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管理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屈家嶺文化風情街

  屈家嶺管理區(湖北省國營五三農場),湖北省荊門市轄縣級管理區。位於湖北省中心地帶,江漢平原北部、大洪山南麓,與京山市鐘祥市天門市接壤。全區國土面積2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萬畝,林地面積12萬畝(果園5萬畝),水面面積1.5萬畝。總人口8萬人,下轄4個辦事處,41個隊、村、社區。五三農場,是湖北省土地面積最大的國營農場,由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期間親自破土奠基,於1952年開始墾建,1953年正式命名,原屬於湖北省農墾事業管理局,2001年11月屬地管理,成立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

  屈家嶺管理區位于荊門市的東南部。東鄰京山縣雁門口鎮,西接京山縣永隆鎮和鐘祥市舊口鎮,南抵天門市漁薪鎮,北界鐘祥市長灘鎮和京山縣石龍鎮。管理區自東南向西北,呈一斜長地帶,南北斜長55公里,東西橫寬10公里左右。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現轄羅漢寺、長灘、何集、易家嶺4個辦事處,中心鎮區在易家嶺鎮城區,國土總面積46.07平方千米,其中水面157.6公頃,耕地1786.6公頃,果園433.5公頃,總人口7.2萬人。屈家嶺管理區背靠大洪山麓,面向江漢平原,生態優勢明顯,山水資源豐富,有山、有水、有丘陵、有平原。全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半邊丘崗起伏,蜿蜒連綿,海拔高程一般在100米左右;西南半邊沃野百里,一展平川,海拔高度一般在32-37米之間。

  屈家嶺管理區資源豐富,植被茂盛,風景秀麗,素有“天然氧吧”和“鄂中桃花源”之美譽。屈家嶺東北部為丘陵地帶,西南部為平原地區。地貌呈多樣性,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丘陵。地居中緯,為南方與北方氣候過渡地帶,溫暖多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國南方和北方的主要農作物,在這裡大都可以生長。平均氣溫為16.3℃,全年累計積溫接近6000℃。寒冷期短,無霜期長。平均每年有38.6個霜日,全年無霜期一般為251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112.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為119.8天。年平均日照1873.2小時,全年蒸發量1339.2毫米左右。年相對濕度為77%,6、7月間梅雨季節空氣濕度最大。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年平均風速2.4米/秒。

  屈家嶺四季分明,氣候適宜。春季:天氣逐漸轉暖,南方暖氣流開始北上,與北方的南下寒流交鋒,春雨綿綿,陰晴不定;夏季:高溫酷熱,是全國高溫中心地區之一。6月至7月上旬,陰雨連綿,雨量充沛,處於梅雨季節。出梅後,降水驟減,日照增多,氣溫急升,進入盛夏三伏天;秋季:大部分年份秋雨較少,日照多,風速小,秋高氣爽。常因氣溫較高出現“回熱”天氣,即所謂“秋老虎”;冬季:寒冷期短,平均氣溫都在0℃以上。最大積雪深度28釐米,出現在1984年1月18日。

  2007年3月,屈家嶺管理區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墾系統百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之一。“中國農谷”是荊門市2010年提出的省級發展戰略,是荊門市全區域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主題,圍繞建設“中國農耕文化的傳承地、農業產業化的展示地、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地、未來農業發展方向的引領地”的目標任務,以生態文明為總要求,以市場為導向,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發展特色,著力在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農業科技示範、休閒觀光農業展示、農耕文化傳承、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進行集中探索實踐,奮力打造“產業之穀、綠色之谷、創新之谷、富民之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2011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試點單位。2012年3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戰略中國農谷的核心區。站在建設中國農谷核心區新起點,屈家嶺管理區正在重點建設優質水稻高產示範園、優質生態蔬菜種植示範園、優質畜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示範園、優質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園、特色水果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打造農業科技示範區。重點建設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屈家嶺農耕文化風情小鎮、桃花風情園、月湖度假村等專案,打造農業生態文化旅遊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生物能源、天然化妝品生產等,打造涉農新型工業區。重點完善以易家嶺城鎮為中心的產業、商業、文化和公共服務功能及輻射功能,打造新型城鎮發展區。

歷史

  屈家嶺管理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聞名中外的屈家嶺文化遺址所在地。屈家嶺文化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遺址的東面是古老的青木檔河,西面是其支流青木河,總面積為80萬平方米以上。因其有別於新石器時代的仰紹文化龍山文化,因此,將這種文化定名為“屈家嶺文化”。屈家嶺古文化年代約為西元前2550—前2195年,距今有4600年歷史,是與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齊名的長江三大古文化區之一。長江中游的稻作遺存最早發現于屈家嶺遺址,說明它是世界水稻最早發源地之一。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1988年,國務院將屈家嶺遺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100家大遺址之一。

