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若尔盖县
阿坝州若尔盖县:黄河九曲第一湾
阿坝州若尔盖县:热尔大草原
阿坝州若尔盖县: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阿坝州若尔盖县:河曲马
郎木寺
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会议会址
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镇
阿坝州若尔盖县:花湖

  若尔盖县汉语拼音:Ruò ěr Gài Xiàn;英文:Ruo'ergai County),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和阿坝州北部,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4县和四川省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九寨沟县4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0620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12年)。辖4镇13乡2个牧场。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川西北高原。平均海拔3500米,地势多缓丘宽谷,溪流纵横,湖泊星罗琪布。主要河流属黄河水系。属亚热带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1℃,年绝对最低气温-33.7℃。。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锰等。若尔盖县是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若尔盖是黄河、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属于禁止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巴西会议会址在县境。旅游景点有降扎温泉,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黄河九曲第一弯、花湖景区、大草原等。

  213国道、209省道公路过境。全县已通公路总里程1260公里,其中国道345公里、省道180公里、县道9公里、乡道133公里、村道593公里(牧道231公里、寺院道路38公里)。19个乡(镇)、场公路通畅率达100%、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

  • 邮编:624500 代码:513232 区号:0837

行政区划

  全县辖辖4镇13乡2个牧场:达扎寺镇、唐克镇、红星镇、班佑乡、阿西乡、辖曼乡、麦溪乡、嫩哇乡、冻列乡、崇尔乡、热尔乡、占哇乡、降扎乡、巴西乡、阿西茸乡、求吉乡、包座乡。县政府驻达扎寺镇。

历史

  历代所属郡、县名称多变,明朝设松潘卫,清属松潘直隶厅,1956年置若尔盖县。县名来自一个西藏派来的大管家的名字。管家名叫若耿,方言译写作若尔盖。一说同若尔盖部族为名。

  1996年,若尔盖县面积10203平方千米,人口约5.8万人,以藏族为多,还有汉、回、羌、壮等民族。辖1个镇、16个乡:达扎寺镇、班佑乡、阿西乡、辖曼乡、唐克乡、红星乡、麦溪乡、嫩洼乡、崇尔乡、热尔乡、占哇乡、降扎乡、巴西乡、阿西茸乡、求吉乡、包座乡、冻列乡。县政府驻达扎寺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若尔盖县常住总人口65413人,其中:达扎寺镇7910人,班佑乡5421人,阿西乡3825人,唐克乡5777人,辖曼乡6272人,红星乡5816人,麦溪乡3242人,嫩哇乡3714人,冻列乡2616人,崇尔乡2557人,热尔乡2270人,占哇乡2190人,降扎乡2881人,巴西乡1612人,阿西茸乡2891人,求吉乡3326人,包座乡3093人。

  2004年,若尔盖县辖达扎寺镇和班佑、阿西、唐克、辖曼、红星、麦溪、嫩哇、冻列、崇尔、热尔、占哇、降扎、巴西、求吉、阿西茸、包座16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若尔盖县常住总人口74619人,其中:达扎寺镇10007人,班佑乡5741人,阿西乡5855人,唐克乡5565人,辖曼乡5950人,红星乡6592人,麦溪乡5323人,嫩哇乡3061人,冻列乡2576人,崇尔乡2463人,热尔乡2218人,占哇乡2659人,降扎乡2849人,巴西乡1522人,阿西茸乡3031人,求吉乡3251人,包座乡3132人,白河牧场1267人,辖曼牧场1557人。

  2011年,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唐克乡,设立唐克镇,辖原唐克乡所属行政区域,镇政府驻白河社区。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函[2014]11号)批复同意撤销红星乡,设立红星镇,辖原红星乡所属行政区域。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14个乡:达扎寺镇、唐克镇、红星镇、班佑乡、阿西乡、辖曼乡、麦溪乡、嫩哇乡、冻列乡、崇尔乡、热尔乡、占哇乡、降扎乡、巴西乡、阿西茸乡、求吉乡、包座乡。

地理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位于四川省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地理坐标东经102°08′至103°39′、北纬32°56′至34°19′之间,四邻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和阿坝州内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九寨沟县接壤。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县城达扎寺镇距成都469.2公里,距兰州475.3公里,土地总面积10436.5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若尔盖县境内地形复杂,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将全县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和自然经济区。中西部和南部为典型丘状高原,占全县总面积69%,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和东南部山地系秦岭西部迭山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

