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湖北荊門地標產品:鐘祥葛粉

  荊門市中文拼音jīng mén shì),(英語:Jingmen),中國湖北省轄地級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地處江漢平原西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11°51′-113°29′、北緯30°32′-31°36′。東西最大橫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31千米。總面積1.21萬平方千米,總人口2,873,687人(2010年)。轄2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荊門市地處荊山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西北和中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東部和南部為平原湖區,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東部為漢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屬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庫;南部屬長湖水系,均南入長湖。荊門全境有大小河流600餘條,湖泊58處,水庫518座。水域面積達1849平方公里,正常蓄水容積44億立方米。其中漳河水庫總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庫容量20億立方米,為全國八大水庫之一。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8萬千瓦。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16.9℃,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襄荊高速、武宜高速、207國道、皂當公路、荊潛公路、漢宜公路橫穿其境,焦柳、長荊鐵路貫穿其間,漢江穿境而過,交通、運輸極其便利。

  荊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元前2世紀,秦始皇在這裡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行政區——權縣。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600餘處,其中,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鐘祥明顯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被喻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紀山古墓群(已出土2300多年前的戰國女屍、郭店楚墓竹簡等國寶級文物)和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國時期關羽曾屯兵掇刀,現存有望兵石、上馬墩、響嶺崗等與三國有關的歷史遺址。有建于隋代的東山寶塔、建於清代的龍泉書院和龍、蒙、惠、順四大名泉。荊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200多處。其中,大洪山風景區是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荊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23種主要礦產保有儲量價值約1460億元,人均約5萬元,高出全省3萬元。尤其是非金屬礦具有礦種多、儲量大、品位高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等特點。其中,在石油鑽探和航太工業等領域有廣泛用途的累托石儲量673萬噸,居全國之首;石膏、磷塊岩、白雲岩、生產水泥用石灰石儲量居全省首位,分別為11億噸、3.6億噸、12.5億噸、6億噸。豐富的礦藏為發展化工、建材等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荊門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工業體系日趨完備。有化工、機電、食品、建材四個優勢行業。主導產品有成品油、水泥、啤酒、化肥、包裝機械、聚丙烯、布洛芬、電子元器件等。已初步形成以年加工原油600萬噸的中國石化總公司荊門分公司為龍頭的石油化工,以解熱鎮痛藥基地百科藥業為龍頭的醫藥化工,以亞洲最大的磷化企業荊襄化工集團和位元列全國磷肥企業三強的洋豐集團為龍頭的磷化工,以生產優質民爆產品的凱龍集團為龍頭的火藥化工等化工工業;以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葛洲壩水泥廠、年產12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的泰山建材為龍頭的建材工業;以紙製品包裝印刷機械在全國的佔有率達70%以上的湖北京山輕機公司、國家研製特種飛行器重要基地605研究所、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東光電子集團為龍頭的機電工業;以全國啤酒行業十強之一、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的金龍泉啤酒集團為龍頭的食品工業;依託江漢平原優質棉生產基地而蓬勃發展的紡織工業,紡紗能力近50萬錠。全市現有百科藥業、湖北興化、京山輕機、葛洲壩(水泥廠)等四家上市公司。在荊的中央、省屬企業資產存量巨大,科技人員眾多,成為壯大區域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荊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及優質油生產基地和國家生態示範區試點市。全市農作物品種達60餘種,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棉花、油料、水果、生豬和水產品。

  荊門市郵編:448000 代碼:420800 區號:0724 

行政區劃、人口

行政區劃

  荊門市 轄2個市轄區:東寶區 掇刀區,2個縣:京山縣 沙洋縣,代管1個縣級市:鐘祥市;設有1個縣級管理區:屈家嶺管理區;1個省級開發區:荊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市政府駐東寶區

  東寶區 全區轄2個街道、6個鎮、1個鄉:

   龍泉街道 泉口街道 牌樓鎮 子陵鎮 漳河鎮 石橋驛鎮 馬河鎮 栗溪鎮 仙居鄉

  掇刀區 全區轄2個街道、2個鎮:

   掇刀石街道 白廟街道 團林鋪鎮 麻城鎮

  京山縣 全縣轄14個鎮:

   新市鎮 永興鎮 曹武鎮 羅店鎮 宋河鎮 坪壩鎮 三陽鎮 綠林鎮 楊集鎮 孫橋鎮 石龍鎮 永漋鎮 雁門口鎮 錢場鎮

   境內有:八裡途開發區 縣原種場

  沙洋縣 全縣轄13個鎮:

   沙洋鎮 五裡鋪鎮 紀山鎮 後港鎮 曾集鎮 拾回橋鎮 沈集鎮 高陽鎮 馬良鎮 官當鎮 李市鎮 毛李鎮 十裡鋪鎮

  鐘祥市 全市轄1個街道、15個鎮、1個鄉:

