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舟双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艺舟双楫》汉语拼音:Yizhoushuangji),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包世臣著。该书内容包括论述作文、作书两部分,是《安吴四种》之一,对中国近代书坛影响很大。作者论书一反清代书坛对赵孟頫董其昌的偏爱,对改变清代书法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其书法理论的立足与方法,都与前人有所不同。

  《艺舟双楫》6卷。论文4卷,论书2卷,故称“双楫”。论文者多评论古文作法和作者的崇尚,也录所作书序,碑传等;论书者首述学习书法的经验和心得以及历下笔谈,论书绝句,国朝书品,杂论碑帖等。下卷有辨误及删定《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等。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对后来书风的变革,颇有影响。

  《艺舟双楫》“论文”四卷,多评析古文作法和作者所崇向者,亦录所作书序,及碑版等。其中有书信、题词、书跋、诗序、行状等体裁,皆包氏文彩之精华。

  “论书”二卷(别名《安吴论书》)为阐述学书的方法。上卷分《述书》上、中、下等三篇,及《历下笔谈》、《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与《论书绝句》等,下卷有《(书谱)辨误》、《删定(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以及诸题跋杂论等,均包氏论书之精华。

  其中《述书》,上、中两篇叙述了“始于指法,终于行间”的学书经历,而下篇则论述了侧、勒、努等用笔之法。《历下笔谈》分析了书体的演变,指出:“北朝隶书,虽率导源分、篆,然皆极意波发,力求跌宕。凡以中郎既往,锺、梁并起,各矜巧妙,门户益开,踵事增华,穷情尽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可见其崇尚碑学的书艺观点。《国朝书品》把清代书家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五类,而妙品以下,各分上下,共为九等。列“神品”一人,为邓石如的隶书和篆书,“妙品”上一人为邓石如的分书及真书,“妙品”下二人为刘墉小真书、姚鼐行草书,“能品”上、下共三十人,“逸品”上、下共三十一人,“佳品”上、下共三十二人,合计为九等,共“九十七人,重叠见者六人,实九十一人。”而于《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十二问》等文,则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关于真、草、隶、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论书部分,包世臣谈执笔,运笔和结字尚认为“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这是该书的精核所在。笔法上,包氏的最高原则是“形直意曲。”他提倡“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主张运笔力求波折,表现曲意,而水到渠成后,则直来直去,寓曲折于刚健之中。包氏论书以篆隶为极。他以为真,行,草诸体无不出资篆,隶。从而他推尊北碑,认为北碑能传古来笔法,有重要价值。

  书法的结构、章法问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人都想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揭示其中的规律.元陈绎曾、清蒋骥都曾对用九宫法安排字的结构作过论述,但是包世臣又进了一步,他不但论述了“小九宫",还试图用“大九宫"来揭示章法安排的规律。

  至于墨法,包世臣强调要“笔力足以摄墨",这自然是对的,而他又认为必须做到“纸墨相接之处,仿佛有毛,画内之墨,中边相等"才算掌握了用墨的方法。 史籍特色

  包世臣论书一反清代书坛对赵孟頫、董其昌的偏爱,对他们提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同时继阮元之后,提倡北碑,对改变清代的书法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过去论述书法,或者偏重于精神内容,或者偏重于形式、技法,包世臣开始察觉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他说: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说明他的书法理论的立足与方法论都与前人有所不同。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