水文

  若尔盖县主要河流有白龙江、包座河和巴西河,另有嘎曲、墨曲和热曲,从南往北汇入黄河。

气候

  若尔盖县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无夏。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648.5毫米。无绝对无霜期。降雨多集中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年降雨量656.8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9%。每年9月下旬土地开始冻结,5月中旬完全解冻,冻土最深达72厘米。

自然资源

  若尔盖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和“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核心区

  畜牧资源得天独厚,有天然草场1212万亩,占幅员面积的76.1%,其中可利用草原978万亩,占草原面积的80.7%,常年饲养牲牛、藏系绵羊等草食牲畜110万混合头,是四川省重要的草饲畜牧业基地。河曲马以其体型健壮、适应性强等特点闻名全国。森林茂密,有林地面积147.4万亩,森林覆盖率9.6%,活立木蓄积量3123万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9目65科251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鱼类1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豹、野驴、四川梅花鹿、黑颈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狲猴、黑熊、小熊猫、疵鼻天鹅、秃莺、蓝马鸡等41种。2005年,若尔盖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颈鹤之乡”。

  植物127科1162种,主要有冷杉、云杉、油松、高山柏、桦木等林木资源,有紫果云杉等珍贵林木。药用植物有121科1094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芫、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县藏医院研制的珍珠七十丸、夏萨德西丸及仁青系列藏药享誉藏区。

  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金等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储量达41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47处、3.37万千瓦,已开发5320千瓦。

特色农产品

  若尔盖县特殊的地理条件,多样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油菜、反季节蔬菜、食用菌提供了最佳栽培环境,特色农业发展和绿色食品开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技术、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建成高原春油菜、马铃薯、道地中药材、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等五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原春油菜生产基地。油菜是若尔盖县传统的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籽是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的主要加工原料。目前,全县高原春油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油菜籽产量1200余吨。油菜籽加工采用传统的压榨油制作工艺,四川省白河牧场生产的阿尔甲山牌菜籽食用油获国家QS认证。该产品是以软脂酸为主的植物油,香味浓郁,口感纯正,在-20℃不冻结,可煎、炸、蒸、炒,是家庭烹饪之佳品,深受用户欢迎。

  高原马铃薯生产基地。高原马铃薯是若尔盖县主要粮食作物,全县种植面积近7000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播面的21.7%,年产鲜薯1万余吨,已成为全县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把脱毒马铃薯及新品种引进示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已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93%,马铃薯产业正逐步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生产基地。若尔盖县地处高原牧区,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温度1.1℃,日照充沛,夏季(6—9月)平均温度为9℃,相对湿度70%,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是种植中低温食用菌的最佳地区之一。2009年,以金针菇为主的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生产基地规模达40万袋,年产食用菌300吨。到2012年,若尔盖县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生产基地规模将达到200万袋,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若尔盖县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近2000亩,年产蔬菜4000余吨,品种主要以莴笋、绿豌豆、大白菜、莲白等为主,特别是巴西乡莴笋深受成都、都江堰等市场消费者的欢迎,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正在产生良好的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

中药材

  若尔盖县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盛产冬虫夏草、松贝、甘松、大黄、秦艽、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近年来,若尔盖县以全州推进中药材科技产业建设为契机,加快以唐古特大黄为主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基地规模不断扩张。

  唐古特大黄为蓼科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 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主要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上运用广泛。

  唐古特大黄是若尔盖县大宗药材中的优势品种。近年来,若尔盖县对野生唐古特大黄进行人工抚育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良好效果,其家种药效与野生大黄药效媲美,呈供不应求之势并出口日本等地。目前,我县在巴西乡、求吉乡、阿西茸乡人工种植唐古特大黄近7000亩,年产药材100吨。到2012年,基地规模将达到1.2万亩以上,年产唐古特大黄2500吨以上,将大黄道地中药材打造为我县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旅游

