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二级导航|0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 = [[山东省]]|2级 = '''莱芜市'''}}
 
{{二级导航|0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 = [[山东省]]|2级 = '''莱芜市'''}}
  
  '''[[莱]]芜市'''([[汉语拼音]]:Lái Wú Shì;英文:Laiwu City),[[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上游,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西依泰山,北接济南,东临淄博,南靠泰安。总面积2246.21平方千米。总人口125.35万人(2007年末),有汉、回、满、壮、蒙古、朝鲜等民族。辖2个市辖区。
+
  '''莱芜市'''([[汉语拼音]]:Láiwú Shì;[[英文]]:Laiwu City),[[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西依[[泰山]],北接[[济南]],东临[[淄博]],南靠[[泰安]]。总面积2246.21平方千米。总人口125.35万人(2007年末),有汉、回、满、壮、蒙古、朝鲜等民族。辖2个市辖区。
  
 
  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主要河流有汶河、嬴汶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O-13.0℃,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花生等,特产生姜、大蒜。矿藏资源主要有铁、煤、铜、金、铝、锌,是山东省的重要钢铁、煤炭、能源生产基地,莱钢集团、莱芜发电总厂等在辖区内。磁莱铁路与辛泰铁路,泰(安)莱(芜)、(淄)博莱(芜)、莱(芜)新(泰)高速,205国道、枣(园)徐(州)、泰(安)薛(家岛)、仲(宫)临(朐)、明(水)莱(芜)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春秋战国、汉、唐、清等时期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数十处,其中汉代冶铜遗址、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汶水西流”、“宫山夕照”、“苍峡雷鸣”、“仙人遗迹”、“矿山呈瑞”、“龙潭星现”、“二洞云连”等景观,长勺之战遗址、齐鲁大峡谷、房干生态旅游区、华山森林公园等景点。
 
  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主要河流有汶河、嬴汶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O-13.0℃,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花生等,特产生姜、大蒜。矿藏资源主要有铁、煤、铜、金、铝、锌,是山东省的重要钢铁、煤炭、能源生产基地,莱钢集团、莱芜发电总厂等在辖区内。磁莱铁路与辛泰铁路,泰(安)莱(芜)、(淄)博莱(芜)、莱(芜)新(泰)高速,205国道、枣(园)徐(州)、泰(安)薛(家岛)、仲(宫)临(朐)、明(水)莱(芜)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春秋战国、汉、唐、清等时期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数十处,其中汉代冶铜遗址、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汶水西流”、“宫山夕照”、“苍峡雷鸣”、“仙人遗迹”、“矿山呈瑞”、“龙潭星现”、“二洞云连”等景观,长勺之战遗址、齐鲁大峡谷、房干生态旅游区、华山森林公园等景点。

2018年3月22日 (四) 11:06的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山东省 > 莱芜市

  莱芜市汉语拼音:Láiwú Shì;英文:Laiwu City),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西依泰山,北接济南,东临淄博,南靠泰安。总面积2246.21平方千米。总人口125.35万人(2007年末),有汉、回、满、壮、蒙古、朝鲜等民族。辖2个市辖区。

  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主要河流有汶河、嬴汶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O-13.0℃,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花生等,特产生姜、大蒜。矿藏资源主要有铁、煤、铜、金、铝、锌,是山东省的重要钢铁、煤炭、能源生产基地,莱钢集团、莱芜发电总厂等在辖区内。磁莱铁路与辛泰铁路,泰(安)莱(芜)、(淄)博莱(芜)、莱(芜)新(泰)高速,205国道、枣(园)徐(州)、泰(安)薛(家岛)、仲(宫)临(朐)、明(水)莱(芜)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春秋战国、汉、唐、清等时期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数十处,其中汉代冶铜遗址、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汶水西流”、“宫山夕照”、“苍峡雷鸣”、“仙人遗迹”、“矿山呈瑞”、“龙潭星现”、“二洞云连”等景观,长勺之战遗址、齐鲁大峡谷、房干生态旅游区、华山森林公园等景点。

  莱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莱芜战役”。

  • 邮编:271100 代码:371200 区号:0634

行政区划

  全市辖2个市辖区。市政府驻莱城区

历史

  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旧说昔齐灵公灭莱,莱人播流此谷,邑落芜没,故曰莱芜),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千米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销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嬴县,并入博平县。

  唐长安四年(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清代属泰安州。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将新泰市的寨子乡、沂源县的黄庄镇划归莱芜市管辖。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莱芜市总人口1233525人;其中:莱城区998634人、钢城区234891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2246.21平方千米,总人口1238763人。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101个管理区,1070个村(居)委会,1282个自然村。其中:莱城区面积1906.87平方千米,人口1004123人,辖4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共有90个管理区,906个村(居)委会,1085个自然村;钢城区面积339.34平方千米,人口234640人,辖1个街道、3个镇,共有14个管理区,164个村(居)委会,197个自然村。

  2006年6月23日,《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莱政发[2006]29号):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莱芜市莱城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函民字[2006]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的批复》(鲁政字[2006]168号),对我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

  一、将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26个行政村和辛庄镇3个行政村,共29个村划归鹏泉街道办事处管辖。29个村庄分别是凤城街道办事处的东龙崮、南龙崮、前坡、磨山子、近崮、邹家埠、北张家庄、东沈家庄、长安、老鸦峪、孔家庄、姜家庄、傅家庄、大山、小山、侯盘龙、前盘龙、陈盘龙、马盘龙、段盘龙、草沟、汶阳、西陈家峪、中陈家峪、小陈家峪、上陈家峪;辛庄镇的郭家沟、秦家洼、大石家。

  二、将莱城区辛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调整后,辛庄镇行政区域不变,镇政府驻地不变,辖68个行政村,分别是辛庄、东辛庄、下朱家店、杨家横、吕家峪、岔道、上三山、下三山、王响泉、桑响泉、刘响泉、徐家店、上陈、下陈、上河、北王家庄、蔡店、侯家台、前城子、后城子、桑园、百咀红、崖下、大徐家庄、纸坊、坡庄、乔店、后峪、天井峪、赵家泉、兴隆庄、芦城、南埠子、赵家庄、苗家庄、南王家庄、上田庄、培峪、东宋家庄、朱家沟、墨埠、东照临、西照临、于家官庄、北蛇沟、南蛇沟、簸箩、大官庄、东涝坡、东铁车、西铁车、桃科、旋车沟、郎郡、团坡子、傅宅科、砟峪、城岭、石湾子、大沟、裴家庄、南宝台、北宝台、红崖、团圆坡、西泉、北泉、桃峪。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125.35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