   郢中街道 洋梓鎮 長壽鎮 豐樂鎮 胡集鎮 雙河鎮 磷礦鎮 文集鎮 冷水鎮 石牌鎮 舊口鎮 柴湖鎮 長灘鎮 東橋鎮 客店鎮 張集鎮 九裡回族鄉

人口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2,873,687人。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外鄉鎮街道,離開戶口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家庭戶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818567戶,家庭戶人口為264950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52人減少了0.28人。

  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461184人,占總人口的50.85%;女性為1412503人,占總人口的49.1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14下降為103.45。

  全市常住人口地區分佈:

  東寶區 360,984人    掇刀區 271,970人

  京山縣 636,776人    沙洋縣 581,443人

  鐘祥市 1,022,514人

歷史

  商周起在此設州置縣。西周分屬權國、冉國,春秋戰國歸屬楚,漢朝置當陽縣,唐貞元二十一年(西元805年),設立荊門縣。宋朝建荊門軍,明朝複荊門縣,清朝為荊門直隸州,民國降州為縣,新中國成立後續為荊門縣。1979年分設荊門縣、荊門市,1983年荊門縣併入荊門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1996年,劃原隸屬荊州市的京山縣、鐘祥市為荊門市直管和代管。

  漢置當陽縣。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置荊門縣,屬江陵府。宋建荊門軍,元為荊門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為荊門縣,屬荊州府,十三年(1380)複為荊門州,嘉靖十一年(1532)屬承天府。清為荊門直隸州。1912年降州為縣,屬襄陽道,1932年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36年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荊門縣屬荊州專區。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屬荊州專區。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1970年屬荊州地區。1979年析荊門縣城關鎮及近郊置荊門市,屬荊州地區。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荊門市升為地級市;撤銷荊門縣,將荊門縣的行政區域併入荊門市。1985年,設立荊門市東寶區、沙洋區。

  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48號)撤銷鐘祥縣,設立鐘祥市。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鐘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1998年12月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門市沙洋區,設立沙洋縣,縣政府駐地為沙洋鎮。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荊門市總人口2970848人。其中:東寶區 583373人,京山縣696008人,沙洋縣669469人,鐘祥市1021998人。2001年3月17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25號)設立荊門市掇刀區,將荊門市東寶區的何場鄉、麻城鎮、團林鋪鎮、掇刀石街道和白廟街道劃歸掇刀區管轄,區政府駐深圳大道。

  2001年3月,經省民政廳批准:京山縣撤銷楊鋒鎮劃歸永隆鎮管轄,撤銷馬店鎮劃歸羅店鎮管轄;沙洋縣撤銷草場鄉劃歸五裡鎮管轄,撤銷蛟尾鎮劃歸後港鎮管轄,撤銷蔡廟鄉劃歸曾集鎮管轄,煙垢鎮改名為高陽鎮;鐘祥市撤銷中山鎮劃歸洋梓鎮管轄,撤銷潞市鎮劃歸豐樂鎮管轄,撤銷賀集鄉劃歸石牌鎮管轄,撤銷羅集鎮劃歸舊口鎮管轄,撤銷磷礦街辦設立磷礦鎮,撤銷轉鬥鎮和胡集街辦設立胡集鎮;東寶區撤銷安團鄉劃歸漳河鎮管轄,撤銷姚河鄉劃歸栗溪鎮管轄,撤銷何場鄉,將原從煙墩鎮劃入的9個村劃歸漳河鎮管轄,原從團林鋪鎮劃入的15個村劃歸團林鋪鎮管轄。

  2001年6月,全市面積12404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面積6.67%,轄4個街道、49個鎮、4個鄉,1536個村委會,10906個村民小組。其中:京山縣轄新市、永興、曹武、羅店、宋河、坪壩、三陽、綠林、孫橋、永隆、雁門口、錢場、石龍、楊集14個鎮;面積3284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26.48%。沙洋縣轄沙洋、五裡鋪、十裡鋪、紀山、拾回橋、後港、毛李、官當、李市、馬良、高陽、沈集、曾集13個鎮;面積1999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16.12%。鐘祥市轄郢中、洋梓、長壽、豐樂、胡集、雙河、磷礦、文集、冷水、石牌、舊口、柴湖、長灘、東橋、客店、張集16個鎮和九裡回族鄉;面積4488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36.18%。東寶區轄栗溪、馬河、子陵鋪、漳河4個鎮,仙居、石橋驛、牌樓3個鄉和龍泉、泉口2個街道辦事處;面積1528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12.32%。掇刀區轄團林鋪、麻城2個鎮,掇刀、白廟2個街道辦事處;面積643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5.18%。屈家嶺管理區面積220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1.77%;沙洋監獄管理局面積242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1.95%。

