点的词比较多。构词方式主要是加附加成分的派生法和用两个以上词根按一定关系合成新词的复合法,重叠和拟声则是两种补充方式。从汉语和藏语借用也是丰富词汇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初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以羌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四川省茂县雅都土语曲谷话为标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