  據《讀史方輿紀要》考證,屈家嶺管理區(湖北省國營五三農場)所在地區古屬荊州(古九州之一)領域。春秋戰國時屬楚鄖子國。《左傳》記載“吳敗楚師子於雍澨”,即本場中部地區的司馬河。西漢末年綠林起義,東漢光武帝劉秀聯合綠林軍,曾在這一帶與王莽作戰。東漢年間,屈家嶺白龍觀地區開始興建廟宇,至今留下白龍長壽井一口,有1700餘年歷史。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雁門口,蜀將關羽曾征戰於此。唐朝尉遲敬德元帥在本場所在地區西北端寨木山上親自監造羅漢禪寺,為唐代全國有名的大寺。南宋末年,京西馬步軍副總管馬榮,曾與元兵戰於雁門口大脊山。太平天國時期,一支天平軍曾駐紮在本場漢宜公路南側的何家山仙人洞。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一帶是賀龍領導的湘鄂西蘇區的一部分。抗日戰爭時期,屈家嶺是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領導的豫鄂邊區人民,在這一帶與敵人展開了英勇鬥爭。境內有黎家集蘇維埃政府舊址、黃家沖修械所舊址和棗樹嶺烈士墓等十多處革命紀念地。

  1935年漢江遙堤潰口後,屈家嶺管理區所在地區變成了茫茫百余裡的荒野地帶。

  1952年8月,當時的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安排曾擔任過武漢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的周季方同志到京山、鐘祥、天門、荊門交界的荒原地帶創辦國營農場。9月,周季方一行先到荊門縣沙洋一帶探荒,然後沿漢宜公路向東從楊家鑽進蘆葦叢中,看到了一片一望無際的荒原,適宜大規模開墾建設農場,於是向省委彙報。省委決定在此創辦機械化農場,並任命周季方同志為場長。1952年11月7日,周季方帶領6名同志進入荒原中心的下洋港,正式開始籌建工作。為確保農場建設,省委、省政府迅速調集幹部和職工,一個月內,一支1081人的墾荒隊伍組建起來,這就是五三農場最早的開拓者。

  1952年11月農場籌建時為“國營沙洋機械農場”,1953年10月命名為“國營五三機械農場”,1956年定名為“湖北省國營五三農場” ,為全國解放後湖北省建場最早、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正縣級)的省屬國營農場。建場初期,場部曾設在潘家台、楊家豐,1954年夏,周季方提議,並經省裡眾多專家論證,將場部定在一家嶺(現名易家嶺)。

  1953年2月20日,春節剛過,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李先念親臨荒原,在司馬河邊潘家台西北(現何集辦事處馬檔橋西南)的荒原上揮鍬開荒,舉行了農場奠基禮。隨後,省裡派勘測隊來測繪地圖,進行總體規劃。勘測隊分派兩路人馬,用馬匹馱著行李、乾糧,對荒原、丘陵、山區進行實地觀測繪圖,歷時近一個月,把荒原和山丘分成了長灘埠、何集、高湖、坡子灣、蔣家湖等幾個居民點,也就是後來的生產隊、作業區、分場的所在地。

  1958年,五三農場改為京山縣五三人民公社。1959年恢復農場建制,成立農場管理處。

  1985—1995年,副縣級以上幹部由荊州地委任命,業務由省國營農場農工商聯合總公司管理。

  1983年,五三農場大膽探索,在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上率先開始興辦職工“家庭農場”,實行“大農場套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五三農場以“家庭農場”為基礎,以“企業+基地+農戶”為模式,加快工業發展的步伐,形成了“種養加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特色。農場開發出了罐頭食品、中西成藥、糖果飲料、糧油飼料等8大系列、數百種的產品。其中罐頭、奶粉、糖心皮蛋、小磨香麻油及牲豬等被列為湖北名優產品,出口北美、西歐、日本、港澳國際市場。

  1992年7月,根據荊州地區行政公署所發《關於國營五三農場是縣級規格的函》,五三農場是一個政企合一的單位,屬縣級規格,行使部分政府職能的正縣級省屬國營農場。1995-1997年,副縣級以上幹部由荊沙市委任命,後改由荊州市委任命,業務屬省國營農場農工商聯合總公司管理。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由於體制等方面原因,五三農場和其他國有農場一樣,債務沉重,運行困難,陷入了發展困境。

  2001年9月6日,省委書記蔣祝平同志到五三農場調研國有農場改革和發展問題。2001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省屬國有農場改革的意見》。按照省委、省政府檔精神,五三農場由荊門市屬地管理,並設立屈家嶺管理區。管理區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管理區區域內的經濟社會事務,管理區與農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改革後,內部機構參照開發區精簡設立,幹部管理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建立一級財政,並開始建立職工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體系。