  2003年末,全市總人口300.6萬人。2004年末,全市總面積12045平方千米,總人口2848410人,轄轄2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共有5個街道、50個鎮、2個鄉,153個居委會、1501個村委會。

地理

地理位置

  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西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陝,以"荊楚門戶"而得名。

  荊門東靠大洪山南麓,北枕荊山餘脈,其北部層巒疊翠,峰奇穀幽,中部崗嶺起伏,河港交錯,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魚肥。荊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16.9℃,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

自然資源

  荊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非金屬礦具有礦種多、儲量大、品位高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等特點。其中,在石油鑽探和航太工業等領域有廣泛用途的累托石儲量673萬噸,居全國之首;石膏、磷塊岩、白雲岩、和石灰岩儲量居全省首位,分別為11億噸、3.6億噸、12.5億噸、6億噸。豐富的礦藏為發展化工、建材等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境內森林茂密、樹種繁多。全市林業用地645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490萬畝。森林覆蓋率33 .2%。活立木總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樹木136科251屬485種。主要用材林樹種有馬尾松、柏、櫟類等;主要經濟林樹種有油桐、烏桕、桑、核桃、板栗、銀杏等。

  荊門全境有大小河流600餘條,湖泊58處,水庫518座。水域面積達1849平方公里,正常蓄水容積44億立方米。其中漳河水庫總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庫容量20億立方米,為全國八大水庫之一。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8萬千瓦。

  荊門境內森林茂密、樹種繁多。全市林地645萬畝,森林覆蓋率33.2%。活立木總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樹木136科251屬485種。主要用材林樹種有馬尾松、柏、櫟類等;主要經濟林樹種有油桐、烏桕、桑、核桃、板栗、銀杏等。

  荊門地形多樣,平原土質深厚肥沃,丘陵崗地宜草宜木,加之地處南北、東西氣候過渡帶上,光熱水同步,具有多宜性的生態環境,土地自然生產力高。全市耕地面積370萬畝,淡水養殖面積89萬畝。

經濟

  荊門市經濟以前主要以農業為主,改革開放後重工業、輕工業和軍工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使荊門市人均GDP達到全國中型城市前列。 比較大型的企業有中國石化荊門分公司、荊門熱電廠、洋豐集團、中天集團、金龍泉啤酒集團等。 其中,金龍泉啤酒為中國啤酒業十強。 航空航天部605研究所負責研製水上飛行器及飛艇,宏圖飛機製造廠已破產,荊襄磷化公司已破產。 中天街是全市的商業中心,商貿發達。 2011年,荊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2.59億,位居全省第七,經濟發展處於湖北的中游水準。

  2011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942.5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66.53億元、494.40億元、281.66億元,分別增長4.5%、20.3%、15.5%。三次產業結構為17.7∶52.4∶29.9,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上升4.0個百分點和下降1.8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上年上漲5.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5.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5.3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6.7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6.8%。

農業

  荊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及優質油生產基地和國家生態示範區試點市。糧食年產量200萬噸以上,優質稻比重65%;油料年產量34萬噸以上,油菜“雙低”(低芥酸、低硫苷)化率達100%。荊門還是湖北省重要的生豬、家禽和水產品生產基地,優質三元豬比例78%,名特優魚比重65%。北部山區為森林覆蓋,適宜林、果、藥材、香菇、木耳種植和畜牧業開發;南部湖泊密集,最具代表性的是長湖等大水面湖泊,養殖歷史悠久,盛產蝦、蟹、鱉等優良水產品。因此,利用荊門農業資源豐富、產品運輸成本低和輻射廣等優勢,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1.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48.27千公頃,比上年增加6.74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8.08千公頃,增加1.66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36.76千公頃,減少3.42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44.12千公頃,增加2.86千公頃。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總產量255.72萬噸,比上年增加3.31萬噸,增長1.31%;棉花總產量4.79萬噸,增加0.46萬噸,增長10.59%;油料總產量34.70萬噸,減少1.42萬噸,下降3.92%;蔬菜產量181.15萬噸,增加16.65萬噸,增長10.12%;水果產量55.21萬噸,減少2.88萬噸,下降4.96%。

  全年造林面積11.2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47.54%;木材採伐量16.36萬立方米,增長19.49%。

  全年生豬出欄377.12萬頭,比上年增長3.1%;家禽出籠4350.28萬隻,增長1.4%;肉類總產量37.34萬噸,增長4.15%;禽蛋產量14.05萬噸,增長12.0%。

