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机器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聊天机器人英语:ChatBot),经由对话或文字进行交谈的电脑程序。能够模拟人类对话,通过图灵测试

聊天机器人可用于实用的目的,如客户服务或信息获取。有些聊天机器人会搭载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但大多简单的系统只会撷取输入的关键字,再从语料库中找寻最合适的应答句。目前,聊天机器人是虚拟助理(如Google智能助理)的一部分,可以与许多组织的应用程序,网站以及即时消息平台(Facebook Messenger)连接。非助理应用程序包括娱乐目的的聊天室,研究和特定产品促销,社交机器人

背景

1950年,图灵完成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问“机器会思考吗?”(Can Machines Think?),并且提出现在所谓的图灵测试作为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这个标准建立于电脑程序虚拟真人与裁判进行即时对话,裁判仅根据对话的内容,无法确认谈话的对象是程序还是真人。图灵测试的知名,激发了对于约瑟夫·维森鲍姆在1966年发表的程序 ELIZA 的兴趣,这个程序似乎能让使用者误以为谈话的对象是一位真人。不过维森鲍姆本人并未声称 ELIZA 具有真正的智慧,在他论文的序论视其为揭穿真面目的手段:

人工智能。机器表现得奇妙,足以让最有经验的观察者目眩。不过一旦某个程序露出面目,一旦其内部运作方法经过解说,它的魔力就消灭了;显示出来的只不过是一堆程序。观察者自忖:“这我也写得出来”。他把这个程序从标志为“智能”的搁板上,移到了古董栏。

ELIZA 的关键方法(从此被聊天机器人的设计者所仿效)涉及认出输入里的提示字词,并且找出相关的、预先设定的回答,在显然有意义的方式下,让谈话继续下去(例如,输入里有“母亲”,回答是“多说一点你的家庭”)。一种能够理解的假象因而生成,即使处理的过程仅止于肤浅。ELIZA 显示这种假象的制造,令人惊异地容易。因为人类的裁判,乐于从谈话的内容里找出代表“智能”的解读。

使用者界面的设计者终于体会到人类乐于把电脑的输出解读成真正的对话——即使这种输出是基于相当简单的形式配对——可以善加利用。多数人宁可使用类似人类的程序,导致聊天机器人风格的技巧,在需要获得用户信息的互动系统,发挥有效的作用,只要这种信息相对简单明确,并且属于可以预测的类型。例如在线客服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聊天机器人技巧,认定客户需要帮助的区域,有可能提供比正式搜寻或菜单系统更“友善”的界面。

“聊天机器人”(ChatBot)这个术语最早由麦可·洛伦·莫尔丁(Michael Loren Mauldin,开发了第一个Verbot,Julia)于1994年时在谈话节目中提及。

进展

早期经典的聊天机器人是 ELIZA (1966)与 PARRY (1972)。近期值得注意的则包括 A.L.I.C.E.,Jabberwacky,以及 D.U.D.E。虽然 ELIZA 和 PARRY 仅仅用于模拟笔谈,现在许多聊天机器人纳入游戏及网络搜寻的功能。1984年,《警察的胡子造了一半》(Policeman's Beard is Half Constructed)出版,据称作者是聊天机器人“瑞克特”(Racter)。

相关的人工智能领域是自然语言处理。通常“弱人工智能”(Weak AI) 领域使用专门的软件或程序语言以完成特定的功能。例如 A.L.I.C.E.使用一种叫做 AIML 的标记式语言,适用于谈话代理的功能,并且已被各类开发人员采用,他们的产品叫做爱丽丝机器人(Alicebots)。不过 A.L.I.C.E.仍是纯粹运用类型配对的技巧,缺乏思考能力, 跟1966年的 ELIZA 并无不同。“强人工智能”(strong AI) 则不同, 必须有智慧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Jabberwacky 基于与使用者的即时互动,习得新的对答和语境,而不是驱动于静态的资料库。一些较新的聊天机器人也融合了即时学习与进化演算法,根据每次聊天的经验,改善沟通的能力,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凯尔”(Kyle) ——2009年里奥迪斯 (Leodis) 人工智能奖得主。不过,至今通用型的谈话人工智能仍不存在,有些软件开发人员专注于实用方面:信息检索

“聊天机器人”竞赛聚焦于图灵测试或者更特定的目标。其中的两个年赛为“罗布能奖” (The Loebner Prize) 和“话匣子挑战赛” (The Chatterbox Challenge)。

使用于对话系统

聊天机器人通常整合于对话系统(dialog system),例如虚拟助理 ,使其能够在其主要的专家系统的范畴之外进行闲聊等等。

通讯平台

目前聊天机器人广泛运用于即时通讯平台,例如脸书 Messenger,WeChat,LINE 和 Kik,以娱乐、零售行销、以及客服为目的。此外,即时通讯平台提供易于整合的webhook,使得第三方开发商易于可通用于不同通讯平台之聊天机器人。这些软件机器人以客服的身份出现或是成为团体聊天的一员。有些即时通讯的机器人可以连接外部资料库,提供使用者新闻,气象,导航,电影放映时间,股价等信息。达美乐、必胜客、迪士尼、Nerdify、雅玛多 Line、乐高、Vogue、亚尼克、全食超市等都已推出各自的聊天机器人,以便与终端消费者增进交流,推销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并且让消费者订货更加方便。2016年,观光业的一些旅行社和航空公司通过 Messenger 推出了聊天机器人的服务,墨西哥航空利用人工智能售票、回答问题,墨航和荷兰皇家航空并且提供航班信息,处理乘客报到,发出行动登机证,推荐旅馆、餐厅、目的地行程。中国的旅行社在此之前已用 Wechat 提供这些服务。

教育

有些聊天机器人,例如 Nerdify 开发的 Nerdy Bot,针对大中小学生面对的问题,让学习更简单又有效率。该软件利用脸书 Messenger 即时回答学生作业相关的问题以便加速学习。加大尔湾分校图书馆的聊天机器人 ANTswers,2014年开始试用,被认为非常成功。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