  200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又出臺了《關於推進國有農場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市委、市政府隨後制定了《關於國有五三農場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此輪改革重點是改革農場內部運行機制,推行農業稅費改革和工業企業改革。在農業稅費改革方面,農場實行了“兩田制”改革,將農場土地分為責任田、租賃田,農工按周邊縣市人均耕地標準分配責任田共6萬畝,其餘的10萬畝耕地由農工租賃經營。在工業企業改革方面,推行“縣域經濟民營化”,先後對82家國有工業企業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對9704名國企職工進行了身份置換,由單位人變為社會人。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同志分別于2003年6月、2006年8月到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調研和指導改革工作。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兩輪大的改革,為後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7年3月,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墾系統百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之一。2008年12月,在荊門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華中科技大學課題組對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進行總體規劃,我國發展經濟學奠基人張培剛及張建華教授首次提出在此打造“中國農谷”的構想。

  2010年4月26日,《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總體規劃》經國家農業部農墾局同意,湖北省農墾事業管理局發文批准實施。2010年5月,屈家嶺開始起步建設“中國農谷”, 確立了“重工精農興旅遊,富民強區創一流”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2011年7月18日,《湖北日報》刊發的報導《沸騰的“農谷”——荊門屈家嶺打造中國農谷觀察》,引起省委書記李鴻忠同志的高度關注。當日,李鴻忠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農谷’已初顯成效,但要取得更大的農業種植、品牌、城鎮化的成效,還需要用市場經濟的思維、理念和商品文化、農業文化、歷史文化、旅遊文化等元素,加強總體策劃,加強‘推銷彰顯’,以收到更大的經濟、文化成效。”

  2011年9月4日,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五三農場調研“中國農谷”建設。李鴻忠指出,建設“中國農谷”,是一面旗幟、一個目標,要把“中國農谷”建設上升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戰略,作為湖北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一面旗幟。

  2012年2月11日,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等領導到荊門現場辦公,對“中國農谷”建設進行動員部署。會後,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持荊門市加快創建“中國農谷”的意見》,正式確定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為“中國農谷”核心區。隨後,批准設立了屈家嶺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農谷)管理委員會。引進了一批產業專案,聯想控股、隆平高科、中興科技、中農高科、奈美集團、亞洲果業、凱瑞百谷等國內知名企業進入。2012年,管理區爭取省委、省政府設立了農谷管委會,批准設立了湖北屈家嶺省級經濟開發區;爭取市委、市政府設立了湖北農谷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體制機制上的歷史性突破。

  屈家嶺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河流風光秀麗,有不同於其它地方的“三張名片”:

  農耕聖地 屈家嶺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1954年冬,建國初期的湖北省五三農場為了徹底整治水患,開挖石龍幹渠時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經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因出土文物與文化的獨特性和歷史價值,特將這種文化單獨命名為“屈家嶺文化”。屈家嶺文化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約4600-5300年。長江中游的稻作遺存最早發現于屈家嶺遺址,證明它是世界水稻最早發源地之一。 1988年和2007年,屈家嶺遺址先後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100家大遺址保護區。屈家嶺文化是中國古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屈家嶺遺址對於研究我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墾明珠 五三農場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創辦最早、規模最大的大型國營農場,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期間親自破土奠基,於1953年以年號命名,曾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棉油基地。1952年8月,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李先念派周季方同志(1932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長征和中原突圍,建國初任武漢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為五三農場第一任場長,後任省政協副主席)來此地創辦國營農場,歷經幾代人的艱苦奮鬥,百里荒原變成了農墾明珠,成為湖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改革開放以來,五三農場農業產業化發展迅猛,形成了“種養加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產業特色,形成了罐頭食品、糖果飲料、中西成藥、建材裝飾等12大系列的工農業生產格局。農場還是幹部人才的培養輸出基地,自建場來,向省內外輸送技術管理幹部1000多人,向南非、剛果、薩伊、阿爾及利亞、加納、盧旺達、尼日利亞及緬甸等國派出農機、種植、畜牧、水利、財會、醫療等援外技術人員67人次,其中有10人獲得受援國國家級和部級勳章。2001年,全省國有農場全面綜合改革,農場實行屬地管理,設立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作為荊門市的派出機構,現實行管理區與農場“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運行機制。

  農谷核心 2001年,全省國有農場綜合改革,實行屬地管理,農場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2008年底,荊門市委市政府在組織編制《屈家嶺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總體規劃》時,由中國發展經濟學奠基人張培剛擔當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建華為組長的規劃組首次提出“中國農谷”概念。2011年7月18日,省委書記李鴻忠對湖北日報刊發《沸騰的“農谷”》作出重要批示。2011年7月以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三次深入荊門市和屈家嶺調研“中國農谷”建設,對“中國農谷”建設做動員部署,確定中國農谷建設是“省級戰略、荊門實施”。湖北省委辦公廳隨後印發了《省委、省政府荊門現場辦公會議紀要》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荊門市加快創建“中國農谷”的意見》(鄂發[2012]5號),確定屈家嶺為“中國農谷”核心區;省編辦批准成立了“屈家嶺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農谷)管委會”,並在《意見》中制定了10項支持屈家嶺核心區建設的意見,要求省直部門抓緊制定具體工作措施,認真落實支持核心區發展的政策和重大專案。中國農谷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成為全省“一元多層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湖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重要抓手。