  全年水產品產量42.25萬噸,增長10.22%。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66.6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58%。大中型拖拉機17580台,增加1679台;農用排灌機械29361台,增加1969台;機耕面積497.68千公頃,增長6.34%。全年農村用電量68366萬千瓦時。全年化肥施用量26.68萬噸。年內開工建設水利工程項目103項,完成水利建設土石方218萬立方米。全市節水灌溉面積28.42千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1千公頃。大力興建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17.7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80.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6.2%。在32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1個行業增長。年內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家,達到682家。

  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70.74億元,比上年增長26.3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4.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交貨值12.08億元,增長66.2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26.37億元,比上年增長53.96%;實現利稅161.66億元,增長31.18%,其中利潤77.16億元,增長50.32%;虧損企業虧損額17.84億元,增長3.97倍。在全市總計中,地方企業實現利稅127.12億元,比上年增長81.52%;實現利潤90.21億元,增長88.82%;虧損企業虧損額1.47億元,增長37.86%。

  全年建築業總產值57.58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建築施工工程竣工產值45.68億元,增長31.6%。房屋施工面積449.09萬平方米,增長18.5%;房屋竣工面積292.12萬平方米,增長10.7%。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0.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89%。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開發投資560.81億元,增長40.80%;農村農戶投資29.82億元,增長24.8%。

  在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國有控股投資128.46億元,比上年增長21.9%。第一產業投資29.95億元,增長41.85%;第二產業投資320.19億元,增長48.77%;第三產業投資210.66億元,增長30.08%。主要行業中,製造業投資279.79億元,增長59.8%;電力、燃氣、水生產供應業投資21.21億元,下降19.9%;交通、資訊傳輸業投資45.38億元,增長84.6%;房地產業投資77.01億元,增長39.5%;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投資24.15億元,增長39.6%;水利、環境、公共設施投資37.83億元,下降5.6%;教育、衛生、文化、科技投資12.35億元,下降34.3%。

  在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到位建設資金581.29億元。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26.69億元,占到位資金的4.6%;國內貸款34.84億元,占到位資金的6%;利用外資2.65億元,占到位資金的0.4%;自籌資金489.90億元,占到位資金的84.3%;其他資金來源27.20億元,占到位資金的4.7%。

  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原煤開採137.9萬噸/年、平板玻璃50萬重量箱/年、棉紡錠23萬錠/年、氮肥8.84萬噸/年、磷肥15.46萬噸/年、城市自來水供水能力12萬噸/日、新建及改建公路648.7公里、輸電線路長度(11萬伏以上)130.3公里。

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9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48.72億元,增長18.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9.52億元,增長17.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58.84億元,增長19.6%;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9.40億元,增長20.1%。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增長36.7%,服裝鞋帽、針紡織類零售額增長25.9%,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36.6%,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51.6%。

對外經濟

  全年進口總額1531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0.6%;出口總額38278萬美元,增長28.0%。在出口中,國有企業出口4638萬美元,下降19.8%;三資企業出口17002萬美元,增長35.9%;其他企業出口16638萬美元,增長44.6%。

  全年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8687萬美元,增長28.0%。

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29.53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全年貨運周轉量(不含鐵路)1523351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4.3%;全年旅客周轉量(不含鐵路)443719萬人公里,增長11.0%。貨運量8538萬噸,增長23.9%;客運量6652萬人次,增長12.9%。全市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1522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0573公里。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2.5%;電信業務收入12.81億元,增長12.5%。年末本地固定電話使用者36.66萬戶,增長0.4%。其中,城市用戶20.80萬戶,增長4.3%;農村用戶15.86萬戶,下降4.2%。行動電話用戶161.65萬戶,增長14.9%。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22.50萬戶,增長19.3%。

  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人數1102.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7.3%。其中,海外遊客1.9萬人次,下降2.6%。全年國內旅遊收入52.74億元,比上年增長31.3%;旅遊外匯收入512.69萬美元,下降1.1%。全市共有星級飯店38家。

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95.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37%。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39億元,增長43.7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29.01億元,增長45.2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23.34億元,比上年增長29.2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03億元,增長34.74%;農林水事務支出23.32億元,增長30.94%;教育支出13.90億元,增長22.16%;科學技術支出0.91億元,增長26.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8.13億元,增長29.28%;醫療衛生支出10.07億元,增長64.37%;節能環保支出3.66億元,增長16.53%;住房保障支出5.21億元,增長92.99%。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86.36億元,比年初增加100.70億元。其中,單位存款212.25億元,比年初增加38.17億元;個人存款522.24億元,比年初增加78.50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64.36億元,比年初增加55.9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70.74億元,比年初增加27.02億元;中長期貸款192.35億元,比年初增加34.58億元。在短期貸款中,個人貸款及透支35.18億元,比年初增加6.17億元;單位普通貸款及透支115.94億元,比年初增加17.63億元;銀團貸款2.85億元,比年初增加0.82億元;貿易融資16.76億元,比年初增加2.4億元。

