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螈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蚓螈目学名Gymnophiona),脊索动物门两栖纲的一目。一般称为蚓螈,是蚓螈类(Gymnophiona;或称蚓螈目)现存的演化支冠群),是两栖动物中看起来最像虫或是蛇的一类。有学者将此类划分为无足目学名Apoda)。大部分的无足目均栖息于地下,因此无足目是两栖类中发现种类最少的。

蚓螈目动物尾极短或无,无四肢和肢带,蚯蚓状。已知160余种,分隶7科30余属。广布于环球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尤以南美的种类最多(安的列斯群岛无);非洲东西两侧均有分布(塞舌尔群岛有6~7种,马达加斯加岛无);在亚太地区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新几内亚(西称伊里安)。大洋洲及欧洲无分布。中国现有2种,分布于广西云南南部。体细长,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每1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腺体和真皮骨质小鳞 ,下陷在真皮层内,背面褶间小鳞多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头侧有1可伸缩的“触突”,可能与嗅觉有关。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膜骨所覆盖。雄性泄殖腔壁能翻出成为交接器。体内受精。除1科为水栖外,其余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夜出觅食蚯蚓、白蚁等。卵生或卵胎生。孵出时,鳃裂没有封闭,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鳃裂封闭,鳍褶消失,触突明显伸出,而完成变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齿刮取母体输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状物作为营养物质。在现生两栖类中仅蚓螈目有骨质小鳞,头部骨片间一般无大窝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后者与古两栖类中无大窝孔者相似。可能与壳椎亚纲的缺肢目或晚石炭世的弛顶螈(Lysorophus)有渊源关系。石炭纪有可疑的化石;巴西发现古新世的一块躯椎确认为是蚓螈目的。

解剖

无足目的动物的脚已经退化,造成其中较小的种类看起来像蠕虫,而比较大的种类(长度可到1.5公尺)则看起来像蛇。四肢带骨均退化,尾巴很短极或无尾,因此泄殖腔接近身体的尾部。全身裸露,体表有皮肤皱褶形成的数百条覆瓦状环褶,环褶内有次级环褶及围绕体轴呈环状排列的骨质圆鳞(水生种类无此结构),这说明它们与坚头类(学名:Stegocephalia)化石有关。由于它们生活在地下,眼睛很小,并覆盖一层保护皮层。所有无足目的动物头部鼻眼见近颌缘的凹槽内都有一对触突,伸长时可达2-3mm,可以起到额外的嗅觉作用。 体长10-150厘米,直径最大为5厘米。颜色从浅黑到粉棕色不等。眼小,隐于皮下甚至于骨下。雌雄外观相似。卵生或胎生。生活在地下,以蠕虫或昆虫为食,而蛇又常以它们为食。

除了在南非发现的艾氏盲游蚓(Typhlonectes eiselti)没有肺之外,所有无足目的生物都有肺,但是他们同时也使用皮肤与口进行氧气的吸收。通常为了适应身体的构造,左肺都比右肺小,相同的现象在蛇的构造里也观察得到。

分布

蚓螈分布在除了干旱地区和高原外的绝大部分的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的热带地区。在南美,它们的分布一直延伸至阿根廷温湿的北部。中非的系统探寻蚓螈的工作还未展开,但是在那里的热带雨林中找到蚓螈的可能性非常大。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中国产的唯一一种蚓螈,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2012年2月,科学家在印度东北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无足目分支Chikilidae科。

繁殖

无足类是两栖类中唯一进行体内受精的种类。雄性蚓螈具有类似阴茎的器官(phallodeum),在交配时插入雌性的泄殖腔中,持续2到3小时。大约25%的蚓螈为卵生,雌性负责保护卵,以皮肤表面的粘液保护其免致干燥。其余75%的蚓螈为卵胎生

分类

按照科学分类法,无足目分成6个科。下列的种类数目可能有误。有些种被重复统计。一方面,统计并没有完全纳入所有的种类,另一方面,被统计为不同种类的种有可能只是某一种类的变种。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