地理

  屈家嶺管理區地處東經112°47′~112°58′、北緯30°42′~31°05′之間的鄂中地區,背靠大洪山麓,面向江漢平原,屬荊門市西南部的衝擊平原區。全區221平方公里版圖面積,呈一狹長地帶,北起鐘祥市的上羅漢寺,沿著丘陵平原交接線向東南伸展,穿過京山市境西南部,一直延伸到天門市的青山腳下。斜長55公里,橫寬10公里左右。有山、有水、有丘陵平川。丘陵略大於平川,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丘陵海拔高程100米左右,平川因凹凸不等,海拔高程一般在32~37米之間。

  屈家嶺管理區境內有“三水”(天門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司馬河、青木壋河、季河) “五山”(白龍太子山、大脊山、青石山、雅穀山、全家山),構成大地的脈絡和骨架,16萬畝耕面積是她的肌肉。“三水”均系過境河流,源頭和尾閭均不在本區 。天門河過境段有30公里,青木壋河過境段15公里,司馬河從本場中部腰峰處橫穿而過,只有3公里。“五山”中的白龍太子山全屬本區。其餘的四山均為界山,即為鄰區縣市的分水嶺。屈家嶺管理區屬天門河系上游地區,北部屬天門河及其源流季河遊河流域;中部屬司馬河流域;南部屬青木壋河流域。近510平方公里的承水面積彙聚到223平方公里的本區,因而造成水患不斷。本區最高峰是雅穀山主峰,海拔340.4米,次峰是太子山的白龍頂,海拔324.5米。最低點在屈嶺辦事處的玉湖窪地,海拔只有28.6米。

氣候

  屈家嶺管理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南北方的主要作物在這裡大都可以正常生長。年平均氣溫16.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32.8℃。最冷1月平均30.8℃,極端最高氣溫39.6℃(1971.7.26),極端最低氣溫-19.6℃(1977.1.30)全年積溫5000℃以上,有效積溫3800℃以上。本區寒冷期短,無霜期長,據1953~1983年農業氣候區劃調查:初霜期始於10月27日到12月8日之間,一般在11月18日前後。而近年統計(1997~2007年)初霜期後推至11月8日至11月26日之間,終霜期在2月18日至4月5日之間。無霜期平均由251天提高到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為1140.2毫米。最大降雨量為1724.8毫米(1980年)。最小降雨量614.8毫米出現在1966年。平均降雨日為119.8天,主要集中在5~8月份。年平均日照時數1963.9小時,最多為8月份,平均285.4小時,最少為2月份107.8小時。相對濕度為77%,6~8月份梅雨季節相對濕度可達85~95%之間,為一年當中的最悶熱天氣。蒸發量年均為1501毫米。7~8月份最大分別為219.1毫米和203.6毫米,1月份最小,為514毫米。

  屈家嶺管理區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但與傳統的四季出現日期有明顯推遲。一般在3月24日進入春季,時間為68天。此時天氣逐漸轉暖,雖有明媚的春光,但冷熱變化無常。常有陰雨、冰雹、大風為害。常規春播一般在4月12~15日展開。5月上旬以後氣溫才穩定上升。夏季:5月31日進入夏季,持續時間106天。期間高溫酷熱,超過35℃的天氣平均長達18天。6~7月常有大到暴雨出現。梅雨期內風弱、光弱、濕度大,多雷陣雨,只有少數年份出現空梅。出梅後的三伏天日照強烈,冷暖氣團交匯頻繁。經常出現伏旱和有特大暴雨發生。秋季 進入時間為9月14日,為64天。大多數年份秋高氣爽,常有利於秋播。但常有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和秋旱,也有秋汛出現。11月17日至次年的3月23日為冬季。冬季雖長但不甚寒冷,只有1月和2月上旬才是真正的嚴寒時段,此期常有陰雨和冬幹。

土壤

  低丘坡崗地土壤類型多為地帶性黃棕壤,崗頂土層淺薄,養分缺乏,熟化不高;低沖土壤深厚,養分含量高;塝田土壤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是比較理想的高產土壤。此地域成土母質絕大部分為第四紀粘土,以人工熟化土壤—水稻土為主,其中瀦育型水稻土面積占水稻總面積95%以上,其次有少量的黃泥田。主要分佈在各辦事處低丘山嘴和低沖平畈地帶,面積約有5萬畝。該區域土壤質地中—重壤,PH中—微酸,土壤有機質、堿解氮含量中偏上,速效磷鉀含量中等,部分缺磷、缺鉀。

  平原土壤為近代河流沖積母質發育成潮土(灰潮土亞類)。該土壤土層深厚,一般成石灰反應,主要分佈在羅漢寺、何集、屈家嶺等辦事處,面積7.3萬畝,土種主要為砂土型和壤土型灰潮土,砂土型灰潮土占灰潮土面積40.1%,質地為砂壤,PH 微鹼性,多為單粒狀結構,水穩性差,耕地熟化程度不高,養分貧乏。壤土性灰潮土占灰潮土面積58.2%,該土壤土層深厚,質地輕壤—中壤,PH多呈微鹼性,養分含量中等,土壤結構為糰粒結構,保水保肥,通透性較好,為本地糧棉油高產土壤。