  全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35.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8%;保險賠款及給付6.27億元,增長12.2%。

優勢行業

  荊門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工業體系日趨完備,化工、機電、食品、建材四個優勢行業集中了70%的企業,85%的資產、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和利稅。現已初步形成以年加工原油600萬噸的中國石化總公司荊門分公司為龍頭的石油化工,以解熱鎮痛藥基地百科藥業為龍頭的醫藥化工,以亞洲最大的磷化企業荊襄化工集團和位元列全國磷肥企業三強的洋豐集團為龍頭的磷化工,以生產優質民爆產品的凱龍集團為龍頭的火藥化工等化工工業;以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葛洲壩水泥廠、年產12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的泰山建材為龍頭的建材工業;以紙製品包裝印刷機械在全國的佔有率達70%以上的湖北京山輕機公司、國家研製特種飛行器重要基地605研究所、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東光電子集團為龍頭的機電工業;以全國啤酒行業十強之一、品質效益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的金龍泉啤酒集團為龍頭的食品工業;依託江漢平原優質棉生產基地而蓬勃發展的紡織工業,紡紗能力近50萬錠。全市現有百科藥業、湖北興化、京山輕機、葛洲壩(水泥廠)等四家上市公司。

荊門特產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京山橋米、沙洋長湖鱅魚、沙洋長湖河蟹、京山白花菜、舊口砂梨、雙井西瓜

農副產品、土特產

  :娘娘寨雲霧茶、漳河茶葉

  :舊口砂梨、漳河蜜桔、毛李荸薺、太陽山板栗、雙井西瓜

  :京山白花菜、栗溪香菇、沙洋金針菇、藜蒿、三陽板粟

  

  :京山橋米、朝廷橋米、長壽米、紀山龍米、黑米

  :栗溪土雞

  

  :沙洋長湖鱅魚、沙洋長湖河蟹、長湖銀針魚、馬良石頭魚、漳河銀魚、

  :葛粉、栗溪葛粉、山靈葛粉、栗溪煙熏肉、尚香風乾雞、十裡風乾雞

  其他

工業產品、工藝品

  金龍泉啤酒、

  對節白蠟、荊門玉雕、

美食、風味小吃

  鐘祥蟠龍菜、萬壽羹、鐘祥米茶、長湖魚糕、皮條鱔魚

  荊門八角雪棗、太師餅、麻花、臭豆腐、蟠龍卷切、甜酸獨蒜

教育

  高等院校:荊楚理工學院,由原荊門職業技術學院、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

  中等教育:龍泉中學、荊門市第一中學、東寶中學、 中國石化荊門石油化工學校(已被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兼併為中專部及大學分校區)、荊門技校、荊門成人中專、湖北資訊工程學校、沙洋中學、掇刀石中學。

  初等教育:荊門市外國語學校、象山中學、海惠中學、沈集鎮第二中學、鹽池中學。

旅遊

  荊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西元前16世紀,這裡便是古權國的都城所在地。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600餘處,其中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鐘祥明顯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鐘祥市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地下寶庫 ”紀山古墓群(已出土2300多年前的戰國女屍、郭店楚墓竹簡等國寶級文物)和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嶺文化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時期(約西元前6-5世紀)道學家老萊子曾隱居荊門,現有老萊子山莊和孝隱亭供人觀賞;三國關羽曾屯兵掇刀石,現存有望兵石、上馬墩、響嶺崗等與三國有關的歷史遺址;始建于隋開皇13年(西元593年)的東山寶塔至今仍聳立在東寶山巔;宋代(西元12世紀)理學家陸九淵曾于荊門象山設台講學,現有陸夫子祠供人憑弔;清代建于象山東麓的龍泉書院集河、湖、泉、亭於一體,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明顯陵,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鐘祥市城東北5公里的純德山

  明顯陵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鐘祥市城東北5公里的純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歷時四十年建成。圍陵面積183.15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羅城周長3600米,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於山巒疊障之中。陵園由30餘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依山間臺地漸次布列有純德山碑、敕諭碑、外明塘、下馬碑、新紅門、舊紅門、禦碑樓、望柱、石像生、欞星門、九曲禦河、內明塘、棱恩門、陵寢門、雙柱門、方城、明樓、前後寶城等,疏密有間,錯落有致,尊卑有序。1988年元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區單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仙洞、娘娘寨景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位於大洪山南麓,座落在鐘祥市客店鎮。黃仙洞全長2000余米,洞口壁高100米,寬70米。洞內蜿蜒曲折,迭宕起伏,豐富的石灰岩石在天然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下,經過極其漫長的地質發展歷史,從而形成了極其奇特的洞天石林景觀和十分豐富的喀斯特地貌特徵。洞內鐘乳石比比皆是,形態各異。洞中2萬多平方米的雲盆“瑤池”,堪稱世界之最。娘娘寨中居民,以楊姓為多,系唐玄宗貴妃楊玉環(太真娘子)家庭的後裔,因此故名娘娘寨。