阿坝州若尔盖县:热尔大草原
阿坝州若尔盖县:花湖
郎木寺
  •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城西南部唐克镇境内,地处川、甘、青三省交接处。黄河九曲第一湾是白河和黄河相汇的地方,全国三大名马河曲马的故乡。
  • 若尔盖热尔大草原,位于若尔盖县若尔盖湿地,纵横数十公里,浩原沃野,广袤无垠,拥有仅次于呼伦贝尔的全国第二大草场。
  • 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位于若尔盖县东北边缘。这里气候宜人、植被丰富,特殊的地理位置为野生动物栖息提供了理想的“乐园”。铁布梅花鹿的特点是身躯高大,在深红棕色中点缀着小而密的白斑。行动机敏,奔跑迅速,成群分布在保护区的9条高山峡谷内。
  • 花湖,位于若尔盖县县城以北50公里。广阔的热尔大草原,处于“若尔盖湿地”的核心地带。1998年8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05年被授予“黑颈鹤之乡”。
  • 郎木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若尔盖县城西南92公里。郎木寺以寺名镇,听上去像一个寺庙的名字,其实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登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郎木寺有“东方小瑞士”之称。
  • 巴西会议会址,位于若尔盖县巴西乡境,原为班佑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原貌为四合院布局。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
  • 包座战役遗址,包座位于若尔盖县东南部,地处深山峡谷的包座河两侧。1935年8月底,红军长征走出草地北出四川进军甘南,包座古道便是红军的必经之路,于是,红军与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在包座河畔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包座战役主战场是上包座河岸6—7里的原始森林区,主战场以阻击胡宗南援军四十九师为主。在总指挥徐向前的指挥下,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将八十八师与八十九师编为两个梯队,除八十九师二六四团消灭达金寺守敌外,其余主力均隐蔽于山上丛林中待机打援,激战历经8小时以红军的胜利告终,毙伤敌官兵4000余人,俘敌800余人,缴获长短枪1500余支,轻重机枪70挺。包座战役粉碎了蒋介石围困聚歼红军于川西北的新战略,为实现党中央北上战略方针创造了必要条件。
  • 包座原始森林,位于若尔盖县县城东部的包座乡。40万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连绵数百公里,云杉、冷杉、柏木,古木参天,与黄龙、九寨沟连成一片,融为一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 扎萨格神山,位于若尔盖县东北部热尔乡境内。以变质火山岩为主,形成了高山峡谷景观。扎萨格因与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密切相联而远近闻名,被当地藏族群众奉为神山。
  • 降扎温泉,位于若尔盖县东北部降扎乡境内。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共有大小50多个天然泉眼,水温常年在40℃左右,流量为2.3866—2.6156升/秒,泉水清澈。降扎温泉享誉四川、甘肃、青海等地,被广大藏族群众视为浴疗的“圣水”。
  • 草地第一村—班佑,班佑是红军过草地以来第一个村寨,是红军长征三过草地的集结地,共和国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均在此留宿后北上,在长征史上享有“草地第一村”的美誉。1935年8月24日,红军右路军从松潘毛尔盖到达班佑,8月2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纵队、三军陆续到达。巴西会议后,右路军的第四军、第三十军、红军大学从巴西经此二过草地南下。1936年7月底,在甘孜会师的二、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个纵队过草地北上,其中左纵队在朱德、张国焘的率领下,经壤塘、阿坝过嘎曲河向班佑、巴西行进。
  • 郎木神居峡,地处若尔盖县红星乡郎木寺,与郎木格尔底寺院相融相生。法鼓之声相鸣,螺号之音相应,使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域始终笼罩着浓浓的宗教氛围。山因水而清秀,水因山而灵性,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秀丽异常。依山傍水而建的寺庙殿堂僧舍接连,沿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寺庙屋脊上的法轮、金鹿在阳光的辉映下金碧辉煌、熠熠闪烁,僧俗民众宁静悠然,一派佛界风光。在郎木寺,人与自然浑为一体,佛俗两界相伴共生,是中外游客心中的“蓬莱仙境”、“世外桃源”,被中外游客称之为“东方小瑞士“、“香巴拉小江南”、“天然藏族民俗博物馆”。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选为《魅力中国·魅力名镇》。
  • 嘎哇民俗风情村,位于求吉乡嘎哇村,距县城45公里,地处若九路旅游干线上,是典型的藏族聚居村寨,其建筑具有独特的传统藏区风格,村寨一户一院,结构布局紧凑,房屋主体为木架结构,雕梁画栋,屋内富丽堂皇,门窗图案色彩缤纷。该村农户以家庭为单位接待游客,提供藏式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可欣赏安多藏区原始古朴的民俗风情,品尝原汁原味的特色藏餐,饱览莽莽苍苍的森林自然风光,感受震撼人心的长征文化,体验世外桃源的闲适,是城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图集

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一处治理后的草场,2022年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在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村民用高原柳编成沙障,2022年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若尔盖县唐克镇白河牧场的黄河出川口,2022年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若尔盖县唐克镇的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2022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牧场,2022年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