植被

  屈家嶺管理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較多,但分佈不勻,常年有旱澇災害發生。全區森林自然植被主要有闊葉林、竹林、灌叢、藤本、草本五種類型。闊葉林植被有麻櫟林、化香林、黃檀、黃連木林、冬青、刺冬青林、四旁落葉闊葉林等。竹林植被主要有淡竹林植被和箬竹林植被。灌叢植被,主要有黃荊條、山胡椒灌叢植被,化香、胡枝子灌叢植被,黑漢條、黃連木植被,杜鵑灌叢植被,櫟類次生灌叢植被等六種。藤本植被類型的植物成分主要有野葛藤、紫藤。草叢植被類型有紅茅草(菅草)叢植被、白茅草叢植被。森林人工栽培植被。森林人工栽培植被的主要類型有:常綠針葉林、落葉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和竹林五種。常綠針葉林栽培植被有杉木林、馬尾松(包括廣東馬尾松林)、混地松、柏木林等四種。落葉針葉林栽培植被,包括水杉、池杉、落羽杉三種。落葉闊葉林栽培植被主要有楊樹林和各種經濟林(梨、桃、棗、板栗、油桐、烏桕等)。常綠闊葉林栽培植被主要為經濟林(茶葉、柑桔等)。竹林栽培植被主要為楠竹。根據林業相關專家調查摸底,屈家嶺有用材林樹種80種,經濟林樹種38種,觀賞樹種98種,藤本9種,灌木40種,草本3種。全區木本藥用植物主要有何首烏、杜仲、黃梔子、鹽膚木、女貞、桂花、檵木、枸杞、枸橘、衛矛、野鴨椿、棗、杏、馬甲子、木瓜、野山楂、楓香、厚朴、桑、側柏、合歡、野葛、槐樹、枸骨、冬青、木槿、芫花、杜鵑、羊踟躕(黃杜鵑)、白蠟樹、黃荊、橘、積枳等30餘種。野生菌類共計9種,其中藥用菌主要有:靈芝、三七、茯苓。

  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竹蓀、松覃、草覃、口蘑、紅菇等。農作物共383種。其中水稻165種,大麥11種,蠶豆7種,大豆16種,玉米22種,高粱9種,紅苕3種,棉花29種,油菜19種,花生7種,芝麻19種,綠豆29種。

  石灰石 屈家嶺管理區石灰石資源十分豐富,儲量為2.5億噸,經勘探化驗,石灰石中鈣含量達到57%。

特產

  • 屈家嶺大米,屈家嶺管理區位於有魚米之鄉之稱的江漢平原,具有悠久的種稻歷史,位於其境內的屈家嶺文化遺址上發現的大量稻穀遺存證明:遠在距今約4600-5300年間,屈家嶺先民就已經開始種植水稻。優越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是屈家嶺大米的高品質保證,目前,屈家嶺水稻種植已經實現了從播種到收穫全程機械化。以屈家嶺優質稻為原料生產的屈家嶺大米,具有顆粒細長、青艮如玉、可口不膩、清香味綿、外觀口感好、營養成分均衡的特,部分企業的產品先後榮膺“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商品”、“湖北名牌”和“湖北省著名商標”等稱號。
  • 屈家嶺梅花鹿系列產品,作為全國最早的北鹿南養試點之一,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擁有豐富的梅花鹿養殖經驗,目前梅花鹿養殖規模超過3000頭,養殖基地座落于風景秀麗的白龍太子山景區。多年來,養殖基地採用和大專院校密切合作的方式,成立了研發隊伍,利用養殖基地所產鹿茸、鹿血、鹿鞭、鹿肉等原材料,秉承傳統中醫理論精髓,發揚華夏幾千年藥食同源的傳統,對梅花鹿產品進行了長期的研發,並同步加工,廣泛試用,目前已擁有可提高人體免疫機能,有效改善亞健康狀況的多個成熟產品。湖北白鹿春實業股份公司與中國保健協會、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內領先的科研機構進行了長期技術合作,研發生產的“白鹿春”牌鹿茸膠囊、鹿血膠囊、鹿胎膠囊、白鹿春保健酒等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 何集香龜,全部實行封閉式養殖,水源來源於地下水,水質清新無任何工業污染,水體Ph值7.8,養殖場地周圍沒有工業廠礦,無污染源,空氣狀況優良,養殖施用的魚藥完全按NY5071-2002漁藥使用準則施用,養殖飼料主要以飼料及天然餌料為主要途徑,均無任何農藥及工業污染。主產何集香龜的湖北禦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有曹文宣院士工作站,是曹文宣院士開展中華草龜養殖水域環境適應性研究的基地。龜甲味甘、鹹,性微寒。能滋陰抑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龜甲含骨膠原,其中含丙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蘇氨酸、蛋氨酸等多種氨基酸,脂肪、鈣、磷等。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 長灘河蟹,屈家嶺河蟹是在純天然的水域環境生長而成,養殖過程中不使用違禁藥物,不僅個大豐滿、品質優良,而且營養豐富、口感更佳。目前養殖規模已經超過1000畝,年產量6萬公斤以上。河蟹的每100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4克、維生素A為5960國家單位、核黃素0.71克,都高於一般水產品的營養組成。尤其是維生素A和核黃素的含量在人類食物中更是首屈一指。蟹黃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素,營養豐富,口感鮮美。