  綠林寨景區 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的核心景區,是國務院1988年同張家界、九寨溝等景區同批次批准的國家級風景區。綠林古兵寨是當年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起義策源地,也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發祥地,這裡有兩千年的古烽火臺、古城牆、古兵寨、古戰場、古漢梯田,也有抗日戰爭舊址。

  屈家嶺文化遺址 於1954年修建石龍水庫幹渠發現,1955年及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隊兩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石器有斧、鑿、鏟、鏃等,造型美觀、磨制精細;陶器有杯、碗、鼎、鍋、紡綸等,還有陶制環、球、雞、狗等裝飾器。大量的蛋殼陶器、彩繪陶器和彩繪紡綸,說明新石器時代江漢平原地區已具有較高水準的燒陶技術和紡織手工業。因其具有鮮明的江漢平原的特點,有別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仰紹文化龍山文化,因此將這種文化定名為“屈家嶺文化”。中國科學院為此出了專著《京山屈家嶺》。1988年,國務院將屈家嶺遺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遺址上豎立的高大的保護標誌更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大口虎爪山國家森林公園 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洪山的一部分,森林覆蓋率90.3%。公園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之精華,融奇花異木、珍禽異獸、洞溪瀑布、文物古跡于一體,景觀獨特,交通便利。公園內山峻林密,古道幽深,清泉與天溪相連,溶洞與瀑布聯掛,有堪稱江漢絕景的鷹子洞瀑布、氣勢磅礴的柳門口瀑布、神秘莫測而令人往的烏龍洞、曲折幽靜的九級天溪、上下天池,有充滿生機,恬靜淡雅的楠竹林,蔭翳蔽日的參天大樹,“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杉林一線天。加上雲台觀,崇門寺,雙泉觀,白鹿寺等佛寺禪院,道貌岸然觀仙宮的裝點,更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輕紗,從神話傳說到宗教文化,從楚文化到科學藝術,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年代延續二千多年。

千佛洞國家森林公園:東山寶塔為湖北省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千佛洞國家森林公園 地處荊門城區中心,以“城中森林”著稱。公園由東寶山、將軍山、大臺山、何家山、廟山、羅漢山、青山等山體組成,主峰東寶山海拔高235.4米,面積689.1公頃,森林蓄積6.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5.3%。景區山不高而繡雅,水不深而澄清,林木茂盛,湖水迷漓,山巒起伏,崗嶺疊嶂,景色優美。園區內自然人文景觀保存較好,這裡有隋朝修建的東山寶塔、唐代修復的虎牙關、僧人修煉居住的和尚塔和環境幽雅的千佛洞、香火旺盛的千佛寺、四季不竭的品泉及讀書台、白龍觀等。東山寶塔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龍泉公園 國家3A級景區,1999年被列為中國百家名園之一,位於荊門市中心城區,是一座以歷史文化為背景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象山風景區占地面積78公頃,景區內山、泉、湖、河相映成趣,樓、台、亭、閣顧影生輝。現建有華夏藝林園、動物園、盆景園、遊樂園、百花園、張自忠紀念館、陸夫子祠、荊門歷代廉吏館、荊門鄉賢館等景區景點。荊門歷史上“三台八景”中的講經台、老萊山莊、唐安古柏、西寶曇光、龍泉十亭均位於此。園內山體摩崖石刻隨處可見,文明湖常年碧波澄清,蒙、龍、惠、順四泉冬暖夏涼,常年不竭。

  漳河風景區 國家3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荊門市西郊。207國道、襄(樊)荊 (州)高速、焦(作)柳(州)鐵路從景區東側穿過。距荊門市中心約19公里,是大型人工湖泊型風景區。漳河風景區總面積4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面積100餘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庫容20.25億 立方米,是全國八大人工水庫之一。庫中島嶼 星羅棋佈,200多個島嶼托水而出。水庫水質清澈,晶瑩剔透,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質標準。景區內有詩聖曾居住過的“杜甫溝”;關公試刀的“祭公劍”;修建于清代的“樂天處”;以及妙趣橫生的“青蛙岩”、“青蛇嶺”、“蜈蚣山”等等。漳河風景區除擁有工程、人文、自然、生態景觀外,還開發有許多遊樂專案:水上摩托、水上飛傘、攀岩登山、森林攀爬、滑索滑草、飛天走索、果園採摘,蕩晃晃橋、尋夢裡老家。

