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春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术作品:蜀山春雨

蜀山春雨

  • 作者:李可染
  • 材质:纸本水墨设色
  • 尺寸:69.1 cm×46.1 cm
  • 创作年代:1959年
  • 收藏:中国美术馆
  • 款识:蜀山春雨。一九五九年春,桂林写生归来作于有君堂中,可染并记。
  • 钤印:可染(朱文) 寄情(朱文) 陈言务去(白文)

  李可染一直强调艺术创作要在观察对象的同时注意剪裁、夸张和组织,由此达到对象本质与美感的高度统一,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会出现类似于《蜀山春雨》中的独特意象,高大的蜀山配搭江南的白墙黑瓦,从而显得意味无穷。此作品采取一定的俯瞰角度让画面在较大的视角下展开,屋舍与山峰各占画面的一半,少了因山势迫近而生的压抑感。房屋分三组布局,一组在画面右下角,另外两组分列于画面中心靠下,四周以花树环绕,屋舍的高低、大小、朝向皆有不同变化,后方主峰巍然屹立、气势雄峻,具有纪念碑式的效果,两侧远推而去的重山构成一种深远之感。整幅作品墨色蓊郁、气象雄浑,采用卧笔侧点层层积墨的方法画崇山峻岭,劲健的笔法辅以多层墨色积染,凸显了山石体积的厚重。与山石积墨相映成趣的是作品中的“挤白”,在对画面黑白关系的处理上,作者没有采取大面积留白的传统做法,而是利用墨和色将白色空间“围合”起来,将之压缩为一条山脊线或分割为星星点点的屋舍,此时的留白不单单代表某一个物象,更具有分割画面结构的特殊意义。如作品中主峰的山脊线与山下街巷所构成的“S”形曲线,就以蜿蜒的线性特征将大面积墨色分割,于静默中寓以灵动,以强烈的对比令画面的意境明快而活跃。作品将高山浓重的墨气、屋舍的挤白以及花树点厾的朱红这三个不同的基调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中,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把江南春雨后润泽湿漉、灵动清新的静谧气息表现得十分恰切。

参见条目