城市規劃

  中國農谷戰略實施以來,湖北省謀劃將屈家嶺管理區發展建設成為“湖北樣板、全國一流”的“中國農谷”核心區,將屈家嶺建設成為產業之穀、科技之谷、文化之穀、休閒之谷和創新之穀,加快中國農谷屈家嶺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

  圍繞“中國農谷”核心區的“四區”建設目標,根據規劃屈家嶺將分為四大經濟功能區即農產品加工科技示範園區、特色農產品集中生產區、生態文化旅遊區和綜合服務區;形成以107省道、武荊高速為依託的“三橫三縱”的區域幹道網系統。“三橫”為北部武荊高速、京王線和九五線的連接線、南部穿城區107省道屈家嶺段。“三縱”為京王線屈家嶺段、九五線屈家嶺段、武荊高速和107省道的連接線。構建“一鎮一園八景”區域旅遊景區和景點結構。“一個特色鎮”即屈家嶺風情小鎮。“一個風情園”即長灘萬畝果園。“八個主景點”分別為屈家嶺遺址公園、世界農業之窗、中國農谷論壇、四季桃園、白鹿春養生園、普雲禪寺景區、生態運動公園和美好人間彩色植物園。

交通

  屈家嶺管理區主要道路有G42滬蓉(武荊)高速、347、348國道、234、240國道、省道S311(老漢宜線部分)、新省道S340京山新市至曙光、新省道S247客店至潛江等線路。

  • 屈家嶺周邊鐵路
    • 周邊區域內主要的鐵路為長荊鐵路。長荊鐵路東起漢丹線的長江埠車站,經應城、天門、京山、鐘祥、荊門,西至焦柳線的荊門車站,全長176公里。于1998年10月動工興建,2004年4月18日開通,結束江漢平原北部不通列車的歷史。與管理區最近的相連車站主要是鐘祥車站、京山車站。
  • 主要公路
    • 農谷大道(武荊高速公路屈家嶺連接線) 農谷大道是“中國農谷”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形象工程,全長21.454公里。其中屈家嶺段長8.854公里,起于京王線大寨河橋附近,穿越白鹿春風景區、月湖公園和屈家嶺古文化遺址景點,止于振興路,接107省道。路基設計寬度為21.5米,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
    • S311漢宜公路 本區最早的省道,境內共有14.6公里,由於歷史原因其管轄權為京山市。
    • S311漢宜公路複綫高湖至郭灣二級公路(北外環線) 起于屈家嶺管理區郭灣,順接311省道。
    • S483軍區農場至屈家嶺二級公路(九五線) S483軍區農場至屈家嶺公路是連接荊門市屈家嶺、鐘祥市東南部、京山縣西南部區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2012年批復新增加的加密省道。
屈家嶺管理區周邊路網現狀圖.jpg

文化

農耕文化

  屈家嶺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1954年冬,建國初期的湖北省五三農場為了徹底整治水患,開挖石龍幹渠時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經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因出土文物與文化的獨特性和歷史價值,特將這種文化單獨命名為“屈家嶺文化”。屈家嶺文化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約4600-5300年。長江中游的稻作遺存最早發現于屈家嶺遺址,證明它是世界水稻最早發源地之一。 1988年和2007年,屈家嶺遺址先後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100家大遺址保護區。屈家嶺文化是中國古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屈家嶺遺址對於研究我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宗教信仰

  清末以來,屈家嶺本地民間信奉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間信奉佛教、道教的歷史悠久,教徒眾多。清末民初,廟宇散落鄉里。由於年久失修和戰爭等原因,到建國前夕,多數寺廟被毀,或殘破。建國後,絕大部分僧尼、道人還俗就業,殘存的寺廟或拆,或作他用。1949年和50年代後期,天主教、基督教在屈家嶺境先後停止教務活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宗教信仰得到保護和尊重,一些佛教、道教徒又恢復拜佛念經等活動。

風俗

  屈家嶺管理區(五三農場)職工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帶來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各種風俗習慣相互影響,互相滲透,加上建場以來不斷破舊俗,立新風,逐步形成五三農場地區不拘一格的風俗習慣。整個五三農場7.8萬人口中,祖居本地的約有0.8萬人,占總人口的13%。本欄目記述的是祖居本地人的傳統禮俗。