荊門美人谷景區,位於綠林鎮東南1公里的萬福河峽谷,冷泉浴場是當年綠林女軍的天體浴池

  美人谷景區 美人谷與綠林古兵寨遙遙相望。位於綠林鎮東南1公里的萬福河峽谷,面積約6萬平方米,由珠簾瀑、覓芳潭、相思潭、沐浴潭、美人潭、望美岩、美人部落等景點連綴而成。

  鴛鴦溪景區 鴛鴦溪是發源于大洪山白龍池的大富水河雙橋村新畈坰至綠林集鎮觀音潭的6公里河段。鴛鴦溪以河水清澈,河岸植被多樣生動而見長。乘橡皮筏漂流,一路河道曲折迂回,斷岩筆立,浪石穿梭,峽谷幻影不絕於目。水流或急或緩,兩處攔河壩形成5米見高的落差,沿滑槽傾瀉而下,驚險而刺激。鴛鴦溪沿途共有龍門潭、浪石灣、劍閣池、浴水岩、情侶氹、鴛鴦溪、沖峽谷、蛤蟆潭、觀音潭等10多處景觀。兩岸青山滴翠,琪木成林,風景如畫,四季不同。

  元佑宮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明清古建築群。位於郢中鎮南隅。始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歷時十年建成,為中軸對稱式宮觀建築群體,占地1.2萬多平方米。前殿曰元佑殿,元佑殿后為降祥殿,大小建制與前殿相同。降祥殿后為三洞閣,虎座三重簷歇山轉角。閣之左右各為廊房,鐘鼓二樓拱侍環列。宮內建碑亭兩座,左勒禦,制承天府元佑宮紀成之碑,右勒護宮敕諭碑。宮門前左右各建牌坊1座,五重簷廡殿頂,東為保祚坊,西為延禧坊。元佑宮結構嚴整,規模宏大,歷來被視為“三楚巨觀”。明末遭兵燹,毀之過半。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元佑宮道人陳貞一募化3萬余金重修元佑殿。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同治四年(1865年)先後修繕,基本保持了原有狀況。光緒十九年(1893年)三洞閣遭毀,現存遺基。1961年元佑宮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鐘祥市博物館館址。

白雲樓(呂祖祠),坐落在荊門城區青龍山西麓,供奉著呂洞賓神像

  白雲樓 坐落在荊門城區青龍山西麓,占地1.2萬平方米,東高西低,呈多級臺階狀。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臥雲洞,斯台,白雲樓,三清殿,荷花池,會仙橋,純陽殿。南北二側建配殿、招鶴亭、碑廊、讀書台等建築。建築物飛簷淩空,斗拱別致,石雕工藝精細,內涵豐富,是荊楚地區古建築中不可多得的瑰寶。白雲樓歷史悠久,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其所在地最初僅有一洞,名太平洞,始創年代可上溯至張角創建“太平道”的東漢時期。相傳,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呂洞賓曾駕白鶴來此一邊修煉,一邊為民除害。民間至今仍流傳著“呂洞賓奉旨降龍”、“呂洞賓三探飛虎洞”等故事。為了紀念他,廣大民眾在擴大原有洞穴的基礎上,捐資修建了白雲樓(呂祖祠)。從明朝至今,洞內一直存放著呂洞賓下榻的龍床(寒玉床),供奉著呂洞賓神像。

  太子山森林公園 分佈著地球上成片生長的國家級—保護植物對節白臘在內的常綠或落葉針葉林、闊葉林、林下植被等138科、204屬近400種,林下繁衍著獸類、鳥類、禽類、魚類、昆蟲動物200多種,並有白鷺等國家、省級保護動物十多種。園內有西漢王莽藏金洞;曹操兵敗赤壁,敗走太子山時的“丟石點兵堆”、“跑馬場”、“哭子嶺”;被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明朝黎侍郎墓群;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至此中途休息的地方“聖人嶺”;伍子胥伐楚,五場惡戰而勝的雁門關等眾多傳說和歷史文化遺產等。

  聖境山風景區 位於荊門市中心城區西北10公里處。景區面積約108平方公里。現存有金頂殿、逍遙神道、南天門、百步雲梯、八卦井、登山古道、老子隱居地(洗孝亭)、朝鹽觀、普善堂、關帝廟、靈宮殿、送子庵、古梯田、石林(現存30餘塊)等人文遺址及玉皇閣、老君台、九龍谷、楚望台等旅遊景點。