  • 飲食
    • 主食 建國前,以食大米為主,兼食粟米、高粱、玉米、小麥、紅薯。農忙時,日進三餐。冬閒時,多數人家或幹、稀搭配,或一日兩餐。夏季,本地喜食“稀米茶”(將大米炒黃,淘淨,而後煮熟即成),以充饑解暑。
    • 菜肴 屈家嶺流傳的四季食用的菜肴有鮓辣椒、醃菜、泡菜、豆瓣醬、黴豆腐、醃蘿蔔乾、黴幹醃菜,還有用米粉製作的鮓藕、鮓冬瓜、鮓魚、鮓豬大腸。冬季製作的臘菜有:醃豬肉、牛肉、野羊肉、野兔肉、雞鴨肉,醃制鹽蛋、皮蛋也較普遍。菜肴的烹調技術有蒸、煨、燒、炸、炒、燉、煮等方法。屈家嶺下洋鎮名菜有清蒸鱔魚、盤龍菜、松枝肉、東坡肉、瓦罐雞湯。還有飲“臘八雪水”(即農曆臘月初八下的雪,裝入壇內埋於地下,待第二年暑天飲用)解暑治痢的習俗。
    • 看菜 本場季河東部丘陵地區居民,過去在請客筵席上,滿桌的菜肴中,放在中間的幾盤菜肴只能看,不能吃,稱為“看菜”。據老年人講,在筵席中的這幾盤“看菜”是敬祖的,表示對去逝先輩人的敬仰與懷念。現在已經沒有“看菜”這種禮俗了。
  • 居住
    • 建國前,本地農村房屋,丘陵、山區多為土木結構,以土磚、木檁、木椽、布瓦為主,有的地方打碴牆,又稱“乾打壘”。房屋形式有“連三層”、“四井口”、“三合頭”、“連三間”等種類。房屋內部格局分堂屋、正房、廂房、耳房。房屋建築方位多為座北朝南,山、丘地區屋後多靠高土旁 、山嶺,房前有溝塘。
  • 婚喪喜慶
    • 結婚 本地結婚,俗稱“過喜事”,男方叫娶媳婦,女方叫嫁姑娘。
    • 入贅 本地入贅叫“坐椅子”,又叫“上門”,就是男子到女家結婚,並成為女家的家庭成員,做“女婿兒子”。
  • 傳統節日
    •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為傳統的新春佳節,俗稱“過年”。
    •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建國前,家家戶戶吃湯圓,稱“過大年”。入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燈火輝煌。有的地方組織“花燈會”,俗稱“鬧花燈”,又稱“鬧元宵”。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謂“過年”期。
    • 清明 建國前,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有的人家以五色彩紙製作燈籠和幡標,掛於祖墳上,並鳴鞭炮,供祭品。
    •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建國前,稱端午節為“過端陽”,家家戶戶取菖蒲、艾蒿或桃枝(稱桃劍)掛大門前,傳說可以鎮邪驅魔。有的婦女、兒童用端陽露水抹發擦眼,說可以烏髮明目。中午聚餐、吃粽子、雞蛋、糯米糟(又稱水酒)、“蝦散”(一種油炸麵食),並用雄黃酒塗小兒的臉上,以消毒除蟲。
    • 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過月半”。建國前有的還稱“鬼節”,僧人稱“盂蘭盆節”。這一天,家家備酒食,供祭品,燒紙錢,祭奠祖先。晚上,有的人家還燒紙錢于路旁,祭孤魂野鬼,以防作崇。建國後,敬神祭鬼、“盂蘭盆會”等迷信活動已不興,“過月半”的習俗也少見。
    •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建國前,家家備美酒佳餚,全家聚餐,稱“團圓節”。晚上置桌於室外,備月餅、糕點、水果、熱茶,邊吃邊喝邊賞月。有的還邀親友登山觀月或泛舟賞月。有的地方還有用瓜果繪成小孩臉形,套上服裝,鼓樂送至無子女人家,俗稱“送子”。有的農民相約于中秋夜,進園偷瓜摸果,俗稱“摸秋”。中秋之前,已婚和未婚女婿備煙酒送岳家,稱“拜八月半”。至今中秋吃月餅賞月風俗尚存。
    •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建國前,有出遊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的習俗。文人墨客多吟詩作賦。現在很少人家慶賀此節。
    • 小年 農曆臘月二十四稱“小年”。建國前,家家戶戶從這天起,開始打掃房屋內外,俗稱“打堂塵”,又稱“打揚塵”,意即除去舊年的“晦氣”,等待“迎新納福”。晚上點灶燈,焚香燒紙,供酒飯(或湯羹或幾粒炒豆)送灶神升天,意即請灶神向玉皇大帝奏明人間疾苦,臘月三十請灶神“下界”,傳玉帝旨意,降福於人間。小年前,從冬至起,家家戶戶殺年豬,殺雞宰鴨,捕魚網蝦,打糍粑、做年糕、爆米花、切麻糖、購副食、買年畫,熱鬧而繁忙,俗稱“辦年貨”。建國後,小年以後打掃室內外灰塵和垃圾,“辦年貨”的風俗至今不衰。送灶神的習俗,在農村老婦中還有所見。
    • 除夕 農曆臘月三十日(月小為二十九日)為除夕。建國前,除夕當日,家家佈置室內外。前大門兩旁貼春聯,稱貼“門神”,大門上方貼“出方(行)大吉”,有的在大門上掛“五福”彩紙條或圖案。堂屋神龕上方貼“天地君親師之位”7個大字,下方正中間放一座點8只蠟燭的燭架,燭架前擺4只香爐,旁邊供祖先牌位。牆壁或中柱上貼“對我生財”、“五福滿堂”、“百無禁忌”,廚房貼“九天司命神位”,豬屋牛欄貼“六畜興旺”。午後,吃團年飯。飯前,外出者必須提前趕回,全家入席,放鞭炮,以示“一年到頭,全家團圓”之意。席上菜肴豐盛,先以酒奠祭祖宗,再按輩分依次敬酒。菜肴中必有一碗“大紅魚”,當餐不吃,只作“年年有餘”的象徵。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家人圍爐而坐,通宵達旦,俗稱“守歲”。子時一到,鑼鼓、鞭炮齊鳴,“出行”迎春。建國後,春節“吃年飯”、“貼春聯”、“守歲”、“出行”等活動沿襲至今,繁瑣禮儀減少,春聯內容更新。
  • 農稼時令
    • 擊鼓催春 農曆臘月初八,農民在村頭擊鼓作戲,“臘鼓鳴,春草生”,藉以催“春”早日到來。從這天起,農家開始往田裡送肥。建國後無“擊鼓催春”之習,仍有送肥下田之舉。
    • 插“開門秧” 每年第一次插秧,俗稱插“開門秧”。建國前,農村插秧,多請左鄰右舍互幫互插。插秧當日吃早飯,主婦要將一塊肥蒸肉埋在一隻飯碗中,誰吃了這碗飯,即定為插“上行”秧的人,先下田插“背坎”(較難插),領唱“栽秧歌”。如被插“下行”秧的超越,俗稱“關雞籠”,插秧人都可向“上行”人甩泥巴嘲笑,以活躍氣氛。
    • 祭米穀神 農曆五月二十六,傳說為“米穀神”生日。這天,農家盼晴,便到田野燒香、燃紙祭祀。俗稱:“五穀收不收,要看五月二十六”。今已不作此祭。
    • 開鐮“吃新” 新穀成熟,農家要看“皇曆”、“擇日子”,去田間預割幾升新谷,碾米後煮成新米飯,供奉祖先,使祖先先嘗到子孫辛勤勞動果實,保佑年年豐收。今已不興此習。

旅遊

  屈家嶺區域的主要旅遊資源實體共有7大類30處(點)。自然旅遊資源集山、水、林、泉、洞於一體,山巒秀麗,果香濃郁,湖庫眾多,泉溪淙淙,林密草盛,鳥語花香,洞幽景奇。人文旅遊資源中,具有豐富內涵的屈家嶺文化、豐富多彩的地方物產和濃郁的地方風情等。

  “一大遺址、兩大基地”是屈家嶺特色旅遊資源的三張“名片”。

  • 一大遺址即:屈家嶺文化遺址。1988年,國務院將屈家嶺遺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列為全國100家大遺址保護地。
  • 兩大基地即:中南地區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水果連片種植基地。
    • 梅花鹿養殖基地,梅花鹿養殖業既是屈家嶺的特色產業,也是屈家嶺又一特色旅遊資源。屈家嶺現有梅花鹿養殖和加工企業5個,存欄量3500頭,年產值8000萬元。長期以來,屈家嶺緊緊圍繞梅花鹿養殖,同步發展生態旅遊、賓館服務和經濟林木種植,已建成我國中南地區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場。與梅花鹿養殖場比鄰白龍山景區位於白龍太子山主峰一帶,方圓約4公里。在山高林密,風光秀麗,氣候宜人,諸多名勝古跡散佈於景區之間,其中白龍洞、白龍井、龍泉洞,轎夫路、鷹仔台、烽火臺各具特色引人入勝,最著名的,當屬白龍山上的普雲禪寺。到屈家嶺看梅花鹿嬉戲密林,賞天然美景,品鹿系列產品成為屈家嶺又一特色旅遊品牌。
    • 水果連片種植基地,屈家嶺管理區擁有全省最大的水果連片種植基地。桃園面積達5萬畝,連片種植規模居全省第一,集中分佈在屈家嶺、白龍觀、長灘三個辦事處。陽春三月,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桃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形成了屈家嶺春季特有的自然風光。

景區景點

  • 屈家嶺文化風情街,位於易家嶺城區屈嶺大道,西起建設路,東至農大路,全長1320米,路面寬24米,改造立面面積1.8萬平米,總投資3100萬元。為了凸顯屈家嶺千年農耕文化底蘊,管理區規劃將易家嶺城區打造成一個具有農耕文化和農谷風情的小鎮,高標準打造獨具屈家嶺文化風格的風情小鎮步行街,實現“湖北樣板、全國一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