  莫愁湖 位於鐘祥郢中鎮東北2公里,現有水域面積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莫愁湖景區融山水資源、人文資源於一體。民間傳說,莫愁女是楚國第一美女,楚國歌舞一代宗師。貌若芙蓉,身如柳枝,可謂美貌無雙;能歌善舞,唱起歌來如流水行雲,跳起舞來如嫦娥奔月;她在屈原、宋玉的指導下完美演繹了《陽春》、《白雪》,並傳唱入歌,將楚國歌舞藝術推向顛峰;她與青年才俊王襄哥青梅竹馬,傾心相愛,產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後來,楚襄王欲召其進宮,強納為妃,但她品性高潔,不為財富所動,不為淫威所屈,毅然投江,以保名節,被譽為絕世“聖女”。

  紀山楚文化旅遊開發區 是一個集文化旅遊、宗教考古、自然觀光為一體的休閒度假旅遊區。歷史文物古跡眾多,轟動世界的“中國第一古屍”和“郭店竹簡”誕生在此。早在三千多年前,楚國歷經二十余代君王,王室貴族死後均葬于此,計有封土墳塚一千餘座,且隱於地下的不計其數,其中分佈最為密集的紀山鎮古墓群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紀山有諸多王墓,南有天子塚,北有妃子山,東有梁王墓,西有楚陵園。規模最大的薛家窪王陵,墳腳直徑百余米,高十余米,由矩形台、祭壇、塚區和五級臺階構成,極為壯觀。景區內另有金牛塚、九汊峪、龍潭、禪師塔、古驛站、紀山寺等諸多名勝景點。

  空山洞 在京山縣城南,全洞長1584米,最高處48米,最寬處26米。空山洞洞府深邃,洞內石開七竅,泉奏八音,筍柱峭拔,乳花繽紛,天造地設四百景,鬼斧神工八千奇。尤以金龜戀蟾、三峽一線天、狡兔三窟、虹橋擷蕉、金雞獨立、海底神宮、水華梯田、虎口鬥象石洞房等景觀惟妙惟肖,光怪陸離,造型有神,互爭奇觀,構成了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最神奇的是洞內一組能敲擊發音並且符合音律的鐘乳石,被地質界和音樂界稱為絕無僅有的世界一絕——天然“石編鐘”。

  鳳凰旅遊區 座落在荊門市掇刀區境內,因地處風光秀麗的鳳凰水庫而得名。水陸5000畝,是集商貿、會展、休閒、旅遊為一體的城市旅遊“特區”。鳳凰旅遊區的主要特點是城市濕地公園,主要建設項目為濱水景觀帶、濕地生態保護區、度假休閒區、鳳凰山莊、鳳凰花苑酒店、陽光沙灘、水上樂園。

  天河度假村 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南部,背倚西漢時期綠林起義軍屯兵的“綠林古寨”,面臨大洪山風景區最大的人工湖“洪山湖”,距京山縣綠林鎮1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主要景區有白馬河皮筏漂、天門觀竹排漂、清流峽、情侶瀑、知音潭、通天洞、洪山湖水島風情園、植物園、結義崗等,具“東湖西溪、南洞北峽”之態,是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旅遊勝地之一,備有皮筏、竹排、快艇、遊船、帳篷、篝火晚會、農家宴、土特產。

荊門市博物館

  荊門市博物館 成立於1984年,原址在古建築陸夫子祠內,隨著大量文物的出土,面積窄小的舊館根本無法容納和對外展出日益增多的藏品,1987年選址象山大道北端11號(後門牌更換為象山大道19號),政府投資320萬元建新館, 1993年11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占地18畝,建成3300平方米陳列大樓一棟,內設4個展廳,以包山楚墓文物最具特色。2001年投資150萬元建成“珍寶館”,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用於專題陳列“戰國女屍及郭店楚簡”;2010年投資420萬元、建築面積2068平方米的中心文物庫房建成並投入使用;2010年,位於白雲大道4號的荊門市城區文物管理所併入荊門市博物館,其道教文化建築群——白雲觀占地15畝。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6萬餘件,三級以上文物700餘件,文物總量和一級文物藏量在地市級博物館中均居前列。特別是館藏的“郭店楚簡”、“戰國女屍”等多件藏品在全國乃至海內外均有重大影響。“郭店楚簡”被海內外學術界公認為“世界最早的原裝書”;“戰國女屍”比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女屍早200年,被稱為“中國第一濕屍”,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為國寶。

  荊門市科技館 成立於2000年6月。2003年3月,荊門市城建學校與荊門市科技館合併,合併後機構名稱為荊門市科技館,保留市城建學校。科技館共有三層,一樓為聲、光、電、磁展廳;二樓分為二個主要展區:荊門市專利技術及青少年科技小發明展區、荊門市各企業形象及特色展區;三樓為蝴蝶及天文館。2005年3月15日,座落在龍泉公園內的荊門青少年科技館開館,成為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的理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